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以化人 文以載道

文以化人 文以載道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屹立不起來的。有文化和沒文化的區別在哪呢?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這裡講的夷狄,就是文化落後的邊疆地區,所說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與中原的區別在於,他們有可汗、有首領,但是沒有文化,非常野蠻。由於沒有文化,雖然在一定時期內異常強大,如當時的匈奴,後世的突厥等少數民族政權,但是現在已經沒了蹤跡,「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究其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先進的文化、沒有民族精神。再後來的,蒙古族和滿洲族,入主中原後,接受了漢族文化,因而才能立足。

雖然歷史朝代總有興替,雖然夏商西周亡了,但他的精神依然得以存續,因為有文化。所以,正如後世顧炎武所說的,有亡國和亡天下之說,亡國不可怕,亡國了還可以復國,而文化亡了,則天下就不存在了。世界歷史上曾經的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瑪雅文明……都曾輝煌一時,可是現在已經難覓蹤跡。而古希臘和古羅馬,雖然也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但是他給後世留下的民主和法律,依然為歐美國家所借鑒,有「言必稱希臘」和「條條大路通羅馬」之說。

同樣的我們中華文明,雖經受五胡亂華的衝擊,近代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但是,我們有如"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捨生取義"的犧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創新思想,","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價值理念等,一直是中華民族奮發進取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

十八大以來,我們又提出:"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那麼,何謂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英國湯恩比博士就曾經說過,要拯救、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必須依靠中國的孔孟之道。他講到,中國最有資格幫助全世界形成大一統的局面,這樣的領導、這個領導的位置,中國來擔當最適合。為什麼?中國有五千年的薪火相傳,綿延不絕的文化精神。

文以化人,文以載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年曰 的精彩文章:

虛心使人進步 虛榮使人落後

TAG:年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