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留學,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憑什麼女神校要多看你一眼?

美國留學,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憑什麼女神校要多看你一眼?

筆者就讀於某二線省會城市普高國際部,現已收到包括紐約大學、北卡羅拉納大學教堂上分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東北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及德國雅各布不萊梅大學共計八份offer。其中,紐約大學給予每年2w刀的助學金,雅各布不萊梅大學給予包括5000歐榮譽獎學金在內的每年共21000歐的助學金。

跟那些取得常青藤或是top20頂尖名校的大牛們自然無法相提並論,但作為一個擁有0門AP考試成績也沒有任何海外到處飛的光鮮履歷加持的普通申請者來說,目前取得的成果還是非常滿意的。今天筆者將分享一下最最樸實無華的申請資料是如何獲得TOP30大學青睞的。

語言和標化成績

語言和標化成績應該是我相對而言可以拿的出手的了。

ACT其實單次綜合其實並不算高,但由於今年開始很多大學都對苦逼兮兮的ACT玩家網開一面,允許遞交多次成績然後系統自動拼分取綜合最高。我拼分之後成績為34,寫作10,還是相對而言比較有競爭優勢的。

事實上,這幾年標化成績在申請中的比重逐年降低。主要原因並不是說語言成績和標化考試不重要,而是取得高分的同學越來越多,導致大家都差不多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可能幾年前110+2400還是超級大牛,但幾年來110+1510已是屢見不鮮。

但作為踏入美國名校的敲門磚,語言和標化成績的重要程度依然不可小覷。正是因為peer pressure越來越大,一個較高的成績才越來越被需要。雖然高分不能保證你被錄,但沒有高分top30便與你緣分渺茫。所以衝刺名校第一步,還是要乖乖刷標化哦。

GPA

GPA其實算是申請過程中比較迷的一個部分。不像加拿大大學明確寫出對於高中GPA的最低要求,美國大學基本沒有對GPA做出明確規定,要求你必須達到多少分以上。所以對於不同的大學可能GPA的重要程度也就不同。但不管有沒有要求,校本課程還是儘可能保持較高的GPA,而且盡量三年當中使自己的成績保持平穩或有上升趨勢,退步是最最忌諱的!

我們學校學習的課程分為中方課程(普高教材)和外方教材(GAC課程)。中方課程的難度相比普高當然有大幅度減少,而GAC課程也沒有IB和ALevel那麼可怕。我的中方課程GPA 三年保持在97.4/100,外方GPA保持在3.6/4.0,在年級80多個人中位列第一。可以說是比較穩定的。

綜合來講,雖然GPA 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所佔比重依然成迷,但請大家務必保持良好的平時成績,以免因小失大。畢竟,GPA是大學招生官最能直接了解你高中三年在校學習情況的途徑:你是否是一個積極上進熱愛學習的學生?又是否是一個迎難而上英勇逆襲的學生?你是否擁有足夠的學習和應試能力來到大學接受更為高強度的訓練?這些都是招生官們渴望通過你的成績單所獲取的東西。

另外需要補充的一點是,如果高中三年里出現某次成績不慎退步幅度太大,一定要請對應科目老師在你的推薦信中註明情況,如題目難度較大等客觀條件,以證明並非個人學習狀態不佳或學習水平退步等主觀原因。

補充考試(SAT2和AP)

這裡提的補充考試即各大學官網建議提交的考試成績(SAT2和AP),當然存在一些澳洲或加拿大大學強制AP的情況,這裡我們暫且不談。

理科真的是我的致命傷。

當初決定走上出過這條道路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理科太瘸腿了(當然基礎課本知識還能應付,競賽級的簡直就是在要我的命)。就算知道理科是自己短板,還是賊心不死地報了SAT2的數學2 和化學(物理實在實在沒有勇氣),還堅持不懈地報了兩次。

不出意料,第一次數學760(雖然不比800拿到手軟的「普通中國學生」,但個人而言還是比較滿意得了哈哈),化學660。第二次想雪化學之恥,結果數學直降100分,化學降10分。

看到成績的一剎那竟不知是哭是笑。

所以在全網安利AP Cal的時候,我深思熟慮過後毅然選擇了放棄,一門心思開始學德語(這都是後話了,沒考證書也沒用在申請,全憑個人興趣學習)

寫到這裡主要是想傳遞這樣一個思想:不要從眾,因為你不是眾。

就算全天下人都告訴你SAT2數理化無敵簡單,AP無敵重要,也一定一定請量力而行。如果你主攻STEM並且本來理科就不弱,當然鼓勵參加考試拿到理想成績助力申請。

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文科生,今後的發展方向也確認不會向STEM靠攏,那這時不妨你多花些時間想想,參加這些考試的意義究竟有多少?是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明知取得不了好成績的考試上更重要,還是提前著手文書outline仔細研究學校官網的各種program打好一手文書牌更重要。大家還是自己權衡。

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高一沒有取得良好的語言和標化成績的情況下,高二的重心還是主要放在這兩項上,做活動和籌備申請為輔,精力實在充沛或者理科確實非常強而且對這些學科尤其感興趣的才建議高二時報考AP。

