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莆田市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蔡襄廉政教育基地

莆田市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蔡襄廉政教育基地

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蔡襄紀念園,是莆田市首家省級廉政教育基地。蔡襄紀念園座落於風景秀麗的仙游縣楓亭鎮錦嶺山。

本張攝影:林東峰

蔡襄(1012-1067),字君謨,仙游縣楓亭人,十九歲中進士,歷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校勘,秘書丞,集賢校理知諫院兼起居注,開封、福州、杭州、泉州知府,福建轉運使、端明殿學士、三司使;著有《荔枝譜》、《茶錄》,倡建泉州洛陽橋。他為官37年,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以民為本,政績卓著,博學多才,是史上備受推崇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本張攝影:林東峰

蔡襄廉政教育基地佔地面積19.3畝,分為文化展示區、碑廊展示區和觀光遊覽區三個部分。

文化展示區由廉政教育館、蔡襄事迹石雕牆、萬古受知欄、廉風傳承欄、書法碑刻廊5部分組成。

蔡襄事迹石雕牆,共有30幅畫,描述蔡襄一生,通過少年時代、忠貞為國、惠政為民、公正廉明、勤政有為、青史留名六個部分,來展示蔡襄的生平事迹。

本張攝影:林東峰

蔡襄做官既勤政又有為,不管是「悉心理財」、「跨海築橋」、「著荔枝譜」都體現了蔡襄為國盡心理財、為民造福的斐然政績。他所督造的泉州「萬安橋」,現代人叫洛陽橋,被稱為「海內第一橋」,所著的「荔技譜」是世界第一部果樹學著作。

蔡襄修建洛陽橋功在千秋。洛陽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跨海。大石橋,堪稱世界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蔡襄親筆撰寫的《萬安橋記》,現立於洛陽橋南蔡襄祠內,文、書、刻被譽為「三絕」。現在的洛陽橋頭,屹立一座高大的蔡襄全身石雕像,紀念蔡襄的偉大貢獻。

進入廉政教育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銅色玻璃鋼鑄成的蔡襄塑像,背景是泉州洛陽橋圖片,這也是蔡氏後裔和尊奉蔡襄信徒焚香膜拜的地方,兩邊牆壁懸掛蔡襄草書手跡畫軸《陶生幀》。

本張攝影:林東峰

二樓展廳是用噴繪畫圖展示蔡襄的民本理念、監察思想、書法手跡和模擬實物。

首先進入眼帘的是宋代孝宗皇帝親筆題寫的「忠惠」賜書。民本思想部分通過蔡襄任職期間「輕徭薄賦」、「興修水利」、「重農興商」、「研茶促商」「計相理財」、「植松蔭民」,簡述蔡襄奏請朝廷減免泉、漳和興化民眾丁稅一半、恢復莆田五塘以溉農田、受益耕地達3600頃以上;他撰寫《荔枝譜》和繼茶聖陸羽之後最具影響的論茶專著《茶錄》,促進了八閩各地果茶發展、商貿流通,經濟繁榮。

著名的蔡母搗衣石,是清末國畫家家林肇祺書寫,保存在學士街台斗橋旁;蔡襄在福建轉運使任上,蔡襄發動民眾,從福州大義渡至臨漳沿途七百里裁植夾道松(榕),既為行人遮風避雨,又綠化八閩。

監察思想部分通過「諫諍上疏」、「御史糾殫」、「諫官風采」、「聽言納諫」、「新辟諫權」、「御史薦官」、「台諫合一」、「鐵腕治貪」,簡述蔡襄的鐵腕治貪,開創了台諫合一的先河。

天中萬壽塔模型是按照塔斗山石塔實體比例仿製的;後面的雕版是蔡襄少年之時所作的《詠松詩》:誰種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齊;時人莫笑青松小,他年松高塔自低。

本張攝影:郭建仙-《塔斗月色》

展館之外的碑廊展示區分「萬古受知」、「廉風傳承」、「文化傳揚」,展示歷代名人賢士對於蔡襄的褒揚讚譽,興化故里廉臣輩出以及蔡襄廉政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歐陽修為蔡襄親撰《墓志銘》,宋代理學家朱熹贊其為「前無貶詞、後無異議、芳名不朽、萬古受知」,南宋史學家李燾、元代狀元林亨、明代狀元柯潛都對蔡襄的人品、官品、文品給予極高的評價;公元1176年,南宋孝宗皇帝迢謚蔡襄為「忠惠」。

