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青子衿 聽雨

青青子衿 聽雨

初春的雨水總是連綿不絕,像一首樂曲的末章,餘音悠長,落在地面上,落在窗戶上,落在樹梢上,也落在有些人的心上。

近日連續下了三天的雨,地面一片濕漉漉的,讓人無心出外遊玩,閑來無事,取出書架上的宋詞來翻閱,看到蔣捷的《虞美人·聽雨》,詞是這樣寫的「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詞人以聽雨來概括自己的一生,寫盡了悲歡離合,從最尋常不過的雨聲中,詞人也能聽出那麼多的情緒,落筆成詞,寫就這一名篇,著實令人驚艷。

聽雨自古便是騷人墨客的一樁雅事,雨也是寄託著古人詩情的唯美意象。李商隱寫「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該是有怎樣的詩心,才能想到留得一池枯荷,靜聽打在上面的雨聲啊,難怪平素不喜李商隱詩的林黛玉,也被這句詩所打動。陸遊寫「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春雨如絲,滴滴點點打在詩人的心頭,讓詩人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又聽到深巷傳來的賣花聲,繪盡了江南春的神魄,寫盡了詩人的滿腔愁苦。韋莊寫「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畫舫、碧水、春雨構成了一幅清新雋麗的春景圖,動人心扉......那一絲絲的雨,一聲聲的雨聲,勾起了詩人無窮無盡的詩情,給後世留下了唯美的詩篇。翻閱唐詩宋詞,其中寫到雨的比比皆是,在詩詞中走一遭,便覺連衣裳都被濡濕了。

雨原是無情物,只是聽雨的人有情,於是把這雨也染上了感情。我最喜歡的現代詩屬戴望舒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聽著雨的哀曲,邂逅一個像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整首詩充滿了唯美又幽深的意境。在戴望舒眼裡,雨是哀傷的,他徘徊在這雨巷,苦苦追尋著目標,既彷徨迷惘,又渴望著希望。雨巷的雨染上了戴望舒的情感,也多了幾分哀愁,與幽怨。

聽雨,也能聽出各種各樣的雨聲,雨打竹林的蕭蕭聲,雨打芭蕉的沙沙聲,而我如今倚窗聽雨,聽雨滴打在窗上的滴答聲,一滴、兩滴、三滴,每一滴雨滴都像跳動的精靈,在窗欞上翩翩起舞,這是初春的新雨,最是充滿朝氣。我遙想著,這場雨會落在田野里,落在樹林間,染綠了麥苗,點綠了樹梢,將綠色無止境地蔓延開去,織就屬於春天的新衣。

聽雨是一種情趣,是一種詩意,在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已經很少有人會有閑情雅緻去聽雨,相比於古人,我們缺少了一顆詩心,少了一份詩情,多了終日的奔忙與庸庸碌碌,在空閑之時,我們偶爾也應該停下腳步,懂得去聽雨。

編輯 | 楊 航

文案 | 張 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韶關學院青年文學會 的精彩文章:

青青子衿 相隨

TAG:韶關學院青年文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