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視野之茶文化的由來

新視野之茶文化的由來

關於茶民間還有俗語「當家不離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的地位之重。

關於它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

一說是神農為給百姓治病,遍嘗百草,在煮水時一陣風吹過,茶葉偶然落入鍋中,神農飲後發現其口感清爽,並具有一定藥效,於是便將茶葉作為治病飲料向百姓推廣。

還有一說是神農嘗百草,食入金綠色滾山珠倒在茶樹下,有露水自茶葉流入神農口中解了毒,從此茶葉便被人所運用。

至於「茶」字的來源,也和神農氏有關。傳說神農氏長著一個玻璃一樣透明的肚子,但凡吃進肚子里的食物他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夠知道這種食物對於身體的利弊,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黃綠色的水之後,看見這種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處,把腸胃擦洗得乾乾淨淨。於是他就把這種植物叫做「查」,後來就慢慢演變成現在的「茶」。

茶俗作為一種重要的茶事活動,始終貫穿於人們的生活之中。但是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因此飲茶的習俗也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

漢族

漢族飲茶方式雖然有別,但是大多推崇清飲,保持茶的純粹,感受茶的原本滋味。

清飲也使得喝茶者能夠最大程度地感受來自茶葉的清香,而小口啜飲則能讓他細細體會茶水繞過舌尖,流向腸胃的滑行軌跡。一次喝茶就像是進行了一次口腔的探索,沁人心脾的同時也不失趣味。

白族

白族有「三道茶」的習俗。

第一道「苦茶」,製作時先將一隻小砂罐置於文火上炙烤,待罐變熱後放入適量茶葉,轉動砂罐,使茶葉受熱均勻顏色變黃,再注入沸水沖泡。這種茶聞起來焦香撲鼻,喝起來卻滋味苦澀。寓意做人要能吃苦,在人生的道路上歷經磨難才能成就大業。

第二道「甜茶」,喝完第一道茶後,客人在茶盅中放入少許紅糖、薑片,這樣沏成的茶甜中帶香,寓意「苦盡甘來」。

第三道稱「回味茶」,煮茶方式跟之前一樣,就是將原料換成適量蜂蜜、炒米花、若干花椒一小撮核桃仁,飲的時候需一邊晃動茶盅一邊喝下,喝起來酸甜苦辣的滋味都有,寓意「凡事多回顧」。

滇西

在滇西還有離婚茶一說,誰先提出離婚由誰負責擺茶席,請親朋好友圍坐,長輩會泡好一壺「春尖」茶,遞給即將離婚的男女雙方。如果男女雙方只是象徵性地品味一下,證明婚姻生活還有餘地,可以在長輩的勸導下重新和好,如果雙方喝的乾脆,就說明繼續一起生活下去基本沒希望。

茶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來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

主要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茶葉的好壞自然是受到氣候、地理環境以及操作等影響而決定的。

而茶水與茶具的選擇,陸羽在《茶經》中是這樣說的,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泡茶的器皿,陶器上、瓷器次、其他下之論。

GIF

GIF

中國人飲茶,尤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品茶一般遵循的原則是:「觀其形、聞其香、賞其舞、品其味」。

詩人中白居易算的上是個品茶行家,寫了將近六十多首關於茶的詩詞。而且他特別講究喝新茶,認為「一年茶,二年草,三年柴」,還留下「深爐敲火炙新茶」、「茶新碾玉塵」等佳句。他到摯友元稹家吟詩,喝雪水煎的茶,感嘆「城中展眉處,只是有元家」。他的妻舅楊慕巢新授東川節度史,白居易以詩相賀,詩尾不忘索取好茶:「可能空寄蜀茶來?」 楊慕巢果然給他寄了茶葉和衣服,白居易以詩相謝:「年年衰老交遊少,處處蕭條書信稀。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斷寄秋衣」。

當然茶道中的門道特別多,也特別複雜,喝茶,一個人時有心就行;兩個人一起時,只要人對就行。正如林清玄的那句話:「茶的真滋味,禪的真境界,唯有平常心乃能知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每逢佳節胖三斤,喝自製減肥茶,和肥肉說拜拜!
你若發現茶葉中有農殘,喝還是不喝?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