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海省2017年考古工作重要成果

青海省2017年考古工作重要成果

歡迎關注「文博中國」!

民和鄂家東遺址

鄂家東遺址位於青海省民和縣中川鄉美一村鄂家自然村東北相連的高台上,西距喇家遺址直線距離約10公里。遺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20、南北寬約70米,面積8400平方米左右。

▲鄂家東遺址航拍圖

近年來,當地村民平整耕地、修建水塔、挖埋通水管道等,對遺址西部造成極大破壞。同時,為配合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進一步認識喇家遺址周邊區域文化內涵,2017年下半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四川大學考古學系、喇家遺址博物館對鄂家東遺址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搶救性發掘工作,獲得了一些較為重要的成果。

此次發掘面積逾500平方米,清理各類遺迹共計54處,其中房址4座,墓葬2座,灶1座,灰坑47個。遺迹間的打破關係十分豐富。發掘出土陶泥器、玉石器、骨角器等諸類標本達三百多件,可修復的完整陶器四十餘件。因發掘區域內原地層已被完全破壞,各類遺迹均開口於表土層下,只能通過遺迹間打破關係、出土器物來辨別文化歸屬。據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判斷,本年度發掘的遺存主要屬於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和辛店文化。

馬家窯文化遺迹:僅見灰坑,共計21個。灰坑平面形狀多呈圓形,袋狀平底,少數為筒狀平底。其中H7、H8最具代表性,不僅堆積較深,而且出土遺物豐富。

▲ 陶壺(馬家窯文化)

H7為典型的袋狀灰坑,平面形狀近圓形,弧壁平底。坑內堆積可分為七層:①層底部為人為加工的灰泥硬面;②層為建築材料(青泥燒土塊硬面、紅燒土塊、草拌泥等)廢棄堆積;③~⑤層為生活垃圾(陶片、獸骨、燒灰、炭屑等)廢棄堆積;⑥~⑦層為臨時性燒土堆積,見有紅燒土硬面。坑內出土大量陶片、石器、骨器等。從各層堆積來看,該灰坑至少經歷過四次不同目的的利用,集中反映了馬家窯文化人類生活的不同狀況。

▲粗陶罐(馬家窯文化)

H8為筒狀灰坑,遭受過盜擾,平面形狀呈圓形,直壁平底。該灰坑直徑約3米,深度超過2米,坑內堆積可分七層,均夾雜大量燒灰、炭屑、紅燒土等,出土遺物極為豐富,各類小件標本達一百餘件。據各層堆積包含物推測,該灰坑被生活廢棄物所填埋,但是古人為何挖掘如此深的灰坑,其建造用途值得深究。

▲ 彩陶罐(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灰坑出土大量遺物。據初步整理,陶器可辨器型有彩陶壺、彩陶盆、彩陶缽、素陶碗、素陶缽、粗陶罐、陶杯、陶瓶、穿孔陶刀、陶球、陶餅、陶鈴等;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錛、石鑿、石刀、石球、石環、刮削器、砍砸器等;骨器主要有骨錐、骨針、骨匕、骨簪等;角器打磨十分精緻;水晶未見加工痕迹。

▲陶甑(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彩陶片

齊家文化遺迹:共發現房址3座,灰坑17個。

房址保存狀況普遍較差。F1位於遺址西南部,被辛店文化H28打破,並打破馬家窯文化H33、H46、H47。該房址平面形狀呈凸字形,牆壁被晚期擾動破壞,僅殘餘5-15厘米,居住面保存較好,中間有圓形灶坑,門道不清,其壁面、居住面、灶坑壁面均塗抹有白灰面,居住面下有兩層墊土。

▲F1平面照(齊家文化)

灰坑數量較多,且集中分布。其中,H15、H19、H20、H42口部平面形狀為正方形或近正方形,四壁豎直或袋狀,平底,面積較小,較為規整;H25、H31、H36、H37均為長方形灰坑,直壁平底,面積較大,形狀規整。此類齊家文化方形灰坑集中出現,豐富了齊家文化物質生活資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值得注意。

