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找北京最具蕙質女匠人

尋找北京最具蕙質女匠人

工業化時代,生活節奏加快,人人爭先恐後,腳步也變得紛亂。

可是,不管這個世界再怎麼嘈雜,有一些人的內心始終都是寧靜的。在她們的字典里,彷彿沒有「快」這個字,她們心無旁騖,一生專註做好一件事,以自己的手藝來應對這個浮躁的社會。

我們此次聚焦了七位慢慢打磨自己技藝的女性。這些女性年紀大的接近七旬,年紀小的剛剛處在而立之年,不同年紀的她們因為堅守著一份手藝都有一顆安靜的心,她們在這樣一個嘈雜的世界裡找到了內心的恬適,也實現了內心的尊重……

一針一線縫製玲瓏枕

一針一線,63歲的馬曉明縫製玲瓏枕已經有20年了。20年來,她已經愛上了這個手藝;20年來,她和愛人許崇有堅守著這個家傳的手藝。家人總想讓她休息,馬曉明總不願休息,她說對於自己每天都是幹活的日子,都是和玲瓏枕親近的日子。

馬曉明愛穿中式服裝,外表看起來也是溫文爾雅,不過骨子裡有一股韌勁兒。39年前嫁到許家,馬曉明就知道丈夫家有一門祖傳的手藝——製作玲瓏枕,這玲瓏枕手藝是從宮中傳出來的,傳到愛人許崇有是到了第四代。20年前,馬曉明和丈夫開始正兒八經地製作玲瓏枕,「此前只是自己在家隨便做做,後來我倆想,這是傳統文化,我們要堅持下去,就著手製作。」

回想起自己製作的第一個玲瓏枕,馬曉明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剛開始不敢做複雜的,就做一個單排眼的,我還記得是黑布面紅心的,畢竟那時候沒有那麼多顏色的布料可以選,做完之後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一和家裡人做的對比,馬曉明當時就不好意思起來,她直說,「那時候做的婆婆也看不上,丈夫也看不上。」有股韌勁的馬曉明就挑燈夜戰,自己研究起來,「我就琢磨怎麼能讓玲瓏枕美起來,那時候我還在大1路做售票員,下了班之後就趕緊做,做了之後就讓婆婆給指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馬曉明製作玲瓏枕已經爐火純青。她和愛人許崇有有分工、有合作,兩人創意、設計、配色有商有量。許崇有負責把布料剪裁備好,而縫製一般就由妻子完成。由於家裡的玲瓏枕都是純手工製作,耗時長,費工夫,縫製一個最快也要三天的時間,「現在算快的了,以前縫一個要一個禮拜的時間,現在我琢磨出來了,每行縫針在27針至30針之間,稀的話裡面的苦蕎殼會出來,密的話會有小疙瘩,枕起來不是很舒服。」

時代在前行,馬曉明仍然堅持手工縫製,「我們這是老手藝,就得靜心地去縫,這和工廠做的絕對不一樣。」另外有人建議馬曉明可以創新,她說這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樣式,該什麼樣就什麼樣,「形狀、尺寸我們都沒有動過,唯一可以改的就是面料和顏色以及上面的紋飾。」如今縫製玲瓏枕用的也多是上好的面料,有雲錦、織錦緞等,「雲錦一米就要2800塊錢,容不得半點浪費。」這兩年馬曉明和愛人有一個得意之作就是二十四節氣枕——將二十四節氣用小篆的字體綉在枕上。

現在馬曉明和丈夫許崇有不僅製作玲瓏枕,還經常到社區和學校去推廣玲瓏枕,「居民和學生都特別喜歡,我們也希望有人能來學這門手藝。」這個三八節,馬曉明就和丈夫到一所學校給學生們展示玲瓏枕,「看得出孩子們還是很喜歡傳統文化的。」

GO提示

馬曉明一家已經從後海搬到石景山魯谷路公共汽車六廠宿舍3號樓4單元501,如有願意購買玲瓏枕的可以到那裡找他們,也可以撥打許崇有的電話13716661911。老兩口說,希望以後可以開一個小網店,因為現在有一些網店銷售的工廠版玲瓏枕冒充他們手工製作的玲瓏枕。

(於建)

