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澱】辛亥灤州起義紀念園:一槍響處驚帝王
原標題:【積澱】辛亥灤州起義紀念園:一槍響處驚帝王
654篇文章
在海淀區溫泉鎮溫泉村,矗立著一座滿覆蒼松翠柏的顯龍山,遠遠望去,即可見山巔有一座軒昂挺拔的白塔,這就是辛亥灤州起義紀念塔。
這個醒目的地標式建築是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園的主體建築之一,而整個先烈紀念園就位於顯龍山的東麓,這是1936年國民政府為紀念辛亥灤州起義殉難的革命烈士所建,落成於1937年4月。
舉義之聖地
1911年的辛亥革命,首義於湖北武昌。而在清朝統治的心臟地帶,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清武裝起義,與南方遙相呼應,這就是辛亥灤州起義。
灤州起義於1911年12月31日爆發,之後建立「中華民國北方軍政府」,宣布「本政府設於北京,暫設灤州」,通電全國,照會列強,發表文告,百官就職,並立即發兵西進,直取津京。
雖然中途被袁(世凱)黨以重兵絞殺,烈士們先後在灤州、開平、雷庄、盧龍、豐潤、秦皇島、通州、任丘、石家莊、天津、北京等地壯烈犧牲,但這次起義直接震撼清廷中樞,是導致1912年2月12日清廷退位的直接因素之一。
原國民政府曾發表政令.稱:「辛亥光復,發韌於武昌,而灤州一役,實促其成。」
李大釗烈士指出:「這是歷史的紀念地!」台灣所存史籍稱灤州起義為「武昌首義最得力之應援」,稱灤州為辛亥「舉義之聖地」。
灤州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辛亥革命初期具有重大影響的一次起義,在整個民主革命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劫後餘生的馮玉祥將軍為紀念這次起義的殉難烈士,在1937年4月在北京西郊溫泉南顯龍山建成了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園。
馮玉祥在《我的生活》中說到灤州起義:「這樣一個在帝制勢力的重圃下生長起來的革命運動,因為本身的脆弱,領袖人物的幼稚與急躁,以及奸人的詐騙破壞,終於瓦解,成為一場悲痛的失敗。」
灤州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沉重地打擊了清軍的士氣,顯實了革命黨人和人民群眾的力量,加速了清王朝的覆滅。
在1936年頒布的《國民政府令》對灤州起義予以高度評價:「辛亥光復,發軔於武昌,而灤州一役實促其成。」
在灤州起義25周年時,國民政府發布《優恤灤州殉難諸先烈明令》,高度讚揚先烈們的功績,要求冀察政務委員會負責在北平西山建烈士衣冠冢、紀念塔,同時在泰山修建灤州烈士祠。
1937年5月26日,在落成的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園為烈士們舉行隆重的國葬,莊重肅穆,備及哀榮。
從此,這一方紀念園如同廣州的黃花崗一樣,成為北京最具代表的辛亥革命紀念聖地。
氣壯山河,英光萬古
走近顯龍山麓,蒼松翠柏掩映下是一座米色花崗石牌坊,完全是民國時代的建築風格,高約兩米,門額上刻隸書「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園」,左右兩側的門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此日園林簇錦繡,當年勇烈動山川。」
穿過石坊,可看到其背面橫額刻著「努力革命」,左右門柱上刻的對聯是「尺山尺水永留血跡,一花一木想見英風」,落款均為「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 馮玉祥」。
從石坊直到顯龍山的山頂,是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紀念園中的建築依山勢排列在這條中軸線上。