齊家文化遺迹因被破壞嚴重,出土遺物相對較少,無可修復的完整陶器。據初步整理,陶器可辨器型主要有侈口罐、高領雙耳罐、雙大耳罐、盆等,伴出有少量馬廠文化彩陶片;石器主要有石刀、石鑿、石斧、盤狀器、刮削器、砍砸器等;骨器主要有骨錐、骨針,還出土水晶以及少量漆皮。其中,夾砂侈口罐多為疊唇,肩腹部紋飾以蜂窩狀繩紋為主,雙大耳罐、泥質雙耳罐腹部多有豎向劃紋,這些特徵顯示出此處齊家文化遺存的年代可能偏早。

辛店文化遺迹:共發現房址1座,墓葬2座,灶1個,灰坑9個。

F2位於遺址西北部,其西端被現代通水管道破壞。平面形狀呈不規則長方形,牆壁破壞嚴重。居住面發現有8個柱洞,4個外圍有柱坑,其中兩個柱坑內填灰泥,經夯築,異常堅硬。居住面一側發現有紅燒土壁,周圍散布大量燒灰,推測為灶址。

M1、M2均為豎穴土坑墓,平行分布,相距約1.4米。平面形狀呈圓角長方形,皆被晚期擾動嚴重破壞,僅剩墓坑底部,人骨較為破碎、殘缺不全,未發現隨葬品,在填土中發現少量陶片。

Z1為臨時性灶址,打破辛店文化H24,平面形狀呈不規則圓形,四周有5-8厘米厚的紅燒土硬面,底部有大量燒灰和炭屑。

辛店文化灰坑形制規整,以H17、H29為代表,平面形狀多呈圓形,袋狀平底,坑內堆積多為灰土,出土遺物較為豐富。

辛店文化遺迹出土大量施細繩紋的直口雙耳圜底罐,另有少量陶碗、器蓋等。陶片主要為夾砂陶,陶色不純,彩陶極少;出土的石器主要有石杵、石球;骨器主要有骨錐、骨匕、骨飾等。根據出土遺物判斷,此次發掘的辛店文化遺存均屬山家頭期。

▲雙耳罐(辛店文化)

鄂家東遺址的發掘,挽救了一批正遭受破壞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考古遺存,明確了民和縣中川鄉鄂家東遺址存在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諸多文化遺存,進一步豐富了官亭盆地古文化面貌,不僅使我們初步了解了該遺址的文化內涵,並且為深入探究喇家遺址與其關係、官亭盆地古文化格局及相關問題提供了一批彌足珍貴的資料。(甄強 杜戰偉 王倩倩 何克洲)

絲綢之路南亞廊道

(青海段)調查

「南亞廊道」自古以來是聯繫南亞諸國與我國內陸及中西亞地區的重要通道,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西北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青海省師範大學等單位計劃於2017年至2021年聯合開展「絲綢之路南亞廊道(青海段)」考古調查,為「絲綢之路南亞廊道」申遺工作提供學術支撐。

▲ 多果灘建築群遺存航拍照

本次調查力求在既往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絲綢之路南亞廊道的主線和複線,結合近年來的考古調查成果,對道路沿線城址、驛站、遺址、墓葬、古道、橋樑、石刻等進行全方位、多學科、多層次調查,根據各類遺迹的分布狀況探討主道及可能存在的輔道,儘可能全面準確地再現絲綢之路南亞廊道交通網路及古道的變遷沿革。

▲切吉古城東側夯土牆

根據歷年工作現狀及5年調查計劃,2017年度工作中心主要集中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興海縣和貴南縣境內。據國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17)907號文件為基礎,以道路沿線兩側各200米寬度為界,適當調整調查範圍。

