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讓我忍不住寫下這篇手記的老兵,是什麼樣子?

讓我忍不住寫下這篇手記的老兵,是什麼樣子?

來源:老兵e家微信公眾號 作者:邵薇

老兵,是什麼樣子?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異常清晰的輪廓。

3月22日那天,我跟隨這個短片的攝製組來到盧溝橋邊一座普通的居民樓——老兵陳榮超和楊月仙夫婦的家。

我們《老兵天地》專版,曾經報道過這兩位耄耋老人(詳見《是什麼讓他們情牽一生》,刊於《解放軍報》2017年3月25日7版)。見到身著軍裝的我,他們的眼神分外親切。而望著笑意盈盈的他們,我的心也如窗外的春日般暖意融融。

對眼前的這個家,我並不陌生。許多陳設,我在編輯稿件時見過照片——客廳牆上那張他們戴著哈達、紅領巾與山區孩子們笑容燦爛的合影,陳老用作了微信的頭像;窄窄的牆邊柜上,「中華慈善獎」「先進軍隊離退休幹部」等獎盃獎牌,整整齊齊地列隊;牆壁的書法條幅上,是書法愛好者褒揚二老助學善舉的字句……可以想見,房間陳設的主題,便是他們生活的主題。

早知道這個家簡樸,但真正進到屋內你會發現,它遠比想像中更簡樸。傢具,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式樣,長木椅的把手漆皮斑駁,兩個草綠色單人沙發的布面早已褪色,坐上去,能感受到內里的彈簧已紛亂散斷。拍攝間隙,我與楊老聊著天,她說:「家裡的日常用度多是女兒操辦,我們對生活真沒那麼高要求。」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他們已先後捐建兩所希望小學、33個愛心書屋,累計捐資百萬餘元……了解了這份慷慨,便會對這樣的簡樸更添幾重敬意。

是的,對於生活如此簡樸,就是老兵的樣子。

拍攝小組請陳老說說助學的緣由。陳老說的,大致還是他上次接受採訪時的內容。他說,從軍後最深刻的一課就是,沒有人民的支持,就沒有人民軍隊的勝利;最難忘的一幕就是,身患重病的他,在群眾的照料下與死神擦肩。人民的恩情永不忘,一定要為人民做點什麼,成為他畢生的信條。「我們是人民的軍隊,這一點,和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不同」「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當這些耳熟能詳的話出自這位老兵之口,不僅有軍人的豪邁與情感的至深,更有歷史的深沉與歲月的光輝,字字直抵人心。

視頻截圖

說起這些年資助的孩子,是他們笑容最多的時候。陳老點開微信朋友圈指給我看:「這是我們資助的學生,她完成學業後又回到家鄉當老師了。」「還有這個女孩,快當媽媽了,她一定要讓我們給快出生的孩子起個名字。」接過話頭的楊老,臉上綻出幸福的表情。她告訴我們,這些孩子一直不是稱呼他們「陳爺爺楊奶奶」,而是「爺爺奶奶」,就像真正的親人和一家人。她還說:「老陳最喜歡聽到孩子們的消息,誰又來信了,誰的學習又進步了,聽了就高興,聽了病就好了一半似的……」說到這兒,他們神情中洋溢的滿足,令空氣都喜悅起來。

是的,對於人民如此赤誠,就是老兵的樣子。

和時間賽跑,和生命賽跑。交談中,能感覺到這就是當下二老最真切的心理與生活狀態。過去幾年裡,有很多時間他們都是在去往貧困山區助學的路上。我記得去年9月18日收到陳老的微信:「住院26天,做腹腔動脈手術,手術很成功。感謝白衣戰士,讓我能多為山區的孩子們做點實事。」不到一個月後的10月15日,他就和楊老啟程前往寧夏、四川、雲南的7所學校,捐書5000餘冊。聽楊老說,因為這次行程超出1個月的原本計劃,她帶的葯吃完了無法補充,造成回京後也病發入院搶救了一次。「以前我們總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如今才體會到,這個有限是多麼的有限,我們能做的太有限了,時間也太有限了……」楊老的話里,竟帶著一些愧疚。而在場的人,都沉默了。

是的,對於奉獻如此純粹,就是老兵的樣子。

那天的最後一個鏡頭,是拍攝陳老敬禮。穿上平整的軍裝,面對鏡頭,陳老軍姿挺拔、目光如炬,不像一位多病纏身的86歲老人。看他勻速抬起右臂,在接近額頭時一個有力的加速,併攏的五指穩穩落於眉前——這是我迄今見過最標準、最有力的軍禮,是劃得破空氣、聽得見聲音、看得到鐵馬冰河的軍禮!

是的,敬起軍禮如此威武,就是老兵的樣子。

老兵的樣子,會變成一面鏡子,讓我們照照自己,讓我們思考人生。

人為什麼活著?很多人想不清,很多人想不通,很多人想錯了。但老兵早就有了答案,他們用一生認真作答。

後年是雅安解放70周年,那片曾戰鬥過的土地,是他們魂牽夢縈的地方。他們說,不知道還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再重回雅安。我說:能,一定能!

致敬老兵,祝福老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尖兵代碼—注意!目標「003」出現
「滿百天」的新兵,她們有話要說……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