廉風傳承,廉臣輩出。繼蔡襄之後,一大批廉臣、賢臣從這裡走出,他們以高尚的德行情操而彪炳史冊。其中有蔡襄之弟蔡高,蔡襄之孫蔡伸、蔡佃、蔡樞和蔡洸、蔡勘。以廉為本是蔡襄廉政精神的延續,也是我們興化人世代相承的傳家之寶。

蔡襄廉政教育基地既是傳播弘揚蔡襄廉政文化的重要陣地,也是開展對外廉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基地長廓右邊的亭閣中豎立一尊蔡襄玉雕像,是廣東潮州籍泰國華僑蔡卓明先生於2011年捐贈的。

儀門前立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下馬下轎」石碑,這是歷史給予蔡襄的殊榮。

觀光遊覽區的前儀門用白色花崗石構建,高7.5米。前門橫匾正面刻有「慶曆名臣」四個大字,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對蔡襄的讚譽。橫匾內側刻有「剛正廉明」四字,是後人對蔡襄的公正評說。

文武翁仲石像,這在歷史上只有官職高貴或實際貢獻,名聲很好的官員死後墓前才可以豎立的。

右側四垂亭內是歐陽修撰寫的蔡襄《墓志銘》石碑。《墓志銘》共1570字,記述蔡襄的祖籍與仕途經歷、重要政績及家庭情況,是研究蔡襄的一份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獻。左側四垂亭內豎立的石碑,鐫刻「蔡襄陵園修建記」,全文500多字。正面用中文鐫刻,背面用英文鐫刻。

「蔡襄陵園碑林」分列兩廂碑廊之中,以黑色大理石鐫刻蔡襄詩文書法手跡及歷代名人讚頌文章。「蔡襄陵園碑林」題頭為書法名家趙朴初題寫。碑林全長134米,碑文154塊,計楷、行、草、隸書12600多字,是目前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一處碑林。陵園碑林集政治、科學、文學、書法為一體,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蔡襄勤政廉潔、忠國惠民的生平事迹。

碑文《萬安橋記》,系蔡襄建成泉州洛陽江萬安橋後,親自撰書的。全碑僅153字,為碑記之最簡練者,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荔枝譜》全部碑文31塊,前29塊是蔡襄撰寫的《荔枝譜》,並於1060年用中楷書寫全篇。

《荔枝譜》全文2500多字,分為七篇,具體詳實地記述荔枝的來源與產地興化——也就是今天的莆田市荔枝特色、銷售盛況、栽培技術、加工方法、營養價值及品種序列等,今已翻譯成英文、法文,流傳各國。《荔枝譜》文簡意賅,語言通俗,樸實無華,也是一篇優秀散文。後兩塊碑文為歐陽修撰寫的《荔枝譜跋》。

蔡襄的《茶錄》詳細論述茶葉的品質、收藏、品評以及制茶、飲茶器具等,共二篇800多字,上篇論茶,下篇論茶器,是一部利國惠民的科學名著。

碑林的最後7塊碑文是蔡襄所作的詩組《四賢一不肖》,全詩五首,共1300多字。當年的蔡襄以振聾發聵之詩文,激濁揚清,伸張正義。這篇充滿浩然正氣的奇詩,成為千古傳誦的不朽佳作。

蔡襄墓前兩旁是仿古重塑文武翁仲、馬、虎、羊石雕。一層墓埕兩旁立有一對石望柱,是清代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蔡新建造,並題聯「四諫經邦昔日芳型垂史冊,萬安濟眾今朝古道肅觀瞻」。

在千年歷史長河中,蔡襄為天下百姓做了枚不勝舉的好事,以「前無貶詞,後無異議」「零差評」被世人稱道,歷史為他矗立了一座永恆的豐碑

e n d

整理/小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莆田旅遊 的精彩文章:

莆田的這些秘密,恐怕住了20幾年的莆田人都不知道!

TAG:莆田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