▲曼丈溝段石砌古道

本次田野調查時間為2017年9月12日至9月28日,歷時17天,調查路線為日月山口-倒淌河-尕海灘-東巴村-加拉村-褡褳海-切吉水庫-大河壩,長約200公里,調查面積約80平方公里。共調查遺迹41處,踏查道路6段,城址32處,烽燧2處,墓葬1處,岩畫1處。其中新發現14處,道路、墓葬、岩畫均為新發現。其中共和縣19處,興海縣14處,貴南縣9處。

▲森多橋西建築遺存採集標本

調查共發現城址32處,根據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命名及規模大小等情況,可分為4類,即城、堡、建築遺存和建築群。其中城址19處,均為歷年普查發現,規模較大,在地面可看到較為明顯的牆體。在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的基礎上,結合歷史文獻,通過考古調查、剖面取樣、勘探、航拍等多種手段獲取文物及測年、動植物樣本,從而更全面地去認識古城。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一些城址內涵及年代與以往認識有較大區別。如切吉古城,位於興海縣切吉鄉。整體呈「日」字型,其南側城靠西有一牆體將城分為大小兩城。南牆長180米,東牆347米。內部小城北牆長約138米,西牆154米。西牆外圍為農田耕地,西南部沿外圍一圈修有水渠,南部有一折角內城牆。牆體倒塌嚴重,殘存部分斷斷續續。以往的調查中認為該城年代較晚,應該為明清時期,但從本次調查中發現的遺物可知,其明顯分為兩期,一期以青花瓷為主,少量帶有蒙文,年代較晚。一期以建築構建為主,有大量帶手印磚、獸面瓦當、青輥瓦和鴟吻殘件,年代較早。且其東側一段牆體由砂石和土分層夯築,砂石一層土一層,厚度均在10厘米左右,砂石直徑在2~3厘米,此現象也較為特殊。

▲色娘溝段古道人工痕迹

堡9處,規模較小,牆圈邊長均在100米左右,無明顯城牆,經勘探後確認其現存牆體非夯築構成。建築遺存3處,均分布於貴南縣境內,出土大量建築構件,牆體等地面建築破壞殆盡,無法判斷其具體遺存性質。其中森多橋以西古建遺址規模較大、地面採集文物豐富。整個遺址南北分布範圍約800米,東西約500米。根據地表遺物分布及鑽探的堆積情況,可分為邊緣區、次邊緣區、中心區三個部分,中心區面積約4萬平方米。中部東南部、東部被現代壕溝(水渠)破壞。核心區瓦、陶片等遺物集中,灰土堆積厚,包含大量燒土、紅燒土、骨骼。現場採集了佛像瓦當、獸面紋瓦當、鴟吻、滴水、板瓦、筒瓦、灰陶片等遺物。建築群遺址1處,位於貴南縣上洛哇村西北山頂台地上,三普登記為5處城址,通過現場調查發現,遺址分南北兩區,相距約400米。由7座建築遺迹和2座小高台組成。

調查發現道路遺迹6段,均為新發現。分別為上溝後段、色娘溝段、切吉溝段、曼丈溝段、幸福溝段、塔拉灘段。其中色娘溝古道發現多處人工痕迹,痕迹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其一,在裸露岩體上形成的磨損凹槽,凹槽寬約40~50厘米。並排形成2~3條凹槽,凹槽與凹槽之間距離1~2米,但凹槽中間保持岩性本體,未見磨損情況。該類情況較為常見。其二,靠近沖溝處用石塊壘砌路邊,一般用3~4層石塊壘砌,壘砌高度50~70厘米。其三,在較陡處有多處人工開鑿痕迹。開鑿成65~75厘米凹槽以便通行。其四,開挖隘口,該類痕迹一般在較陡的無岩性山樑上,隘口寬度均在10米以上。

發現道路主要分布於山脈峽谷之中,連通日月山至興海縣境內。由於道路周邊未找到相關遺物對其年代無法做出準確判斷,但此次調查路線基本在平原與平原的連接點處,屬於道路節點,有其唯一性和特殊性。

