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貿易戰?不Care!這次我們要動美國的命根子!

貿易戰?不Care!這次我們要動美國的命根子!

友情提示,文末有福利

最近,經濟圈最熱的話題非「中美貿易戰」莫屬,一時間各種新聞鋪天蓋地地進入人們視野,眾說紛紜。不少人到現在還有些「蒙圈」。

其實,這件事起源那是相當簡單,就是「中美貿易嚴重不平衡」。

根據美國商務部2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3752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淡定了,宣布對鋼鋁徵收關稅後,隨後又在自己的推特上宣稱,「貿易戰是好事,很容易贏。」中美貿易戰就這樣爆發了。

當然,這些都是表象,中美貿易戰的實質遠遠比你們想像的大,是關於主權貨幣之爭,爭奪世界貨幣主導權

不管是提高關稅還是「301調查」,對於美國的這些貿易小動作,我們根本就不Care!轉而默默地推出了原油期貨交易,當然這招我們準備了17年之久。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國際平台、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

讓我們劃一下重點:

「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結算」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 ~

卧薪嘗膽,我們這次是要動美國的「命根子」!

以「人民幣結算」對美國以及美元的地位所造成的衝擊可不是一點半點。

最直接的打擊就是美國的絕對金融霸權瓦解。美國擁有全球金融霸權,是因為有石油美元立國,而人民幣美元將對石油美元構成壓力。

這個道理很簡單,美元是准世界貨幣,全世界都認的貨幣,而這一切與美國將貨幣貨幣錨由黃金轉移到石油身上功不可沒。石油是經濟的血液,全球石油都用美元結算會導致全球貿易更多國際貿易使用美元結算,美國就能從全球經濟增長中獲利。

其次就是,美國的石油獨家定價權沒有了

過去,產油國在美國控制的市場以外是基本沒辦法交易的,因為根本沒有美國體系外的市場存在。但是,有了上交所的原油期貨,國際原油就有了美國體系之外的另一個可以交易的原油期貨市場選擇。

如此一來,美元控制國際油價的壟斷權被打破,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對國際原油的獨家定價權沒有了。

美元世界貨幣霸主地位岌岌可危,難道美國會坐視不管?答案是否定的。縱觀歷史,21世紀初,美元石油的地位就曾經被歐元「威脅」過,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發動伊拉克戰爭

這個故事要從2001年美國「9·11」事件開始講起。

眾所周知,戰爭是毀滅財富的最佳手段,戰爭也是創造財富的重要手段,沒有戰爭的地方一定是資本的避風港。美國本土自南北戰爭之後從未被戰火洗禮,即使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如此,這就是為什麼全世界資本都湧入美國的原因。

2001年9月11日,這個神話被打破了。當日,美國紐約、華盛頓等城市遭受恐怖襲擊,雙子樓轟然倒塌,美國本土無戰事的神話被終結。這是一場悲劇,也是美國經濟的悲劇,從此美國不再是資本安全的避風港。

GIF

「9?11」事件之後,沙烏地阿拉伯的投資人率先從美國銀行撤出2000億美元資金,緊隨其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官員暗示「要把石油定價從美元轉為歐元」。

2002年初開始,國際資本從美國大規模流出,歐洲大陸是最重要的出逃方向。這也難怪,放眼全球,除了美國就是歐洲大陸的安全係數最高。

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馬上反映到國際金融市場,歐元立即進入了一波長時間的升值通道,源源不斷的資本流入促使歐元進一步升值,「9?11」之後的數月歐元兌美元匯率升值在10%以上,匯率創自歐元誕生以來的新高。

歐元作為一種新生的世界貨幣,馬上就要與美元一爭雌雄了。

很多人大概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欠債最多的國家。靠資本項目流入彌補經常項目流出,通俗說就是靠吸收海外投資彌補國內消費,一旦資本流出趨勢不可逆轉,美國與東南亞沒什麼區別。

但是,由於美國的經濟總量大、偏高的債務總額和整體居民槓桿率,危機一旦觸發,美國乃至全球都將面臨比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更可怕的後果。

當時,美國國內一片看空之聲,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 Stephen Roach)表示,預計2003年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將進一步擴大至GDP的60%,美元貶值已是大勢所趨且不可逆轉。羅奇認為,未來幾年美國國內資本將持續向國外流出,美元貶值幅度最低為15% 以上種種,無論哪種情況都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渡河未濟,擊其中流!

