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紅楓湖水下藏著古城堡?清鎮這個村曾發現藏寶洞漢墓群

紅楓湖水下藏著古城堡?清鎮這個村曾發現藏寶洞漢墓群

原標題:紅楓湖水下藏著古城堡?清鎮這個村曾發現藏寶洞漢墓群



藏寶洞里的財寶要用書包背。常有人拿著金屬探測儀到這裡來尋寶。藏寶洞里到處被挖得底朝天,大大小小的掘寶坑比比皆是。


山上的古哨所是誰修建的?曾經的古城堡今何在?古老的漢墓群是怎麼來的?貴州記者近日邀請有關專家一起探訪了清鎮市紅楓湖鎮紅楓湖畔蘆荻哨村。


在一些村民家中找到的古老錢幣。


「嫁娘坡」上的古哨所



據說這些山頭上有以前軍事上留下的哨所。


蘆荻哨,因一座古哨所而得名。蘆荻哨古哨所,就在蘆荻哨村內的一座山上,這座山現名叫「嫁娘坡」。


世居當地、現年76歲的退休老教師楊序齒老人多年來專註收集當地古文化資料,據他回憶,在上世紀60年代時,「嫁娘坡」山頂上還保留有一座烽火台哨所遺迹,烽火台是由石塊壘砌基礎,然後再在石基上用土築起一個土堡即成烽火台,有軍情時即在土堡內燃放煙火傳遞情報。不過,烽火台遺迹早已泯滅。



(蘆荻村周圍的道路。)


是誰在這裡設置了這處哨所?建哨所是為了御防誰?據《貴州通史》記載,由於貴州地處要衝,明朝「開一線以通雲南」,朝廷在貴州設置的衛所密集程度很高,目的是鞏固雲南邊防,所以衛所密集,說明其在軍事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


楊序齒老人推斷,蘆荻哨烽火台應屬於明代屯兵駐防時期留下的遺迹。但這一推論還需史學專家作進一步考證。

沉睡水底的古城堡



在一些村民家中找到的古老瓷片。


蘆荻哨,曾經是一座古城堡。


不過,如今它已經沉睡在紅楓湖水底,而且鮮為人知。據楊序齒老人回憶,在上世紀50年代,蘆荻哨古城堡遺迹尚存,各種功能還在發揮作用。


「當時還存在幾百米的古城牆,人們仍然在城門洞處進進出出。城牆內叫中街,城牆外叫上街、下街。」楊序齒說,城外四周分布有驛站、驛道、黑神廟、四合院、碉樓、哨所、戲樓、私學、梁氏祠堂、軍營、石砌民房等等。



蘆荻村周圍的建築上還刻有古代的文字。


楊序齒說,在上世紀50年代初,這座古城堡還被設立為當時的蘆荻哨鄉公所,城內外的一些建築設施還被用為辦學、糧倉等,一些建築物被拆卸作他用。大約在1958年修建紅楓湖時,這座古城堡便沉睡到紅楓湖水底。


貴州都市報記者到湖岸邊一戶人家院壩堡坎上看到,還有一小段城牆尚存,其中一塊砌石上還刻有「牧場山」三字。這一帶就是蘆荻哨古城堡的遺址,現在在水面上還能看到一段若隱若現的弧形陸地,那就是蘆荻哨古城堡的古城牆。

據熊康研究,蘆荻哨是明朝洪武年間設立的軍營,是威清衛通往平壩衛古驛道上的重要關隘,到明末清初已發展成為一個大型的軍屯、民屯、商屯聚集地。清同治年間蘆荻哨古城建成,有城門三座,城牆高數米,是當時清鎮縣城的前沿屏障。


古老的五朝古墓群



據說紅楓湖此處水下淹沒了一座古城。


蘆荻哨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也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寶地。在貴州發現漢墓的地方為數不多。而在蘆荻哨村,卻有一個漢墓群,這在60年前曾轟動考古界。