石坊後原是一正方形碑亭,今亭已圮廢,尚餘一座建在石台上的漢白玉石碑,其通高2.85米,正面鐫「辛亥灤州革命諸先烈紀念碑 馮玉祥」,碑額是極富時代特色的青天白日黨徽,四周環以山、雲紋的圖案。
碑的陰面鐫刻的是「馮玉祥恭錄」的《國民政府優恤灤州殉難諸先烈明令》,文中高度讚揚了諸先烈的犧牲精神,及追贈殉難烈士王金銘、施從雲、白雅雨三人為陸軍上將,孫諫聲等十一人為陸軍少將,並均照陣亡例從優議恤。
自石碑後沿青石板山徑拾階而上,可達位於山腰的平台。平台範圍約30平方米,正面前方及兩側原有石護欄,今已不存。平台中央矗立著一座八棱形上銳下豐的漢白玉石幢,高3.88米。
幢身正面鐫「辛亥灤州革命先烈衣冠冢」,列有十四名烈士的姓名及追贈的軍銜,碑首飾以精美的青天白日黨徽及水雲紋圖案的浮雕。
為革命烈士們題詞的民國將軍甚眾,這些題字者中有幾位犧牲在不久後爆發的抗日戰爭中,他們正是受到先烈精神的感召,用自己的鮮血踐行了對國家和民眾的承諾。
石幢後立有一方高1.90米、寬2.05米、厚0.24米的無字石屏,屏下就是十四位先烈的衣冠冢,佇立石屏前,尤能深深地感覺到先烈的英風亮節。
衣冠冢後是一面290平方米的巨大石壁,進過平整的石壁上鐫刻著馮玉祥將軍書寫的《禮記·禮運篇》,書寫的正是先烈們為之拋頭顱、灑熱血追求的「大同」世界的理想。
石壁之上的顯龍山巔是長寬各10米,高1米多的石台,周邊以石欄繚繞,台上矗立著高12米的白色花崗岩紀念塔。塔為八角七層密檐式,各層塔檐覆灰色筒瓦,檐間各面飾以青天白日徽。
彰勛闡烈,永垂不朽
每當來到這個紀念園,都會被前人禮敬先烈之情深深打動,更被先烈們為了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所震撼。
其中,白雅雨烈士是不能忘記的一位,他是南通第一位獲得上將軍銜,英勇就義後享受國葬典禮,全國上下為之降半旗一日的上將。
出生書香門第的白雅雨,天資聰慧,好學上進,飽讀詩書,李大釗和胡適都是他的學生。
1911年12月31日, 白雅雨隻身來到灤州發動起義,他和戰友告別時說道:「我來天津三年多,孜孜以求的,與諸位冒險奔波的,就是革命。如當今不加倍努力,就將付諸東流。此時,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之路可走。成則國人所求,敗則以身殉國,亦可無愧於生平!」
起義失敗後,白雅雨從戰場逃出,打算潛回天津再謀舉事。不料,次日在一座古廟被淮軍捕獲。
當時他是天津北洋法政學堂兼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地理學教授,被捕後,北洋法政學堂監督急請直隸總督營救白雅雨,稱他去灤州僅為考察地理,但不想白雅雨卻坦承自己是革命軍參謀長。
面對審訊,白雅雨慷概陳詞:「我是北方革命軍參謀部長白雅雨,沒什麼可隱瞞的!我為國統兵,我為國死!我死沒什麼可惜,倒是你們今天做滿人的奴隸,明天就要作外人的牛馬,難道不叫人痛心嗎?」
臨刑前,白雅雨高聲吟唱起絕命詩一首: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革命當流血,成功總在天。身同草木朽,魂隨日月旋。耿耿此心志,仰望白雲間。悠悠我心憂,蒼天不見憐。希望後起者,同志氣相連。此身雖死了,主義永流傳。
刑場上,王懷慶令白雅雨下跪。白雅雨昂首挺胸,雙目怒瞪,大聲斥道:「此身可裂,此膝不可屈,殺則殺之,何辱為!」
劊子手殘暴地砍掉他的一條腿,白雅雨撲到在血泊之中。因無辮可揪,劊子手又把白雅雨的身體倒懸,掛在樹上,割下他的頭顱。白雅雨時年44歲,壯烈殉國。
沉雷驚破君王夢,碧血難描庶民篇。
中國歷史上的多次「革命」,並未改變專制獨裁家天下宗法專制的社會形態,唯有辛亥首義使國體、政體發生變更,有「破」有「立」,所以辛亥革命在破舊與立新兩方面,堪稱歷史性的首創之舉。
秋雨東風一百年,漫將青史付雲煙。
當我們回望歷史,千萬不要忘記,在那次氣壯山河的革命運動中,與南方遙相呼應的,正是爆發在清朝心臟地帶的辛亥灤州起義。
浩氣長存。
編輯 / 李敏
圖片提供 / 網路
TAG:海淀·故事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