妙手製作中國風衍紙畫

彩虹一樣的紙條在指尖卷裹,形成五彩繽紛的花瓣,不一會兒,一朵朵立體的小花便在紙上綻放開來,這種有關捲紙的藝術稱為衍紙。

「衍紙畫是舶來品,但我也能做出自己的風格來。」顧小玲本是剪紙巧娘,從出版社退休後,撿起自己的手藝,專職教人家做手工。她是出了名的心靈手巧,剪紙、刺繡、中國結、布藝、珠編,沒有不會做的。2008年顧小玲開始接觸衍紙畫,並結合先前的油畫專業功底,從零學習圖片編輯軟體,自己設計、製作,「我現在看啥都覺得很有興趣,也會琢磨,跟隨時尚,流行啥就設計啥,再結合我的設計,就能創造出更多不同類型的作品。」

在方庄民間藝術館裡擺放著顧小玲的作品:白孔雀。兩隻羽毛華美的白孔雀卧在萬枝丹彩中,頗有李白詩中「雲想衣裳花想容」的雅緻。「孔雀的眼睛用的是緊卷,旁邊是松卷。」顧小玲介紹道,構成孔雀的美麗線條全憑紙卷,有水滴狀、圓形、方形、三角形,都是手工捏出來的。只見白色的紙卷在孔雀背上綻放,中間貼著珍珠;羽毛邊緣要用到剪紙的功夫,剪出流蘇來,狗牙型的毛刺顯得羽毛逼真且有一種毛茸茸的感覺

去年,顧小玲受邀前往埃及參加一項文化活動,活動特意為她設立了一個展區。DIY衍紙畫,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每個前來製作衍紙畫的人,顧小玲都送他一個自己製作的手串,不到半天時間,顧小玲發現,300多個手鏈贈送而空。顧小玲帶他們做的是京劇臉譜,外國友人對這個融入中國元素的手工非常感興趣。第二天,她便受到邀請現場製作埃及豔后衍紙畫、中國臉譜衍紙畫等。此次埃及行,顧小玲全部二十幾幅作品或留在了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或贈予其他機構,她沒想到這個舶來品披上中國風格以後居然這麼受歡迎。

顧小玲除了把中國文化傳到五洲,還惦記著「自家的娃娃」。在一名街道辦事處主任的引薦下,她的衍紙畫手藝進了中小學課堂,一周至少要跑三個學校,此外還有一些社區安排的課程。孩子們在驚喜之餘體會到了創作的樂趣。如今,退休14年的顧小玲繼續探索著民間藝術門類,妙手生花,樂此不疲。

GO提示

衍紙畫的製作材料和工具都相當自由。在紙條選擇上,除了市面上常見的七彩紙外,還有專用的金邊紙,甚至可以將家中的禮品包裝紙等裁成條形來創作。製作工具也沒有特定的限制,除了職業衍紙畫創作者使用的專用工具外,初學者用牙籤、毛線針等家庭常見的物品就可完成捲紙工作。

(曲經緯)

堆疊綉為國貨添彩

「我覺得我們做針繡的是一群把生命奉獻給板凳的人。」金鑫用電台講故事般的節奏,把她的堆疊綉手藝、經歷和心得向我娓娓道來,這一說就是一個多小時。

1988年出生的金鑫,在朋友圈曬出的照片還是個風華正茂的姑娘,單從相貌上很難想像,她已經是一位擁有20多年經驗的老針綉師了。由於家族世代精於針繡的原因,金鑫從6歲起就開始上手這門技能,「我媽媽說,在我一兩歲的時候,只要給我一根線,我就會坐在角落裡翻來覆去地捋那根線,大人都不用多費心思看我,這雖然不能算到我的針綉生涯里,但或許提前表露了我對這一行的熱愛吧。」金鑫微微一笑。

繁花似錦,線條明艷,秀麗典雅;玫紅花蕊與粉白花瓣層次分明,凹凸有致。第一此誤打誤撞點進金鑫的微博,我就被這位陌生姑娘發表的作品所吸引。為什麼她的作品都這麼有立體感?金鑫向我解答了這個疑惑——原來,金鑫家傳的技藝,是漢代針綉法中的一種,名為堆疊綉。為了追求實用美學,金鑫一次用1根針穿4根線,甚至8根線來做針綉,這就是作品極富立體感的原因。

