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秋生 尋父記

黃秋生 尋父記

據BBC報道,多年來,香港演員黃秋生一直在尋找他的英國父親。如今他表示,BBC早前對他的報導播出後,他找到了在澳大利亞那個此前並不知道他存在的英國家庭。

3月的香港,黃秋生與兩個身形高大、滿頭銀髮的老人進行了一場他們此前從未想過會發生的聚會。與黃秋生談笑的是兩個74歲的英國人,他的兩個異母兄弟——在上星期之前,他們與這個英文名叫安東尼(Anthony)的香港著名演員從未謀面。

「Amazing(神奇)」、「Impossible(不可能)」、「miracle(奇蹟)」,是56歲的黃秋生談及對這件事的感受時用到的三個英文單詞。四屆香港金像獎得主仍然未敢相信,這件事在他的人生里真實地發生了。

- - - - - - - - - - - - - - - - - - -

原來,黃秋生已經坎坷尋父45年。

「黃秋生尋親成功」的新聞讓不少人驚訝,看似瀟洒不羈的他竟有一段如此凄慘的童年。

黃秋生1962年出生於香港,母親黃尊儀是女傭,父親則是當時英國派駐香港的港英政府高官。在他四歲那年,父親離開了他和母親,帶著自己英國的家庭移居澳大利亞。此後,父子二人通過書信往來,但黃秋生12歲那年起便再也沒有收到澳洲的回信,父親自此杳無音訊。

直到今年春天,56歲的黃秋生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奇蹟般地找到了父親在澳洲的家人,與自己同父異母的雙胞胎哥哥相認。

原來,父親費德烈.威廉.佩里曾是一名皇家空軍的飛行員,曾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不列顛空戰。

1955年,費德烈帶著妻子、女兒,以及雙胞胎兒子來到香港,在港英政府後勤辦公室工作。幾年後,一家人返回了英國,而後費德烈又再次隻身一人回到了香港。

雙胞胎哥哥一家對於黃秋生的存在一無所知,父親生前從來沒有透露過半句。他們說,或許就是那次父親獨自回到香港之後,遇到了黃秋生的母親。

與相認時的溫馨畫面不同,四歲遭父親拋棄的黃秋生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十分困窘,在灣仔地區搬來搬去。

後來為了生活,黃媽媽再婚,但黃秋生與繼父的關係並不好。繼父有很多子女,和他同桌吃飯也並無一句交談,兩人的關係隔著很遠,這讓他一直覺得自己是沒有人要的「垃圾」。

早前接受陳志雲採訪時他曾表示,雖然關係不好,但「感激他照顧母親,出錢給她做手術。」而提到親生父親時,他用了一個詞來形容——「很壞」

「我9歲的時候,因小腸氣入院,媽媽打電話給他,他說,香港付錢(付電話費)他才接聽電話,很壞。」

畢竟父親給予的這張混血面孔和他的離開,讓黃秋生吃了不少苦。經常在港片中飾演變態、色情狂、黑社會的他,童年卻是被周遭人一齊欺負的對象,甚至還在大街上遭過一次性侵,「被一個男人摸了一輪」。

「當年香港的混血兒其實都很艱難。小時候家裡窮,一直都是在中國學校讀書,加上我這種長相更是總被人欺負。就跟個怪物一樣,被別人指著罵『番鬼仔』。感覺自己變成中不中、英不英的,我在香港的生長環境,其實是在夾縫中間。」

因為母親無暇照顧,黃秋生六歲就去讀寄宿學校,後來又去了一間特殊學校——則仁中心學校,這個學校裡面有犯過事的少年,有家庭問題的學生,當年14歲的他已經學會用打架來保護自己。

之後黃秋生入讀香港亞洲電視演員訓練班而出道,與如今的混血演員不同,當年的他加入電視台一直沒有什麼角色可演。

「當時我演的全都是『番邦外國人』。」但是從小受中華教育、在華人區長大的他,拋開面容,其實是一個徹徹底底的中國人。「所以很多時候,我在身份認同方面感到非常困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在思考一件事:我是誰?

