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前,士兵為何會把箭在糞便里插一下?原因很歹毒!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裡面有這麼一個故事,是講關羽的。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時,被毒箭射中右臂。將士們取出箭頭一看,毒已滲入骨頭,勸關羽回荊州治療。關羽決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將士們見關羽箭傷逐漸加重,便派人四處打聽名醫。
一天,有人從江上駕小舟來到寨前,自報姓華名佗,特來給關羽療傷。華佗用刀給關羽刮骨去毒,帳里帳外的人都面色如土,而關羽卻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刮骨療傷」的故事。
刮骨療傷,非常人所能忍受,而關羽卻能談笑自若,令人欽佩。而今天文章的主旨,不在於關羽是否勇敢,而在於他被毒箭射中這件事上。從文首我們可以得知,關羽中的是毒箭,毒入骨髓,所以才需要刮骨去毒。但是關羽畢竟是千載難遇的猛將,勇猛異常,所以,刮骨療傷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如果是普通士兵中了這毒箭,結果會怎樣呢?
答案很簡單,非死即傷。但是,士兵因為中毒箭身亡,在古代是不常有的事情。因為古代軍隊極少使用帶毒的箭。那麼,看到這,很多朋友可能會有疑問了,在箭頭上塗上毒藥,不是可以增加敵軍的傷亡嗎?這樣損敵利己的事情,為什麼古代軍隊很少做?
眾所周知,箭與弓、弩等搭配,是古代一種遠射兵器。事實上,在有效射程之內,箭頭不用帶毒,箭只要射中敵人,一般都能對其造成致命的殺傷,非死即殘。
古代箭的殺傷方式,是在進入人體之後就會製造一個創口,切割到重要血管立即沒命;刺穿肺部、肝臟、心臟等重要器官也可能會導致內出血很快死亡;如果運氣好一時半會沒死,那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帶著大量細菌的金屬箭頭就會導致人體出現嚴重的免疫反應,傷口迅速惡化,化膿感染細菌,最後死去 。
為什麼不大規模的使用帶毒的箭?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弓箭的致死率已經夠高。古代打仗,頭部和軀幹是最容易中箭的兩個部位,而只要這兩個部位中箭,基本上就可以宣判死亡了
不大規模使用毒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古代製造毒藥的成本較大,一場大的戰役可能需要耗費十幾萬支箭,如果每支箭都圖上毒藥,成本就太大,要知道,毒藥在古代並不是司空見慣的日常用品,它的提煉和製作需要花費大量成本。
所以我們的結論是,毒箭可能會被小規模的使用,用以射殺敵方首領或者大將,但很難大規模地投入戰場。
雖然古代軍隊使用帶毒的箭,但是他們卻有別的辦法提高弓箭的致死率。
行軍之時,士兵的、牲畜的糞便都是很有用的東西,而且絕對是價格便宜量又足。其中一種用途就是:浸泡過糞便的箭頭、再加上鐵鏽,非常容易造成感染。眾所周知,弓箭主要造成貫通傷害,也就是說:基本多少都是會扎進身體的。如果傷者保持大運動量的持續奮戰、加之傷口清理不及時,傷口的感染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哪個男人不愛刀?這場刀劍盛宴,已成為經典
※美女從朋友那買來一把劍,讓專家鑒定,專家說了什麼讓她很激動?
TAG:天下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