做一幅作品要多長時間呢?金鑫說:「一個薔薇圖案的製作流程,根據線的不同,所用時長也不一樣。」她常常是4個小時不吃飯、不喝水,來完成一幅作品,「這是一種基本要求,很多針綉師都是這樣,我們要一次把線條進行到底,如果中途離開很久,靈感就『斷線』了。」比耐心更重要的,是平和的心態。「比如,在這四個小時中,如果做到第三個半小時了,思緒不專註了,有一針拉得特別緊,那麼作品也就皺了,只能前功盡棄。」其實,單從金鑫的斷句和語調中,也能判斷出她謹慎穩重的性格。

「有些人認為,國貨設計很刻板,買一個鑲嵌著針綉圖案的包或鏡子,好像不那麼時尚,其實不然。我們的文化是有溫度的,應該傳播給更多的人,就像元宵節時,大家看到中國傳統燈籠亮在家門口或陽台上,就覺得心裡暖暖的,國貨很有趣,很珍貴,它需要被裝點和愛護。」金鑫的字裡行間,都是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熱愛。

GO提示

如今,金鑫已經在雲南的滇創季官產業園投放了自己設計的產品,供遊客選購。一個帶有金鑫針繡的摺疊鏡,賣398元。在淘寶上也能欣賞到她的作品,她的淘寶小鋪子叫「手時手事」。

(殷呈悅)

把千年石窟壁畫雕在葫蘆上

葫蘆,「福祿」,在傳統文化中,普通的葫蘆被賦予了吉祥、圓滿的寓意。石窟壁畫,飽經風霜又精美絕倫,承載著今人對古人的無上敬意。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年僅16歲的馬江紅把它們融合在了一起,經過30多年的潛心鑽研、精雕細琢,形成了一門獨特的工美藝術——葫蘆壁畫。

馬江紅,被譽為「中國葫蘆壁畫雕刻第一人」。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旁邊一個不大的展廳里,展示著她創作的數十個葫蘆壁畫作品。這些作品的內容分別取材於古老的克孜爾石窟壁畫,敦煌莫高窟壁畫,麥積山石窟壁畫,以及唐卡。當人們看到佛祖、菩薩、飛天、蓮花、牡丹、祥雲等元素細膩而鮮活地雕刻在小小的葫蘆上,無不讚歎它的美輪美奐、異彩紛呈。

30多年前,當馬江紅還在新疆師範大學美術繫上學時,她第一次去了敦煌莫高窟,一下子就被敦煌壁畫吸引住了。此後,馬江紅遍訪中國的著名石窟,醉心於壁畫的世界裡。當她走訪到比敦煌壁畫還早二百年,無論是從文化脈絡上或從藝術形式上都首屈一指的克孜爾壁畫時,看到到處殘骸,破壞嚴重,有的整幅壁畫被剝落盜走,剩下的也被劃壞風殘,她心裡感受到一種說不出的痛心和悲涼。

後來,她在喀什大巴扎,看到一位老人在一個大葫蘆上雕刻民俗生活。她突發奇想:為什麼不把失去和現存的壁畫雕刻在新疆特有的大葫蘆上呢?於是,從大學二年級開始,馬江紅就開始潛心鑽研葫蘆雕刻??只要有助於葫蘆雕刻,馬江紅就會不知疲倦地去學,油畫、國畫、唐卡、剪紙、年畫?? 一晃30多年過去了,她雕刻的50多個精品布滿了小小的展廳。

「要雕成精品,首先要從選葫蘆開始。」 馬江紅介紹說。「這些葫蘆大多數是我把它們從新疆帶到北京的,也有部分在北京創作的作品。新疆的『油葫蘆』質地非常堅硬,表皮潤厚,色澤柔和,適合雕刻,正常條件下可以保存千年,但在挑選時難度很大,要挑選質地,硬度,密度都極高的,成千上萬的葫蘆里才能選一至兩個可用的。」

除了選材好,雕工也很重要。馬江紅的老師薛立柱教導她說,雕刻要反覆推敲刀法的金石味,以及技巧、情趣。特彆強調「酌、正、奇、趣、神、韻」六個字。酌,就是斟酌,要認真選擇作品的題材;正,是指作品要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奇,就是作品創作要有新意;趣,是指情趣;神,是指靈魂;韻,是指韻味,「要想成為一個藝術家,就要在這六個字上下功夫,仔細體會這六個字的精華和境界。」

