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 皇帝的位置也可以白撿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 皇帝的位置也可以白撿

皇位之爭一直貫穿整個中國歷史,在集權的封建社會,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他的位置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因此歷史上不乏為了這個位置爭的頭破血流的故事,就算不太了解歷史的人,也能隨口說出幾個。今天我不講爭位的故事,反過來帶大家看看那些天上掉餡餅,白撿皇帝當的幾位大咖。什麼叫白撿?就是那些本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自己也沒爭取,機緣巧合就落在了自己頭上的。一般情況下,皇帝親族近支因為皇帝無子而繼承的不在此列。

一;新朝王莽;也許各位要說了,王莽篡漢,是搶來的皇帝,其實不然,王莽不用搶,因為西漢末年沒有任何一位姓劉的有繼承皇位的權利。用東漢史學家班固的話說叫【國統三絕】,漢哀帝和漢平帝早亡,往上追五輩都沒有直系親屬,孺子嬰也是王莽找來的,不過他只是漢宣帝孫子的孫子,也出了五服,沒有繼承權,但他已經是和皇帝一支血緣最近的了,不過這個孺子嬰是個先天的弱智兒,十幾歲了還不識數,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所以這皇位給誰成了難題。王莽從小謙卑恭順,做事公正無私,就算自己的兒子犯點錯,他也照殺不誤,平時有體恤平民,帶頭捐家產和俸祿賑災救人,朝野威望極高。在這個特殊的情況下,王莽成了帝位繼承呼聲最高的人選,於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民選皇帝誕生了。王莽這個皇帝當得,連班固都承認【亦天時,非人力之致矣。】至於王莽最後因為什麼失國,那是另一方面的問題,不在今天的討論之列。

王莽

二;獻帝劉協;他是陳留王,皇帝已經確定給了他大哥劉辨,劉協的母親王榮,受何皇后排擠,懷了劉協怕惹禍上身,吃了墮胎藥,不過藥力不足,劉協沒有流產,就這樣劉協還沒出生就躲過了第一難,劉協出生後,何皇后很生氣,毒死了他的母親,漢靈帝怕他也遭毒手,送到董太后那裡撫養。宦官之亂時和皇帝哥哥劉辨被太監劫持,半路上遇到董卓的大軍,隨行的人都被嚇壞了,皇帝劉辨渾身顫抖、口不能言,但劉協雖然小小年紀但面無懼色,與董卓對話沉穩不失禮節。於是董卓認為劉辨不是當皇帝的料,廢了少帝劉辨,改立陳留王為帝,且不管董卓出於什麼目的,劉協是天下掉餡餅,白撿了個皇帝當。雖然劉協是帝系親族近支,可劉辨活的好好的,而且劉協也沒想過皇位會落到自己頭上,可以說是天上掉餡餅,白撿了個皇帝當,雖然這個皇帝當的不太平,也不開心,那是另外一個問題,與今天我們的話題無關。權臣換皇帝,劉協不是唯一,但劉協的事最典型,所以僅舉此一例。

劉協

三;偽楚張邦昌;要說最沒有可能當皇帝的就是張邦昌,可在機緣巧合之下,他還是當了三十三天的偽楚皇帝。因為徽欽二宗不講信用,數次挖金國的牆角,被打後又出爾反爾,金國人不在信任姓趙的,攻陷北宋都城後,非要改立中原皇帝。金人對北宋的那些大臣了解有限,但張邦昌兩次入金營談判,金人對他比較熟悉,再加上張邦昌是主和派,金國人認為張邦昌當中原皇帝肯定不會在邊境問題上給金國製造麻煩,於是金人提議張邦昌當皇帝,張邦昌又是絕食又是上吊的死活不答應,金人就逼著北宋的大臣去勸進,誰不去就殺誰,如果到指定日期,還沒把張邦昌請出來當皇帝,金人就屠城,血洗開封。就這樣,張邦昌被生生逼上皇位,不過張邦昌並沒有實際做偽楚的皇帝,只是為了應付金人做做樣子,不在金國人面前從不以皇帝自居,三十三天後金人撤走,張邦昌奉元佑皇后為太后聽政,並打聽康王趙構的消息,最後把皇位送給了趙構。

張邦昌

四;宣帝劉詢;他的爺爺是漢武帝劉徹的太子劉據。劉據,衛子夫所生,巫蠱之禍中遭江充陷害,子盜父兵,最後起兵失敗,劉據和他的兒子、女兒一起被殺害,但很僥倖,劉據的孫子劉詢在丙吉的幫助下在監獄裡活了下來,後被大赦出獄,由外祖母撫養成人,離開了政治權力中心。沒想到漢昭帝劉弗陵早死,身後無子,眾人又推劉徹的另一個兒子,昌邑王劉賀為帝,不過不到一個月就被霍光等人廢掉了,就這樣機緣巧合,皇位輾轉幾次,最終落在了這個命運多舛,生下來沒幾天就進了監獄的劉詢身上。真是意外中的意外,做夢都想不到的事。絕對可以說是天下掉餡餅,白撿了個皇帝當。