此次調查基本摸清共和縣、興海縣和貴南縣境內歷史時期遺存的分布狀況。確認幾段古道的具體分布及走向,以道路為基礎串聯了相關古城及其相關遺存。採集較多的遺物標本及測年樣本,為今後確認古城及相關遺存的年代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民俗、古環境等的綜合調查,對當地的民俗、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古今環境變遷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必將為該區域文化遺產保護與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提供堅實的資料基礎。(蔡林海 馬健 席琳 張生寅)

宋金驛站—循化黑城子

黑城子遺址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藏族鄉比隆村。2017年6~9月,為配合高速公路建設,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循化縣文物管理所聯合組隊對該城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揭露面積556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4座、灰溝13條、灰坑137個,出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石器、骨角器及漆木器等200餘件。從該城內所發現遺迹、遺物等情況結合文獻記載來判斷,該城應是一處宋金時期的驛站遺址。

▲發掘區全景

黑城子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135米,南北寬122米,東西城牆中部各闢有一門,除西南角被河水長期沖蝕而損毀外,其餘城牆較為完整。城內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高差約25米,其內堆積因早年平田整地而破壞嚴重,布局不甚清楚。從殘存遺迹現象的分布來看,城址北部較為密集,而南部相對稀少。已清理的幾座房址均不甚完整,面積約20多平方米,牆基大多用石塊壘砌而成,幾乎每座房址牆角處均建有一個長約2米、寬1米多,近似火炕的取暖設施,由入火口、火道(兩條或三條)、排煙孔組成,火道上覆蓋有石塊。灰溝多呈西南-東北向,用途不詳。形狀規整的窖穴類灰坑較少,多為埋藏垃圾的坑狀遺迹。

▲房址基礎

出土陶器有盆、罐、碗、缽、盤、盒、器蓋、紡輪、硯台等,器表多飾有藍紋、凹弦紋,盆等大口類器物內壁多拍印有圓點紋,部分陶器表面還飾有黑色陶衣。瓷器以宋代耀州窯瓷器為主,器型有碗、盞、盤、碟、執壺、器蓋等,醬釉、黑釉及白釉瓷器一般為素麵,青釉瓷器部分飾有印花、刻花牡丹、嬰戲等紋飾;此外還發現少量白地黑花瓷片及晚期青花瓷片。鐵器大多鏽蝕嚴重,器形難辨。銅錢、鐵錢主要為北宋時的錢幣。另外還出土有色子、圍棋子等博戲娛樂用品。堆積中瓦礫較多,但瓦當、滴水發現較少,圖案有蓮花紋、連珠紋、獸面紋及人面紋等。城內出土動物骨骼極多,以馬骨為主,此外還有牛、羊、豬、狗、鹿等骨骼。

▲火炕狀取暖設施

根據《宋史》《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及《金史》等文獻記載,該城築於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原名甘朴堡,後賜名來同堡,金滅北宋後沿用。金代趙鼎還曾寫過一首關於該城的七言絕句—《宿來同堡》「渭北洮南過卻春,窮邊風雪更愁人。來同驛里題詩處,破屋青燈一病身」。

▲ 出土陶器

由甘肅臨夏向西越過大力加山口至青海循化、化隆等縣,是聯繫甘青兩省的一條古道,宋代為河州與廓州之間往來的主要交通線,而黑城子就處於這條線路上。

▲ 青釉瓷碗

黑城子是青海省第一座經過考古發掘的古代驛站遺址,為研究宋金時期的交通、郵驛制度等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實物依據。(王忠信 馬 騫 李冀源 馬 福 陳 濤)

▲人面紋瓦當

編輯:陳 梅

《中國文物報》2018年3月22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博中國 的精彩文章:

狗年賞狗,漫話中山王愛犬的金銀項圈
別出心裁放異彩——讀《隋至清中國紀年銅鏡圖典》

TAG:文博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