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英絲綢之路遺產保護研討會在英國牛津大學舉行

中英絲綢之路遺產保護研討會在英國牛津大學舉行

2018年3月14日至22日,應英國牛津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he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Oxford)院長Heather A Viles教授的邀請,我院保護研究所郭青林研究館員、於宗仁、裴強強、武發思、楊善龍副研究館員,以及我院長期合作夥伴蘭州大學的諶文武教授、張景科副教授,西北大學的孫滿利教授赴英國牛津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研討及合作研究交流。

敦煌研究院與牛津大學自2015年就已展開合作,在2016年「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上」,雙方簽署了《合作開展中國西北地區土遺址保護研究協議》。該項目獲得英國皇家學會(國際交流計劃基金—2015/R3)資助,實施周期為2年;主要目的是為中國西北地區土遺址保護研發新方法,促進中英研究人員交流保護經驗。

此次研討會包括主旨發言、議題討論、問卷調查等多個環節,中英雙方代表首先就各自在岩土質文物保護研究中取得的進展和成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研討議題包括絲綢之路沿線砂岩和土遺址保存及保護中面臨的主要挑戰、應對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所面臨的挑戰需優先開展那些工作、中英雙方合作應對挑戰的建議和意見等幾個方面;研討以分組討論、小組意見匯總、代表發言、和匿名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展開,廣泛匯總了不同學術背景和專業人員的觀點,並以圖表統計的形式進行總結。通過對絲綢之路遺址保護中存在的問題的廣泛研討,雙方進一步就相關問題及其應對措施進行了商討,並達成了多方面的共識,全面深入的的交流使得此次研討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討會期間,參會代表們考察了多家實驗室及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室。在牛津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實驗室與實驗室管理人員及正在進行研究的博士生進行交流,就攜帶型設備微波測濕儀、高密度電法儀、攜帶型探地雷達、超聲波檢測儀以及部分室內試驗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進行了討論交流,了解室內及野外試驗設計思路,並對我方相關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

在英國盧瑟福.阿普爾頓科學和技術設施理事會實驗室(Rutherford Appleton Laboratory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ilities Council),了解了散裂中子源試驗設備的建造規模和應用範圍,實驗室研究的前沿成果,以及相關設備在考古和文物保護研究中的應用,尤其是在文物材質和結構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通過參觀牛津大學考古學實驗室,了解了考古樣品製備流程、現代分析儀器設備在科技考古中的應用及後期數據解析與處理等,並就基於牛津校正體系Oxcal在莫高窟早期三窟的年代研究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在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保護部主任的帶領下,參觀了文物修復實驗室,了解了文物現狀調查流程、實驗室常用設備、文物運輸和保護修復的方法,就博物館環境溫度、相對濕度控制及預防性保護工作進行討論,並與現場文物修復專家進行了交流。

研討會結束後,中英雙方就結項報告撰寫、後期合作項目申報、以及該學院博士生在中國開展工作的下一步研究計划進行商討。雙方一致表示有必要繼續開展深入合作,以共同解決絲綢之路沿線和中英岩土質文物保護中面臨的難題和挑戰。

通過此次研討交流,不僅明確了絲綢之路遺產保護中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同時開闊了團組人員的國際視野,發現了雙方的優勢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並為增進雙方了解和未來開展更多的科研合作交流夯實了基礎。

研討會現場情況

研討會全體成員

參觀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

與牛津大學考古專家交流

考察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保護修復部

與牛津大學探討下一步合作和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解放軍上士謝絕外軍好意 克服戈壁灘風沙奪金
堅定文化自信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