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濕氣竟是「三高」的罪魁禍首?雞湯里加一物,營養美味,祛濕降壓

濕氣竟是「三高」的罪魁禍首?雞湯里加一物,營養美味,祛濕降壓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趙秉德教授

中醫古諺說:千寒易除,一濕難祛。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傳統上,中醫視濕氣為大敵,將其稱為「萬惡之邪」。

濕氣的之所以被稱為「萬惡之邪」就是因為它從來不分季節,不分體質,趁機而入。現代人的亞健康狀態就是濕氣惹的禍,祛濕刻不容緩!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濕氣吧!

我們怎麼看出身上有濕氣?

1、工作時腦袋好像不大靈活,容易睏倦?

2、常常有胸悶的感覺,想要常舒一口氣才舒服?

3、早晨起來照鏡子,總是發現眼皮水腫,有眼袋?

4、飲食跟作息並沒有太多變化,但是卻感覺自己體重明顯增加,有虛胖嫌疑?

5、吃飯時沒有飢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

6、吃飯的時候,總感覺有種隱隱的噁心感,吃下去的東西好像往上頂?

7、排便變得不正常,大便常常稀爛不成形,而且總有種排不盡的感覺?

8、關節僵硬、懶得動彈,起床時覺得渾身酸痛?

如果上述癥狀你有2到3點符合的話,很不幸的告訴你,你已經跨入了「濕人」的行列了!

濕氣對人的傷害沒有看起來的這麼簡單,中醫臨床表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脂肪肝等也是因為濕氣內阻,氣血失調、紊亂所致。對於濕氣,我們必須重視起來,祛濕刻不容緩!

三碗雞湯,健脾祛濕還美白

1、赤小豆煲雞

材料:赤小豆、母雞、鹽。

做法:取赤小豆90克,去毛及內髒的母雞1隻,將赤小豆放入雞腹內,用竹籤將雞腹切口閉合,加入適量的水煲湯,食用時加入適量的食鹽及調味品,食肉喝湯。

功效:有補中益氣、健脾利濕、利尿消腫的功效,對春季四肢浮腫、手腳沉重及腰部有重墜不適感等癥狀有效。

2、桑枝鮮雞湯

材料:冬桑枝40克、光雞1隻、生薑3片。

做法:桑枝洗凈稍浸泡;光雞洗凈去內臟及尾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大火煲沸後改小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至4人。

功效:氣味略帶中藥材的清香而鮮美清潤,具益精髓、祛風濕、行水氣等功效。

3、扁豆眉豆雞腳湯

材料:新鮮雞腳6隻、腱肉1塊、扁豆30克、眉豆50克、蜜棗2個、清水10碗,生薑1塊

做法:雞腳剁去指甲,斬成兩段,在豬腱肉上划上幾刀,生薑切片;把雞腳、豬腱肉、薑片放進鍋里,加入沒過材料的水,煮開後撈出沖洗乾淨浮沫,薑片丟棄不要;扁豆、眉豆淘洗乾淨,蜜棗沖洗一下;全部材料放進湯鍋,加入大約10碗清水;大火開後,轉小火煲2個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祛濕美容。

濕氣嚴重者的最佳選擇

上述方法對濕氣有一定的抑制和預防作用,但想要完全根治,火候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對於濕氣嚴重者來說,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慢慢調理,這時候建議對症下藥,選擇最有效的中藥膏滋來治療。

「膏滋」又稱膏方,是中藥劑型的一種。孫思邈稱其為「三斤藥材一兩膏,調補結合百病消」,不僅闡釋出膏滋熬制之精細,更指明其兼具治療、滋補之功效,「以補調治乃為上上之選」。但由於選材名貴,炮製複雜,歷朝歷代,膏滋都是王公貴族的專享品。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肖,淑,之,夫,陽,清濕飲》是中原地區肖氏家族世代相傳的良方,距今已經有200餘年了。此膏方經過八繁之功,按照200年相傳的古法炮製,12小時浸漬,3道提取,4次濃縮,48小時化膠,武火3次熬,文火收成膏,經過選、制、洗、泡、煎、秘、濾、收等8道繁瑣工序,大約需要7天左右時間,最後使得藥材經過64倍濃縮,以蜂蜜收膏製作而成,比普通茶飲更易吸收,效果也更好,可以起到健脾利濕,消腫解毒的功效。膏方濃縮精華,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中醫調補理論,春夏補陽,秋冬養陰,四季皆宜,滴滴珍貴。

臨床數據顯示一般使用一周左右,就會有明顯感覺,排便順暢,失眠得到改善,口臭也得到緩解,傳承數百年來深受患者的喜愛和業內專家同仁的認可與支持,現已在國家食葯監局備案,國內人群足不出戶就能收到,但對於國外患者來說,郵寄有些困難。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被濕氣困擾?

1、戒煙酒

吸煙喝酒是加重「濕毒」的重要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煙酒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2、睡足覺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容易脾虛,進而引起水濕停滯。最好每天晚上11點之前上床睡覺,保證6~8小時睡眠。

3、吃清淡

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併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和濕氣。最好堅持適量、均衡飲食。

4、少沾涼

中醫認為,過多食用冰激凌、涼性蔬果等生冷食物,會影響腸胃功能,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涼品」要限量,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此外,「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做法,很容易讓濕邪侵入身體,特別是在季節變換時。切記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別太涼,洗頭後要及時吹乾等。

5、多運動

越是不動,體內堆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春天回潮濕氣重 祛濕要多喝4種湯
「濕氣不除百病生」體內有沒有濕氣,臉上的信號會告訴你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