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來源:潘幸知(ID:sharpshow)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有一位來訪者,剛生完孩子沒多久,堅持要跟丈夫離婚。

她坐月子期間跟老公發生了衝突。孩子又得了肺炎,一直搶救。這一切讓她覺得,生孩子的苦丈夫無法理解,這個男人不但保護不了自己,還讓給自己帶來諸多傷害。加上產後的一些生理因素,她的情緒非常激動,堅決表示過不下去了。

我幫她還原了衝突前後,另一個視角的生活場景:

孩子出生,丈夫是第一次當爸爸;

妻子產後虛弱,不能帶孩子;

家裡來了老人幫忙,但老人也並不擅長照顧新生兒;

丈夫需要協調家庭關係,幫忙照顧孩子;

結果,孩子還得了肺炎……

他的心理會是什麼感受?

婚姻是一個歷程,孩子出生,是一個重要的站點,也是婚姻里的一個陷阱。猝不及防,倆人都掉進去了,都很無力、無助。

我說:「你們兩個人都受苦了。」

她說:「老師,你這樣說我舒服多了,原來這個陷阱里不是我一個人,他也痛苦,那我就舒服多了。」

聽起來,這位女士好像不通情理——怎麼能因為丈夫也痛苦,她自己才能覺得舒服呢?但事實上,真正讓她舒服的是:原來,我們兩個人還是在一起的!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掉入外遇陷阱,如何用正確解讀關係

外遇發生,同樣也是婚姻經歷的一次劫難,是兩個人同時掉進一個陷阱。怎麼辦呢?

只有在情緒調降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冷靜思考:我要解決什麼問題?我想要的是什麼?想清楚之後,接下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你想要的這個目標。

有人說,我想要挽回。可是,情緒指引你去叫來所有的親朋好友,以為人多就能說服對方,卻反而把對方推得更遠。

有人說,我不知道我能要什麼,反正就是不想讓他好過;有人說,我想要把他從小三那奪回來……其實,這些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只是對方的背叛行為激起了你的憤怒,主宰了你的行為,讓你沒有辦法去考慮「我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試著用新的翻譯系統,來解讀我們的關係。

舊的翻譯系統是這樣解釋的:

背叛太可怕了,就是因為小三,我們的婚姻才會沒有辦法走下去的。

我想要的是,我們的關係回到從前,我不要現在的痛苦。

事實是:

出軌不會是你們關係最本質的問題。問題在於,關係中的兩個人並沒有覺察到各自的需求變化,也沒有學會把自己的需求變化分享給關係里的另一個人。事實是,兩個人之間的情感連結早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

你需要的,也並不是回到從前,因為今天的結果就是從前的經歷造成的。你真正需要的,是一段嶄新的、安全的情感連結。很多遭遇背叛的人,並不知道從前你們關係的真實樣子,更別提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關係。所以,遭遇背叛之後,真正需要的,是重新梳理關係。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沒有不滿」的婚姻,暗藏怎樣的風險

如果要對關係的滿意度打分,0是不滿意,10是非常滿意。你會打幾分呢?

如果對關係的不滿意度打分,0是沒有不滿,10是有非常多的不滿。你會打多少分呢?

有人可能會覺得,不滿意度得分越低,是不是就是滿意度越高呢?

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維度。有的婚姻沒有什麼不滿意的,但一樣不幸福。兩個從沒有發生過衝突,說不出來有什麼不好,但滿意度很低,同樣說不出來有什麼好的。

影響婚姻關係的不滿意度,是關係中衝突的頻率、衝突的激烈程度和衝突的延續時間。

換句話說,衝突越頻繁發生,衝突越激烈,衝突時間越久,不滿意度就越高。比如外遇的發生,我們隊婚姻的不滿意度就很高。如果一對夫妻十幾年沒說話,沒接觸,就很可能沒有不滿意,但同時也不會有滿意。

真正影響關係中滿意度的,是關係中的親密度,就是關係的情感連結程度。

我們說經營婚姻,其實是要需要從兩個方面來努力的:降低婚姻的不滿意度,增加婚姻的滿意度。

在關係里將衝突的頻率降低,不滿意度就降低,這樣才會產生新的希望或增加希望,才有可能增加親密感的連結,希望感和改變的動力才會增加。

關於婚姻滿意,也有一部分人活在自以為是里,自我感覺滿意,但另一半其實並不這麼覺得。

一般來說,女性是對關係比較敏感的,但依然會有很多女性容易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誤區。原因在於她本身並不是那麼在意關係,更在乎的是,對方提供的這種看似圓滿的狀態。

有一位女性來訪者,諮詢的時候說,結婚十一年,孩子九歲了。突然有一天,先生提出要離婚,自己完全無法接受。

「我們的婚姻一直挺幸福的,我是老師,他經營企業,對孩子也很負責,怎麼會突然要離婚呢?他一定是被小三勾引了,只是他不承認……」

當我讓她對過去婚姻的滿意度評分,她說7、8分。「沒有什麼不滿意的,也有吵鬧衝突,但誰家不吵呢?吵完過去就好了啊!」

當我跟先生溝通的時候,他說:「我不是現在才想離婚的,早些年就想了,我努力了十年都沒有改變。」先生工作非常努力,對孩子對家庭非常負責。他給婚姻的滿意度打分是3、4分,不滿意度是7、8分。這和太太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先生「努力了十年」,到底指的是什麼?這位太太知道嗎?