現在歐元還沒真正站穩腳跟,尤其歐洲大陸還沒正式實現一體化,趁著歐元未成氣候,美國準備好了王牌——伊拉克戰爭

當然,這場蓄謀已久的伊拉克戰爭第一目標不是打擊歐元,由於美國全球戰略各方面是相互聯繫的,且這場戰爭與美國近來維護美元霸權的基本思路相吻合,伊拉克戰爭確實在客觀上對維持美元的國際地位產生了深遠影響。

為什麼對伊拉克發動戰爭?

除了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石油因素,我想以下這件事極有可能是埋下了引線:伊拉克在2000年擅自宣布廢除國內美元兌石油的定價,改用歐元作為出口計價單位。美元之所以成為世界貨幣,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美元是石油的唯一通行計價貨幣。

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也就是美國所謂新世紀「先發制人」的國家安全新戰略。

對金融市場來說,導彈與航母同樣是最有效的武器!

戰端一開,從3月24日開始,倫敦石油交易所、布蘭特原油期貨交易所和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5月原油期貨陡然暴漲,其中,紐約原油期貨收高6.5% 字對美國來說,這場戰爭最得意的事兒就是,伊拉克很快舉起了白旗,薩達姆被美軍擊斃。何況,戰端肇始歐元一路狂跌,也歐不會有產油國用歐元定價了。

全球只有石油美元,沒有石油歐元,美元重新奪回石油標價權。

也當時,美國《紐約時報》指出:對於美國就而言,原油價格每桶1萬美元也無所謂,只要是用美元結算就行;但假如石油期貨有一半是用歐元結算,美國的麻煩就大了,這才是控制伊拉克的真正目的

對美國來說,這場戰爭特別得意的事兒就是,資本不會再流向歐洲大陸了。伊拉克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創始國之也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這場戰爭似乎向世界宣告,只有美國才是最安全的資本避風港,只有美國本土才能庇護財產代代傳承。

對美國來說,這場戰爭很得意的事兒就是,順便打擊了歐洲經濟。儘管法國、德國還在聯合國安理會階段的時候就強烈反對美國對伊拉克動武,但反對無效。戰爭爆發後法、德不得不在國際政治經濟舞台上選擇站在美國一邊,畢竟它們還要靠北約的勢力一同對抗假想中的敵人。

2003年二季度歐盟經濟糟糕至極,增長率僅為0.6%。受戰爭影響,歐洲大陸的旅遊業、航運業、航空業、製造業等行業指數均開始下探。更嚴重的是,伊拉克每年石油產量240萬噸,其中200萬噸用於出口歐洲。

此後,石油的價格不再僅僅受控於石油輸出國,美元也有發言權,尤其對歐洲大陸的石油價格。關於這場戰爭,以金融圈人物的點評結尾。當時,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曾這樣公開評論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主要是為了石油」。

不得不說,伊拉克戰爭真是一場漂亮「石油定價權」爭奪戰。如今上交所以「人民幣結算」的原油期貨正式上線,增長勢頭喜人,這意味著美元將不再是石油交易時唯一指定貨幣,美元的霸主地位也將遭到來自人民幣的挑戰。

看到現在歐洲各國歐債纏身、歐元一蹶不振。可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細思恐極,想一想去年的韓國部署薩德、朴槿惠被抓、魂斷馬來西亞機場……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有時候,不相信「陰謀論」都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說經語 的精彩文章:

TAG:世說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