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曹操抓後,被重賞,孫權抓住關羽立即斬殺,為何截然相反
關羽是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關羽在很早的時候就一直跟隨著劉備,劉備將關羽視為自己的親兄弟。
關羽在三國很多人的眼中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三國最聰明的謀士郭嘉評價關羽:萬人敵。
雖然關羽被稱為萬人敵,但也有他敵不過的時候,而且還是兩次。
第一次是被曹操抓住了,關羽被曹操抓住後,並沒有受到折磨,曹操好酒好肉的侍候。
曹操更了不起的一面是,最後還讓關羽回到他的大哥劉備那裡。
第二次是被孫權抓住的,這一次關羽沒有那麼幸運了,直接被潘璋斬殺了。
潘璋斬殺關羽,其實不是為了出名,也不是和關羽有仇,而是因為他收到了孫權的命令。
是孫權讓潘璋殺關羽的!
史書中有明確的記載,在《吳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孫權要求潘璋截住關羽後立即斬殺,史書載「羽至即斬」。
那麼為什麼曹操和孫權在對待關羽的問題上有如此大的區別呢?
通過影視劇我們能夠知道,孫權之所以斬殺關羽,是因為關羽拒絕吳王提親,而且還對東吳文官武將進行侮辱。
這就把東吳激怒了,最後孫權非常生氣,於是就把關羽殺了。
其實,孫權斬殺關羽的真正原因並不是這樣的。
關羽深知荊州的重要性,他得到劉備的信任,鎮守天下之腹的荊州,關羽是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的。
在蜀國和魏國交戰的過程中,關羽怎麼會去招惹東吳,讓自己的國家陷入危險的境地呢?
然而,孫權也非常聰明,他也知道荊州的重要性。
然而,魏國最強,自己和蜀國屬於弱勢的情勢並沒有改變,這時候孫權也是非常無奈的。
所以在謀取荊州的時候,他首先要聯合蜀國,保住東吳,另外還不能夠和蜀國決裂。
按這樣的事態發展,關羽最後會成為東吳的俘虜,然後孫權將關羽關在牢里,讓他吃幾天牢飯,如果和蜀國決裂,他還有關羽這個籌碼。
可是為什麼最後孫權將關羽殺了呢?
其實,這和關羽的軍事路線有很大的關係。
蜀國一共有三條軍事路線,其一,北伐,這是諸葛亮的主張;其二,發展蜀國;其三,就是先滅吳國,後滅魏國。
而關羽是第三條路線的堅決擁護者。而劉備也傾向這種戰略,特別是在關羽死後。
這時候大家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關羽支持先滅東吳,卻還和樊城的曹軍交戰。
其實,這只是關羽滅吳國戰略中的一步。
因為只要將樊城收復,荊州全境就能打通,上庸和漢中的通道如果暢通的話,將會給滅吳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孫權說過,如果關羽將樊城拿下,孫權是占不了荊州,殺不掉關羽的(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
也就是說治理蜀國和北伐都是對吳國有利的,只有關羽的軍事路線對東吳會造成致命的打擊。
一旦蜀國實施這一戰略,荊州的水軍和益州的糧草聯合起來,吳國會有滅亡的危險。
所以荊州必須被東吳拿下,而主張滅吳的關羽也必須被殺掉。
如果放虎歸山,將來勢必回來報仇,這一情勢是孫權不願意再看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