在諮詢過程中,我了解到,這對夫妻小時候都生活在父母爭吵的家庭,但家庭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卻不同——

先生非常討厭父母爭吵,曾經因為此離家出走,所以每次衝突他的感受都是無力和想逃,他總想著我多做一些,會不會好點;而太太會覺得父母雖然天天吵架,但床頭吵架床尾和,第二天就好了。所以家裡發生衝突,她也是這樣,看先生也是覺得做的很好,所以她就不在意吵架的事了。

同一件事,兩個人各自的翻譯系統是不一樣的,看法感受就是不同的。在這種看似風平浪靜的婚姻里,其實是潛藏了很多問題。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沒什麼不滿」的婚姻,怎就出現了重大背叛?

轉換翻譯系統,提升對婚姻變化的敏感度

在前面的案例中,如果我們可以換一個眼光去看婚姻,就會發現,這兩個人其實都很不容易。

每個人看待關係,就像有不同的翻譯系統,或者說是戴著有色眼鏡在看。

換一個翻譯系統,並不是為了要理解對方,至少我們要做到了解自己。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再來看關係里的另一半走到哪了。從戀愛到結婚,一切都是在變化的。我們是否可以看到這種變化?

出軌方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比較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為中心。婚姻生活趨於平淡之後,我們除了每天重複生活中的瑣碎之外,也要留出一部分去感受自己,感受對方,讓生活慢一點。這樣,即便婚姻中出現了問題,也可以及時處理,而不至於突然崩潰。

重大的背叛或衝突,看似都是突然降臨,但實際上一切都醞釀已久。如果我們回顧感情的發展過程,就會更清楚這個翻譯系統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關係的初期,好像很少遇到問題。原因在於,一方面彼此迫切想取悅對方,以便可以留下美好的印象;另一方面,兩個人也都帶著愛意去翻譯和解讀對方的行為。

當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顯露的時候,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有了怨氣,開始用敵意和懷疑去翻譯和解讀對方的行為,甚至開始互相指責或者惡語相向。慢慢地,我們開始不再彼此尊重,開始詆毀對方,而不是想辦法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然後誠心誠意地坐下來溝通交流。

當生活讓我們越來越失望的時候,我們開始把所有的不開心都歸咎於另一半,把他當成敵人來對待。

外遇發生的時候,我們的翻譯系統是分裂的。

一方面,要面臨突然的失去,我們想到他過去的好,想到孩子需要一個完整的家,想到他還不錯……這時候,解讀這件事就變成了忍辱負重,義無反顧地要挽回,而根本不去看:這還是我需要的那個人嗎?我們之間的問題要怎麼解決,我想好了嗎?

另一方面,我們開始帶著悲觀主義色彩去看各自的未來——如果離婚,我會更慘,未來可怎麼辦?我們還會帶著毀滅性的憤怒去看這件事,我不好過,也不讓他好過,等等。

今天,新的翻譯系統是:一切發生都不是最壞的,至少可以是一個信號和提醒。如果我們帶著智慧和關愛去解決這些矛盾的話,這些事件發生後,智慧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彼此,讓我更了解自己。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不斷成熟的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不斷增強自己的能力去擁抱自己的各種感受,這樣我們才能得以成長,獲得自主性以及變得完整。

要實現這一切,我們必須增加自我覺察,即有能力去關注自己內心深處更加微妙的感受。我們把這樣的能力叫做「個人覺醒」——對自身存在的各個方面都變得敏感,同時對自己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同理心,包括對他人的需求和環境的變化。

這需要我們去感受內心體驗的能力。僅僅靠「頭腦知識」,我們不可能變得更睿智成熟。雖然這樣的知識也很有價值,但要想發展一段令人滿意的感情,我們需要具備一種微妙的智慧——能夠意識到彼此的內心感受。

當我們願意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看待關係的時候,新的可能性就出現了。即便我決定放棄這段關係,也可以更坦然地面對自己。因為,經過這段遺憾,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也願意貼近自己、擁抱自己。

— 諮詢師推薦 —

崔素貞,幸知在線高級情感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EFT(情緒取向)婚姻家庭治療師。河南電視台特約心理專家。擅長婚戀情感(關係評估、出軌修復)諮詢;情緒管理;職場人際溝通;親子關係等。電話諮詢650/小時(會員價600),面詢800/小時(會員價750)。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費獲取文章,學習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愛商決定人生高度
女神養成記:8節課,鋪就你的職場進階路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