1959年,考古專家在蘆荻哨一個叫新新橋的地方,發現一個漢墓群,有漢墓數十座,發掘出西漢陪葬品若干。其中有一件西漢黑漆朱繪夔龍海潮紋盤漆器尤為珍貴,該漆器為盛食器,高4.1厘米,口徑27.2厘米,底徑19.2厘米。


漆器背面有針刻隸書銘文:「元始四年,廣漢郡工官造乘與髹彤畫紵黃扣鈑盤......」61字。現藏於貴州省博物館,對研究當時的髹漆工藝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據相關考古資料記載,1958年12月至1959年4月間,考古專家在清鎮、平壩交界處的蘆荻哨、新新橋、牧馬場、土門寨等地發現了約300座古墓,時代自漢至宋,其中漢墓約佔26%,三國-南朝墓約佔13%。墓中的隨葬品有陶器、銅器、鐵器、漆器等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和兵器等。



在一些村民家中找到的古老錢幣。

據相關考古資料記載,蘆荻哨還有一處宋墓群,位於清鎮、平壩交界處的蘆荻哨、下山口、新新橋、冷壩、牧馬場和土門寨一帶,共有宋墓91座。通過蘆荻哨一帶發現的漢墓群、三國墓群、南朝墓群、宋墓群、明墓群可以看出,自漢代以來,當地各族文化共存,並體現出各民族之間的互相融合、包容、和諧。


貴州都市報記者在蘆荻哨發掘漢墓群的新新橋處看到,漢墓發掘遺址如今已經被湖水淹沒。


神秘的「藏寶洞」



蘆荻村周圍的山洞有著明顯的人類活動痕迹,牆壁上熒光物質據說是蝙蝠尿。


7口水井自然分布呈七星北斗陣,山水田園自然分布呈八卦陣圖,這使得蘆荻哨這塊土地一直以來被人們視為神奇的「風水寶地」。


「風水寶地」里還有多處神秘的「藏寶洞」。洞里的財寶要用書包背,還有外地人常到這裡來尋寶。這就是蘆荻哨4個藏寶洞神秘莫測的魅力所在!


在蘆荻哨一座無名山下,有一棟已經破爛不堪的木結構古屋,這就是當地大家族龍氏留下的清代祖屋。當地盛傳屋後有個山間溶洞叫涼風洞,這個洞就是古代望族龍氏藏寶洞。



洞中還有大量這種鈣化地貌痕迹。

貴州都市報記者一行經過龍氏祖屋繞道屋後半山腰看到,山腰有一個溶洞,洞口數米高,洞門口有一道青條石砌築的石牆。翻越石牆,裡面是一個很深的洞廳,四周石壁上發出片片熒光,熒光如銅銹色,地面上堆滿了蝙蝠屎。


洞廳地面、岩壁下到處是大大小小的、陳舊的、新鮮的挖坑,連岩壁上的槽槽、縫縫都存在有人用工具摳刨過的痕迹。「這些挖坑就是尋寶人掘地尋寶留下的痕迹。」熊康說。


用手機電筒照亮,穿過幾道只容得下一個人弓身鑽過的隘口,行進約百來米即走穿涼風洞,沿途滿是歷歷處處的掘寶坑,洞內涼風習習,洞壁鐘乳石、石幔等溶洞奇觀保存完好。


走出洞來,站在涼風洞後洞往後山頂望去,發現高約50米處還有一溶洞,洞口外觀如人的眼帘。



洞中有著大量挖掘後的痕迹。


洞內是一個面積數百平方米的大廳,此洞並非穿洞,但四周存在三個耳洞,耳洞口有建築工事痕迹,洞中央有一座外形似陀螺的鐘乳石。在洞內發現多枚金屬片、瓷片、陶片、槍栓等物,地面上、岩壁上也到處是大大小小的掘寶坑。


