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研人員建立過濾富集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的方法

科研人員建立過濾富集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的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李勁松研究組的研究成果,以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can be enriched and maintained by simple filtration為題,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該研究建立了一種簡單、可靠且有效的單倍體細胞富集方法。

多年來,科學家對單倍體細胞的探索孜孜不倦。2011年,小鼠孤雌單倍體胚胎幹細胞(parthenogenetic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PG-haESCs)建立。2012年,小鼠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androgenetic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AG-haESCs)建立。隨後,大鼠、猴子和人的 haESCs 相繼建立。單倍體細胞因其只含有一套染色體,不會遮蓋隱性性狀,在研究基因功能上可提供很大幫助;具有幹細胞的特性,能體外無限增殖且具有乾性;小鼠的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具有類精子的特性,主要表現在能使小鼠的卵母細胞受精並生出半克隆小鼠。將這些特性聯合到一起,就小鼠的 haESCs 而言,不僅為在細胞水平同時也在個體水平研究基因功能搭起了橋樑。

然而,haESCs 自出生伴隨著不斷自發二倍化的問題。自發二倍化使得從 ESCs 建立之初,科學家嘗試建立 haESCs 但未成功,直到流式分選技術(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 FACS)被應用到單倍體的富集上。其原理是,Hoechst 染色後,不同 DNA 含量的細胞在激光照射下會被區分開,通過給單倍體細胞加電使其發生偏轉後收集下來,從而實現單倍體細胞富集。但Hoechst染料一定程度上影響 DNA 複製。FACS 富集回來的細胞第一代生長狀態遠不如正常傳代的細胞。暫不論流式分選所需的設備及費用,整個過程中的激光照射,加電加壓等可能給細胞帶來額外潛在的基因突變。另外,該方法需要複雜、昂貴的儀器支持,富集成本高。

在此背景下,李勁松研究組根據單倍體細胞與二倍化了的細胞的平均直徑的差異,通過過濾的方法在體外穩定地維持單倍體細胞單倍體性超過30代。該過濾系統由商業化的一片布滿5 μm 或8 μm 小孔的濾膜與一個濾膜的支撐裝置,外加一個注射器組成。成本低且均可實現無菌操作。對細胞活性及單克隆形成能力的研究發現過濾第一代細胞遠優於 FACS 富集的細胞。同時,過濾不同次數的 AG-haESCs 仍能正常支持半克隆小鼠的出生。CRISPR/Cas9 介導的基因敲除與敲入均可在過濾富集的細胞上正常實現,相應基因敲除的半克隆小鼠正常出生。此外,該方法可用於小鼠單倍體細胞的建立以及人的單倍體細胞的富集。過濾富集單倍體細胞的方法為單倍體細胞相關技術的發展、應用和推廣提供了保障。

瞿超和晏萌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全基因組標籤計劃(Genome Tagging Project, GTP)、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和上海市科委經費的支持;並獲得生化與細胞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動物實驗技術平台、細胞生物學技術平台的支持。

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研究揭示植物病毒與宿主細胞間的博弈新機制
中科院重點實驗室「末位淘汰」不只數論文、數獎項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