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徽特產丨出現只有300年,卻成為國家第一批非遺,更是世界唯一

安徽特產丨出現只有300年,卻成為國家第一批非遺,更是世界唯一

原標題:安徽特產丨出現只有300年,卻成為國家第一批非遺,更是世界唯一



蕪湖鐵畫原名「鐵花」,安徽省蕪湖地區特產,為中國漢族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蕪湖鐵畫吸取了我國傳統國畫的構圖法及金銀首飾、剪紙、雕塑等工藝技法,以低碳鋼作原料,以鐵代墨,以錘代筆,經過出稿、剪、砸、燒打、上漆蠟、上框等工序和「打活」、「鑽活」等工藝,製作成山水、人物、花卉、蟲魚、飛禽、走獸等各種藝術品。


它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各種藝術的技法溶為一體,採用中國畫章法,黑白對比,虛實結合,另有一番情趣。



鐵畫誕生於蕪湖,始創於清代康熙年間的蕪湖人湯鵬。

而溯其源,乃是長江之濱,以擁有250萬年古人類活動,數千年古代銅鐵冶煉歷史而著稱的人類「火文化」重要發祥地蕪湖之傑出代表。


由明末清初祖籍徽州的鐵匠湯天池,與徽州畫派著名畫家肖雲從激情碰撞所創立,迄今已經300多年歷史。


清代康熙年間,安徽蕪湖鐵畫才自成一體,並逐漸享譽四海。


蕪湖鐵畫是安徽省「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代表作。


蕪湖瀕臨長江,交通便利,曾為中國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來鐵冶業就十分發達。

發達的冶鐵業和高超的鍛技,為蕪湖鐵畫的創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礎和條件。



鐵畫一經問世,不僅「遠客多購之」,而且「名噪公卿間」,士大夫階層人士把它作為「齋壁雅玩」之物欣賞,文人墨客更是賦詩著文加以讚揚。


清代金石家朱文藻在《題鐵畫》一詩中作了生動的描述:「乍看似墨潑素絹,山水人物皆空嵌。風飄秀色動蘭竹,雪催老桿撐松杉。華軒逼人有寒氣,盛暑亦欲添衣裳。最宜樺燭曉風夜,千枝萬蕊發翠岩。元明舊跡共諦視,轉覺暗淡精神減。


國子監祭酒蕪湖詩人韋謙恆對鐵畫推崇備至,在《鐵畫歌》中唱出;「獨憐奇技坐天窮,江天日暮酒錢空」。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安徽省蕪湖市的楊光輝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蕪湖鐵畫曾參加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匈牙利布達佩斯造型藝術展,並赴日本、科威特、義大利、奈及利亞、沙特、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


1959年~1960年老藝人儲炎慶和幾位弟子製作的大型鐵畫《迎客松》、《梅山水庫》和鐵書法《沁園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會堂。

蕪湖鐵畫歷經了340多年的承傳和發展,在傳統形式的尺幅小景、畫燈、屏風基礎上,又創有立體鐵畫、盆景鐵畫、瓷板鐵畫和鍍金鐵畫,形成了座屏、壁畫、書法、裝飾陳設和文化禮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個品種,以其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和魅力,在藝壇獨樹一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臉 的精彩文章:

蚌埠古民居博覽園將建「成龍島」!
安徽特產丨宿州滄海桑田七千年之 欄杆牛肉香四海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