為了更好地學習和推廣葫蘆雕刻藝術,2011年,馬江紅從新疆來到北京,一邊創作,一邊教學,她帶過的學生很多,最小的四歲,最大的五十五歲。她說:「在我年輕時,有很多貴人相助,學了很多知識,篆刻,玉雕,雕刻,繪畫,書法,裝裱古字畫等知識。我應該感謝社會,把所學的知識交給學生是我的義務,儘可能讓自己的技藝不失傳,讓更多的學生學到知識,回報社會。」

GO提示

(李海霞)

兩年做了56對民族娃娃

粉嫩的臉蛋,繽紛的服飾,活靈活現的表情??儘管早聽說昌平南口鎮有位擅長製作手工娃娃的「娃娃奶奶」,但我剛進屋還是被陳列四壁的手工娃娃驚艷到。仔細一看,這些娃娃風格多樣——田園鄉村風格、少數民族風格,令人眼花繚亂。

今年67歲的趙玉新家住昌平南口,每個粉雕玉琢的布娃娃身上的一針一線,都出自她的一雙巧手。「我覺得做手工特別有樂兒,從設計圖案到落實成型,每一階段有每一階段的趣味,生活既充實又有成就感。」趙玉新自豪地說,自己做娃娃全靠自學,跟著網上教程慢慢鑽研個中門道,一路下來已經做了好幾百個娃娃。

在趙玉新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五十六對民族娃娃,每個民族的娃娃都是男女各一,六寸大小,堆滿了整整一面電視牆。「五十六個民族,112個娃娃,我終於咬牙在兩年內把它完成了。」趙玉新表示,每個民族娃娃的服裝造型都是自己設計的,為了採購各民族服飾的布料、花邊、等材料,足足買了幾百種材料,「像這個赫哲族娃娃,不算設計時間,就得做整整一天,查資料、設計畫圖等前期工作則需要更長時間。」

「我經常晚上做完一個娃娃,第二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柜子打開看娃娃,怎麼看怎麼美,覺得特別有成就感,我就想如果要是能把別人教會了,別人也能跟我一樣享受這樣的樂趣豈不是更好?」為了更好地分享手工樂趣,趙玉新已在南口小學手工興趣小組教小孩做手工教了兩年。「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有限,我會和學校老師商量討論,重新設計一些半立體的民族娃娃來教授給他們。」

製作娃娃帶來的歡樂,讓趙玉新享受其中的同時,也愉悅著整個家庭。「美是有感染力的,也是能分享的。」趙玉新表示,自己先生看見她製作出的娃娃確實可愛後,也加入了她的「手工陣營」,「你看我這些民族娃娃的耳環、項圈等小配件,都是他幫我做的,他也上癮吶!老兩口一起說說笑笑做手工,調動一下頭腦,家裡氣氛也挺好「

為了更好地分享自己的手工技巧,趙玉新還成立註冊了自己的工作室,她還整理出了一份2至4個課時的教程供昌平區婦聯巧娘協會挑選,希望能把自己做手工的技巧和愉悅傳遞給更多的人。打開趙玉新的手工教學稿,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串珠小金魚、繩編小人、布藝貓頭鷹、鄉村兔掛件出現在我的眼前,令人驚嘆。「雖然我不是什麼專業手工製作人或非遺傳人,但我特別樂意將自己的手工經驗分享給社區的人,讓大伙兒都感受到自己做手工的成就感與魅力。」趙玉新笑著說。

GO提示

(袁璐)

「藏在民間」的「京綉名家」

「京綉」,是以北京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明清時期大為興盛,幾百種針法獨樹一幟。清朝滅亡後綉工散落民間,為了生計一些藝人以刺繡為生、收徒傳藝,使得「京綉」部分技藝傳了下來。家住崇外街道的於美英,正是一位低調的「藏在民間」的「京綉名家」。

於美英和母親從小住在宣武門南橫街,從7歲就開始跟著母親學「京綉」了,晚上母女倆圍坐在25瓦燈泡下綉到很晚,次日一早還要去上學,「我一直都在綉,到今年我62歲了,這是我們的家族技藝,已經傳承了一百多年了,以前那會兒繡的好的,其實是以男性為主。」工作後,於美英乾的是機械圖紙方面的,和「京綉」沒有什麼關係。不過這兩件事情都需要安靜和耐心。邊工作,於美英邊繡起來,一開始純屬愛好,親朋好友家裡有喜事,她都會送綉品送他們,「退休後我沒有一天不繡的,每天一坐就是三個小時,不覺得累,因為一坐下來綉,我就高興,真心喜歡。」