劉詢

五;世宗耶律阮;他這個皇位可以也可以說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他老爹是太子,本來耶律阮是有機會當皇帝的,可是他奶奶是歷史上著名的偏心眼,他爺爺耶律阿保機死後,他的叔叔耶律德光取代了他爹繼承皇位,這還不算,他爹怕自己的皇帝弟弟迫害他,寫下「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投奔了後唐,後死於後唐。耶律德光有五個兒子,再加上他那個偏心的奶奶述律後有立他另外一個叔叔耶律李胡的心思。這樣耶律阮就不可能再有任何繼承皇位的希望了。不過事情最終出現了轉機,遼太宗在出征的時候暴病而亡,他奶奶的偏心幫了他個大忙,因為他奶奶打算立為皇帝的耶律李胡生性殘暴,眾臣不願意耶律李胡當皇帝,於是推戴跟著耶律德光出征在外的耶律阮靈前繼位,直接叫板述律太后。為此雙方大打出手,孫子和奶奶兵戎相見,隔河對峙,最後,在耶律屋質的斡旋下罷兵,述律後讓步,耶律阮的皇位得到承認。

耶律阮

六;孝宗趙昚;這位宋孝宗,乃是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因為古代有五世親盡,可以他姓的規定,趙昚已經和皇族無緣,處境和當年賣草鞋的劉備有點相似。宋太祖死後繼位的不是兒子,乃是弟弟趙光義,這樣帝系就轉到了趙光義這一支,一直到北宋滅亡都是太宗一支當皇帝。徽欽二宗失國,全家老小都被金人擄走,太宗一支只剩下趙構一個人因不在京城倖免。金人撤走後,金人所立的偽楚皇帝張邦昌把皇帝位子歸還給了趙構。真是無巧不成書,趙構唯一的兒子夭折了,趙構繼位初期政局混亂,加上金國的強大壓力,連累再受驚嚇,這哥們陽痿了,再也生不出孩子來。就這樣,本來早已遠離政治中心的太祖一支後裔從新被推到了歷史舞台上,無後的高宗趙構找來趙昚立為皇子,並在自己還年富力強的情況下傳位給了趙昚,趙構做起了太上皇。歷史上因為皇帝無後而傳位給族人的不少見,但一般都是兄弟侄子之類的近親,像趙昚這樣的超遠族繼位,歷史上絕無僅有,最關鍵的是,太宗一直人丁興旺,光是宋徽宗就有三十多個兒子,如果不是眾多的巧合事件,怎麼輪也輪不到趙昚身上,這個餡餅不但個頭大,而且可以說是拐了幾道彎砸在了趙昚頭上。

趙昚

附加一位元祐皇后;她雖然不是皇帝,但兩次執掌大宋江山,而且與慈禧不同,他是不得不垂簾聽政,這可算得上一個傳奇。元祐皇后命運多舛,本來與世無爭,老老實實的一個人,卻在權力的漩渦中幾次沉浮,經歷了立後-廢后-出家-復立-再廢-再出家-立為太后掌權-還政-再次垂簾-再次還政。元祐皇后姓孟,宋哲宗第一任皇后,當了一年皇后後被廢,出家做了女道士,哲宗死後,徽宗回復他的名號,稱為元祐皇后,一年後再度被廢,又去當了女道士,直到金人滅掉北宋,把皇族人都帶到了北國,元祐皇后因為出家,不在皇室名錄,留了下來。張邦昌不願意做偽皇帝,金人撤走後就奉元祐皇后為太后,元佑太后開始第一次垂簾。後來張邦昌把皇帝位給了趙構,元佑太后還政給趙構,不再垂簾聽政。似乎到這裡故事就結束了,但苗劉兵變再一次把她推到台前,苗傅和劉正彥逼趙構退位,傳位給只有三歲大的兒子趙旉,元佑太后不得不再次出來垂簾聽政。後來韓世忠等人前來勤王,趕走苗劉,高宗複位,元佑太后退居後宮。

元祐皇后道士裝

權利這東西,有的人爭得頭破血流也得不到,甚至為此丟掉性命,而對於有些人,是想推都推不掉,造化弄人呀!篇幅所限,僅此幾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野論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皇帝中文學藝術水平誰更高?

TAG:山野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