貴州都市報記者走訪村民時從龍文剛家了解到,現年39歲的龍文剛小時候膽子大,放學後曾邀約幾個同伴去探洞,他們在涼風洞、「眼帘洞」內發現,洞壁下、岩縫裡、石槽里到處放有錢幣。「我們直接是一摞一摞地將錢幣摟起來放在書包里背出來,有一個同伴還在『眼帘洞』里的『陀螺石』上撿得一個金娃娃。」



工作人員在洞中找到一塊鐵片疑似炊具。

龍文剛說,他們撿得這些錢幣後,也不知道是什麼稀奇物,就和同伴們一起把錢幣當小石塊一樣打「飄飄石」玩,大量錢幣就這樣被打「飄飄石」打完了。不過,龍文剛至今還保存有4枚錢幣,其中一枚為崇禎通寶、一枚嘉慶通寶、一枚民國銀幣、一枚四川銅幣。


據村民龐忠平介紹,在小寨後山上還有兩個「藏寶洞」,一個叫高洞,一個叫岩鷹洞,洞里有能容上千人的洞廳,有暗河。曾發現破碗、屍骨、火堆、水槽、彈殼等。但如今這兩個洞均被淤泥封門已不能入。


蘆荻哨的4個「藏寶洞」,也被人們叫作「躲匪洞」,就因為當地一直流傳的很多藏寶傳聞,還有洞里發現的那些歷朝歷代、不同地區使用的錢幣,常常吸引著不少外地人拿著金屬探測儀到這裡來尋寶。是什麼人在洞里藏過寶?又是哪些人曾在這裡打打殺殺?這些都是謎。


蘆荻哨是古驛道交通要津?



(蘆荻村周圍的道路,疑似茶馬古道。)


據了解,清鎮市地處關隘要津,自古就是湘黔滇驛道貴陽到雲南的必經之地,歷來兵家必爭。據當地現年76歲的靳秀全老人介紹,在蘆荻哨小寨一帶,數十年前還存在幾段古驛道遺迹,路上的石板被踩得溜滑,如今這些驛道已被後來修建的混凝土路面掩蓋。


據《貴州通史》記載,明朝廷曾以貴陽為中心,設有湘黔、滇黔、川黔、桂黔四條驛道。其中,滇黔驛道自貴州驛(今貴陽市區)起,西經威清驛(今清鎮市)、平壩驛、普利驛(今安順市)等一路往西至昆明。


這些驛站具有調兵遣將、行軍作戰、糧秣運輸、情報通達、布宣號令、官員迎送、物資流通、商旅往來等功能,兼具軍事、交通、郵傳、接待、商業等功能,是國家完整的水陸交通命脈。


(龍家老宅上的窗戶樣式還保留著當年的樣子。)


據熊康推斷,蘆荻哨一帶所留下的古哨所、古城堡、古驛道等遺迹表明,蘆荻哨極有可能就是古代的滇黔驛道必經之重鎮。驛道的走向大致為貴陽、黑泥哨、清鎮城區、滴澄關、蘆荻哨、平壩,一直往西行進。


如今,清鎮黑泥哨還遺留下一段驛道和一道牌坊等遺迹,即茶馬古道黑泥哨段和巾幗流芳牌坊。驛道為明代湖南經貴陽達水西(今畢節市一帶)至雲南的交通要道。


但蘆荻哨是否為古驛道交通要津重鎮,還需專家進一步考證。當地群眾希望有關文史專家,對蘆荻哨村存在的古哨所、古城堡、古墓群、古驛道、藏寶洞等遺迹,進行一次全方位的系統考察論證,早日揭開蘆荻哨層層神秘的面紗,給世人一個真相。


文:記者 賈華


圖:記者 邱凌峰


來源:都市e家


編輯:申凌

編審:羅瑋 江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州都市報mp 的精彩文章:

貴陽的雪來得快,消得也快 你還沒玩夠,明晚繼續啊~

TAG:貴州都市報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