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專家去世前5小時還在工作,死後留下3個遺願,個個都讓人動容
一代人的風骨和作風,影響一個國家在那個時期的發展,這句話用在為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貢獻了青春和生命的科學家身上一點都不為過。
自從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這個年輕的國家已經從當時落後國家一躍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在國際上面頗負盛名。在新中國剛剛建立的時候,甚至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這一道理,第一批科學家們進駐戈壁灘,將熱血和青春留駐在此。
1964年10月16日15時,羅布泊一聲春雷,蘑菇雲騰空而起。林俊德研製的儀器,第一時間準確測得了核爆炸的衝擊波參數。當天晚上,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向全世界宣布「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當時負責建造原子彈的科學家們一躍成名,名字永遠的載入史冊。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科學家之一的林俊德。
林俊德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但自幼聰明好學,依靠助學金完成了學業。在大學畢業以後,林俊分配到國防科委下屬研究所工作專業是機械製造,單位派他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進修兩年。
1963年5月,接受了研製測量核爆炸衝擊波壓力自記儀的任務並擔任組長。為了更加精確的停工核試驗的數據,林俊的根據實地情況自主創新研發了勘察儀,為試驗提供最精準的數據。
2012年5月,林俊德被診斷出患有膽管癌晚期,為了不耽擱工作,林俊德拒絕手術。5月31日上午,林俊德9次向身邊的護士和家屬提出要求,自己要下床用電腦,隨後在家人的攙扶下走向電腦桌,完成人生最後兩個小時的工作。
即使是戴著氧氣面罩,林俊德依舊在不斷的囑咐學生,記得開打密碼箱,有什麼資料需要匯總,將要做的事情全部做完。
而留給家人的只有短短三句話:
「一切從簡,不收禮金」
「不向組織提要求」
「把我埋在馬蘭」
參考資料:《追憶林俊德院士》
※宋朝「窩囊」皇帝趙佶,花鳥圖真跡曝光,手法做工讓當今畫師汗顏
TAG:史說紛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