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門十三針扎十三鬼穴,道醫千古絕技,崆峒山三一道長親傳!
針灸學起源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篯」刺破癰腫的記載,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再根據如今在我國各地所挖出的歷史文物來考證,「針灸療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時代。相傳,華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醫針灸的發明人。伏羲氏不僅畫八卦,結繩為網,教民田獵,而且「嘗百葯而制九針」(東漢皇甫謐記載於《帝王世紀》)、「嘗草制砭」(南宋羅泌記載於《路史》)。砭就是砭石,即華夏民族最早的針灸。
據史書記載,「鬼門十三針」在古代由張天師所創,祛病除邪,愈後永不複發,堪稱醫學神技。經過多年研究解密,通過傳統針灸醫學資料的調研,以及走訪各界名老中醫,成功得到「鬼門十三針」的十三針法,結合中醫針灸,對抑鬱症、失眠、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神奇治療效果。 在古代乃是醫玄之家的不傳之秘。專治百邪癲狂,從現代醫學講就是抑鬱症、強迫症、精 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該針法吸取各類針灸精華,利用不同穴位的針灸機理,針到病除, 療效獨特。
「鬼門十三針」是中國古代治療癲狂等精神疾病的十三個經驗穴。出《千金要方》。因古時認為精神疾病是由鬼神作祟所致,所以所用治療穴位均冠「鬼」字為名,又以其數為十三,故又稱十三鬼穴。
易經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人也是分為陰陽二性的,既肉體與靈魂兩部分。儘管十三鬼穴出自《千金要方》,但孫思邈明確說是引證「扁鵲」之言,也就是說十三鬼穴不是出自隋唐,而是出自戰國時期的扁鵲學派;作為珍貴的史料,孫思邈將其收入《千金要方》。
唐代名醫孫思邈(公元581—682年)所著《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風癲第五》云:「扁鵲曰:百邪所病者,針有十三穴也,凡針之體,先從鬼宮起,次針鬼信,便至鬼壘,又至鬼心,必須並針,止五六穴即可知矣。」又曰:「男從左起針,女從右起針...... 術家秘要,縛鬼禁劾五嶽四瀆,山精鬼魅,並悉禁之。有目在人兩手中十指節間。 中醫歷代文獻資料中對「十三鬼穴」的記載略有差異,但根據《千金要方》所載,現歸納十三鬼穴依次是:
第一針人中穴,名鬼宮;第二針少商穴,名鬼信;
第三針隱白穴,名鬼壘;第四針太淵穴,名鬼心;
第五針申脈穴,名鬼路;第六針風府穴,名鬼枕;
第七針頰車穴,名鬼床;第八針承漿穴,名鬼市;
第九針勞宮穴,名鬼路(與申脈穴重名);第十針上星穴,名鬼堂;
第十一針男為陰下縫·(會陰穴),女為玉門頭,名鬼藏;
第十二針曲池穴,名鬼臣;第十三針海泉穴,名鬼封。
據清史記載中意針灸沒落於清代後期,道光皇帝為首的封建統治者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醫院用針灸治病。1840年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中國,加之當時的統治者極力歧視和消滅中醫,針灸更加受到了摧殘。直接導致了針灸技藝的失傳。
通知:尋道網將在2018年4月25日、26日、27日16:00-17:00連續三天在尋道網直播課平台講授鬼門十三針的技法。
主講老師
史三一道長
三一道人,法名史三一,全名史維升。甘肅省平涼人,自幼生長在道教名山崆峒山下,在當時農村缺醫少葯的情況下,村民萬病一碗水的神奇治療方法使其著迷,在當地拜訪十多位民間祝由師傅學習數年年,由此術入道。後跟隨崆峒山崆峒派老道長練功習醫,在老道長指點下自己勤學苦練,並潛心鑽研,廣泛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間的資料典籍,十餘年間不曾間斷,終有所得,對頸椎病、腰腿痛等各種疼痛並、無名腫瘤、惡瘡、慢性婦科病、失眠、精神萎靡、小兒疑雜病症、心理疾病有著獨到的療法,取得很好的療效。尤其是對各種虛症隱性病有特殊的簡介和治療手段。
課程安排及內容:
4月25日:1、鬼門十三針的出處及命名。2、何謂鬼病與邪病。3、十三鬼穴詮釋。4、孫真人針是十三鬼穴歌。
4月26日:5、鬼門十三針歌訣。6、各穴位及針刺手法。7、邪病診斷法。8、鬼門十三針的具體治療。
4月27日:9、鬼門十三針的咒語。10、護身符。11、追魂針的應用方法。
面授班招生對象:
1、致力於學習使用祝由術救助世人的人士。
2、道醫、中醫愛好者。
3、被各種虛症折磨的人士。
4、對道家傳統技藝術法感興趣做研究的人群。
5、已經或者將要從事道醫、中醫行業,立志懸壺濟世的各界人士。
史三一授課風采
TAG: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