活動和獎項

不像各位大佬滿世界飛的各種國際榮譽和活動,我的獎項和活動全部局限在學校里。主要還是因為條件(貧窮的限制)以及時間的原因。高中三年里我從來沒有刻意花時間在做活動和參加比賽上,一是確實不想花幾萬甚至幾十萬去做一個活動放到申請里裝逼,二是語言標化文書學校的課程考試已經佔據了我絕大多的時間。

我也有同學參加什麼世界機器人大賽拿到很不錯的名次,也有去到名校參加夏校拿到教授的推薦信。這些牛逼哄哄的加成絕對是建立在優異的成績基礎上的。可就我這些同學而言,因為參加活動佔據的時間,導致他們的成績並沒有那麼出彩,以至於申請結果也並不理想。

反觀我自己,我必須承認,如果我擁有什麼機器人大賽世界一等獎,國際xx競賽金牌沖藤校應該是沒問題的,但問題就是我沒有這樣的條件。那怎麼辦呢?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在學校裡面我就任學生社團聯合會主席,就有機會去組織社團開展一些有意思的集體活動。比如回收廢舊飲料瓶啊,校內愛心演出募捐啊,組織經典文化大賽啊等等。說出來其實都是些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而且因為我個人興趣使然,並不覺得辦這些活動是一種任務或者有多大的壓力,所以就是很輕鬆的日常。

但正是在這些日常里的精心挖掘,完成了我貫穿申請始終的主文書:通過講述辦經典文化大賽的所經歷的的重重困難和阻礙,體現出個人的組織領導能力、不畏強權敢於直面權威的精神、以及迎難而上越苦越想挑戰的品質。

至於興趣愛好,我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沒有各種樂器舞蹈十級,沒有參加過大型比賽。書法練了三年也沒有拿過獎項發表過作品考過級;熱愛寫作也只是辦了一個擁有99個讀者的公眾號,沒有投稿成功出過書。儘管如此我還是把這些都一次不落地寫在了我的簡歷和文書里。我不覺得我需要把自己編得有多麼成功,因為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平淡而充實。我也希望這正是招生官們想看到的,不浮華不虛假,最真實的高中生生活。

文書

把它放在最後來寫因為實在是重中之重。像我開篇講到的那樣,在標化都同樣優秀的情況下,近年來各位招生官把注意力都往文書放了很多很多。

主文書

貫穿整個申請季的主命脈。這裡要說的是,就算你做的厲害的活動很多很多,也不要一股腦地往上堆砌,抓住一個最吸引人的細節,最好是跟別人撞不上的細節,來重點描寫,從而反映你身上的一些可貴的品質。因為這個世界太大同了,你做過的活動不管多厲害肯定也有人做過,那怎樣讓招生官覺得,誒呦不錯哦,這個孩子不太一樣,我們需要呢?就是細節。細節太重要了。細節是反映你個人真實體驗真實情感的最好的工具,細節也是幫助你跟比爾區分開的最好的途徑。所以在構思主文書之前一定要做好萬全的brainstorm再下手寫outline。高級詞句不要使用太多,記住你是一個英語非母語的高中生。

Why school

這個是很能讓學校感受到你對她的愛的一個文書。怎樣體現呢?好比你給一個女生/男生表白,怎樣最打動人呢,說一些別人不曾發現但你卻心知肚明的細節。沒錯還是細節。比如她每天早上只吃半個雞蛋剩下半個喂街頭的流浪貓的舉動很動人,你把這個描述給一個女孩子絕對可以讓她心念一動。招生官也是這樣的。你把文書寫的具體到喜歡那個學院由那個教授組織的哪個program,這個program其中的具體哪個研究方向深深贏得了你的心,招生官是非常樂於看到的。他會覺得,誒呦,這個孩子對我們學校了解的很透徹嘛,他一定很想來吧,那我就給他個機會好咯。

專業文書和其他補充文書同理,細節為王。

(可有可無的) 運氣

申請圈盛傳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在招生官收到一批申請之後,他們會先拿吹風機在桌子上隨意吹一吹,吹到地上的代表你跟我們學校無緣,便直接拒掉不予考慮。

這個故事當然有誇張的成分在,但內容還是屬實的。因為每年學校收到的申請越來越多,尤其是UC,招生官忙不過來啊,那怎麼辦:在審理標化成績之前隨機抽出來一定比例的申請材料,刪掉。UIUC就會在這部分學生的portal上說明,你的運氣有點差哦,我們不想要運氣不好的學生哦。(小編:所以各位一定不要因為被拒就妄自菲薄,招生官拒絕你的原因可能並非是你不夠優秀,而是你不夠適合這所學校,或者,他真的沒時間看你的材料)

我個人的申請經驗差不多就是這些啦。祝願准申請季的學弟學妹們能夠好好把握機會拿到女神校的offer哦。

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下自己選擇活動/考試的心路歷程,以及分享一下你是否後悔這個決定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芥末醬 的精彩文章:

強大到毫不在意別人眼光,結婚戴老公前妻戒指,不靠美貌也超能打
緊鄰東京圈N2可申的國立名校,還坐擁富士山美景?

TAG:芥末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