如今,於美英已經會打籽綉、盤金綉、絨綉、網綉等50多種針法。不過,她頗為遺憾地說:「京綉在上世界70年代左右就開始衰敗了,相關廠子都倒閉了,比如給《橘子紅了》電視劇繡衣服的那個廠也倒閉了。」

如今,於美英已入選區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其代表作《百子祝壽圖》被評為「中華民族藝術珍品」、《麒麟書畫》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她本人還於2013年在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了「於美英京綉藝術展」。於美英還說了一件生活里「京綉」得到認可的小故事:「我弟弟的兒子屬雞,他一歲多時,我給他在夏天穿的小褂兒上綉了一隻大公雞,結果孩子穿著去北海那邊玩兒,衣服被一個外國遊客看上了,非要出1000塊買這個小褂兒,當然弟媳婦後來沒賣。」

而最讓於美英自豪的是2014年北京APEC會議時,「京綉」的雙面綉絲綢手絹,成為了「國禮」,「我參與了禮物的親手綉制工作,當時我們選擇的是各個國家都相對能接受的很優雅的黃色,繡的是北京市花月季。」

怎麼把京綉這門兒手藝傳承下去?於美英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天生低調的她,曾先後拒絕過中央電視台的採訪、服裝學院的教學邀請,「我性格就比較安靜,不願意拋頭露面,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一些,咱們好的傳統手藝還是要傳承推廣下去,現在來找我學的人不少,我要挑選,徒弟現在有十幾個,年齡最小的7歲,其實我最想教7、8歲的孩子,童子功很重要。」於美英說,學京綉要能坐得住,一坐下來至少是兩三個小時,要有耐心,打籽一個針法學好了要三年,看似簡單的葉子,要繡得生動非常難。

GO提示

(孟環)

平衡內心製作軟陶

在南鑼鼓巷中,有這麼一家店鋪。店鋪里擺放著各類用軟陶製成的精美手工作品,除了兔兒爺,還有小老虎、小豬、老北京生活系列場景等各類造型,還有用軟陶高級「捏畫」手法創作的《向日葵》,每一個作品都活靈活現,彷彿有了生命力一般。店鋪的品牌創始人名叫趙春香。她說,店鋪里所有的軟陶作品,全部是徒手製作而成的。

多年來,趙春香一直致力於生態藝術生活教育的研究和推廣。1997年,趙春香找到了夢想中的材料「軟陶」,此後她的人生就與軟陶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今天,她已經通過軟陶藝術載體帶著上萬人體會到了軟陶藝術的無限之美。北京奧運會前後,她把自己的品牌店鋪開到了南鑼鼓巷中,此後就一直紮根於此。

與其他地方不同,這家店鋪允許來訪者盡情拍照。趙春香說,自己並不擔心是否被模仿,反而更希望看到每個人在拍照那一瞬間的喜悅。「每樣作品表達的並不是技法,而是作者製作過程中內在的『道法』,這些不是僅僅靠技法學習就能達到的,而是依靠內定來慢慢修練。」

「做軟陶的時候不是為了藝術的產生而產生,而是為了平衡內心的修行,回歸到大道至簡的狀態,軟陶本是個載體。」趙春香說,每一次製作軟陶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做成一件作品,而是在做作品的時候,把內在對圓潤飽滿的體悟透過作品由心到手地表現出來,這並不只是一種藝術創作,更是一次次內與外的對話與合一。

2008年,趙春香的軟陶藝術品被北京奧組委選為禮品,送給205個國家的「青年文化交流使者」,「軟陶藝術」也成為了代表中國的文化符號。此後趙春香的軟陶藝術還被故宮博物院選做文創產品,擺進了紫禁城裡。如今,海內外不少文化交流者將趙春香的軟陶藝術當做紀念品,帶往更遠的地方。

GO提示

趙春香的店鋪名叫「創藝無限」,位置就在南鑼鼓巷中戲實驗劇場北邊路西,此外在煙袋斜街也有分店。根據作品的種類不同,單個價格在幾十到上萬元不等。此外趙春香和她的學生也會不定期舉辦軟陶藝術實修工作坊,詳情可諮詢64019137

(李博)

周末跟我GO | 北京晚報出品

責編/馬佳 於建設計/馮晨清微信小編/李博

封面文字/ 於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末跟我Go 的精彩文章:

三九寒天,咱們溜冰場上見!

TAG:周末跟我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