黃秋生的第一部電影《花街時代》(1985),飾演花花公子Jimmy

1997香港回歸那年,黃秋生曾經去英國進修學習,順便「尋根」,他想找找看自己到底是誰。直到最後他才發現自己終於想通了,「我不就是混血兒,喜歡吃牛排也喜歡喝湯,不需要去哪裡找。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或許就是在「找尋自我」的過程中,黃秋生愛上了搖滾樂。

1994年年底,當時魔岩唱片旗下的內地歌手和樂隊,包括唐朝樂隊、張楚、竇唯、何勇等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了兩天搖滾中國樂勢力的演唱會,黃秋生便是場下的歌迷之一。

之後一度有媒體報道稱,黃秋生當時在場下一時激動撕掉了上衣。多年後他在微博澄清「只是站著聽音樂」。

1995年,黃秋生髮行了自己第一張搖滾專輯《支離疏》,獲得了當年「叱咤樂壇生力軍男歌手金獎」。

專輯裡有一首歌叫《冥想》,開頭第一句便唱到:無聊在冥想,我會是怎樣。

頒獎典禮上的黃秋生

後來的幾張專輯並不賣座,但黃秋生也只是把它當做自己的愛好,過過癮罷了。2015年太極樂隊在香港紅館開唱時,黃秋生作為嘉賓助陣,在台上自彈自唱了一曲他很喜歡的《花房姑娘》。低沉如崔健的嗓音,沒有一點兒「港普」的味道。

說起來也有些反轉,熱愛搖滾的黃秋生內心還住著一個文藝青年,閑暇時喜歡吟詩頌詞。

他說自己最喜歡的詩人是李白,因為他自由,至少他的詩是這樣的。他喜歡用廣東話吟誦李白的詩,他說廣東話就是古時的音調,念起來非常好聽。

他還喜歡毛澤東的詩,經常在公開場合表達出對這位領袖的崇拜。2005年他去台灣宣傳電影《頭文字D》,在《康熙來了》的錄製現場突然背誦了一段《沁園春.雪》,讓蔡康永一時都有些懵了。

他給自己取了一個很長的微博名,叫「黃秋生字小草號遠志又名黃老邪」,和古代文人墨客一樣,有字也有號。

他直言不怕香港的狗仔,因為自己出門通常就是去書店,狗仔也沒得拍。

但是這樣溫文儒雅的他,又是第一個憑藉飾演變態三級片奪得影帝的香港演員。

1993年他在電影《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里飾演變態殺人犯,此番精彩絕倫、神形兼備的變態演出讓人至今心驚膽寒,助他贏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真正開啟了自己的成名之路。

1998年黃秋生在《野獸刑警》中飾演一位腳踏兩條船的邊緣警察,表現再次獲得獎項肯定,在香港金像獎上再次封帝,同時獲得第3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2003年黃秋生在《無間道》里飾演性格正直的警官,「梁朝偉」的上司,擺脫了過去「變態佬」的影子,同時再次以精湛的演技贏得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等獎項。

然而在香港記者的筆下,他被常提及的並不是這些獎項和演技,而是「暴脾氣」。

港媒曾接連報道,黃秋生直言「元華元秋演技差」、對一起合作的林嘉欣「開黃腔」、「指責」鄭裕玲和蔡康永的主持……

其實這些都是港媒從他的回答里斷章取義的「假新聞」,子虛烏有。

但他確實是一個直言不諱、易怒的人,就像早年接受採訪時他曾長吁短嘆地自嘲道,自己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電影,且「超級地值回票價」:「單親家庭,被父親遺棄,以父親為恥。中英混血然後家裡好窮,哇,好精彩呀,我就差是個同性戀,就完美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尋親成功,黃秋生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接連用「不可思議」、「不可能」、「奇蹟」三個詞形容自己的心情,沒有仇恨,只有感激。他說:

或許就像那些「假新聞」一樣,他的心裡也一直沒有真正恨過這個父親。

本文轉自@娛樂日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港電影 的精彩文章:

17年了!楊千樺攜金牌編劇重返TVB!
沒想到!殺入情人節檔的,居然是劉德華和鄭秀文!

TAG:香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