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全面解析:NIKE PG2 實戰測評

全面解析:NIKE PG2 實戰測評






01


前言


其實這一段時間,我不止在穿PG2,我還花了很多的心思在PG1身上。終於呢,我也得出了結論:


把你腳部的表面積全部算上,你的整個腳,兩雙鞋的區別就我感受不超過百分之10,其餘地方基本上一模一樣。







所以,就PG2這雙球鞋,它的整體穿著感受來說,相比於PG1,連變化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些調整。




PG2實戰


02




舒適度


PG2,沒有任何的腳感上的硬傷,你不會覺得它哪裡弄的你不舒服。其次,鞋楦設計和PG1一致,都是比較合適的感覺,還不錯。第三呢,球鞋的包裹用料還是OK的,在該擠壓你的地方都給予了不錯的填充,還挺舒服。再就是鞋底的感受,絕對不軟,前掌偏鼓,後掌偏硬,這種感受我認為比歐文4還要略微的硬那麼一丟丟。同時關於PG2的前掌Zoom的改良與感受,我們後面細聊。


 

再來補一句外形上的話,PG1相比於PG2來說,在造型上更有一種星味兒。無論是經典的側勾,還是前掌那條有著代表性的魔術貼。






這裡呢嚴重打臉,去年在PG1的視頻中,我提到過前掌魔術貼很可能會成為PG系列在未來的標誌,因為它足夠具有代表性。而PG2問世之後呢,我們才發現PG系列延續下去的居然是後掌的雙層內靴設計,實在是弄不懂,這樣一項並不具備特色的設計為何會成為延續的標誌。因為這項標誌一模一樣的運用到了團隊鞋款使節10的身上。






不過話說回來,PG2在鞋幫處的設計相比於PG1與使節10上面,更加的挺拔,更加的好看。


 


包裹感受


毫無疑問和PG1一樣有著不錯的包裹感受。雖然放棄了PG1身上的全內靴設計,卻在鞋舌與鞋幫之間的銜接處加入了一層加厚海綿。就單從腳感上來判斷,基本上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但是由於採用了雙層的鞋面,球鞋內部用料也比較足,整個腳後跟都有著不錯的貼合與包裹,這一點感受是非常明顯的。






雖然弄不懂PG系列在造型上為何以鞋幫設計為出發點,但是在包裹表現上還是值得肯定。


 


常規的保護設計方面


無論是PG1還是PG2,前掌的重心都是比較高的,那麼在一個高重心之下的保護設計上,PG2要明顯優於PG1。






PG1在穩固前掌的區域那一塊,對於防側翻的設計只是一個非常非常常規的操作,前掌的周邊有一塊小的延伸,沒有很大程度上的考慮到前掌重心的問題。而PG2在設計上對於防側翻的關注度就明顯有著提升,將這一設計從前掌延續到後掌,貫穿了整個外底外側。看上去如此,穿上去對比的話,感覺也是非常的強烈的。PG2在某些程度上來說比PG1略穩一點。同時在PG1身上出現的一個後掌穩定的問題上,PG2也沒有明顯的進展。絕大多數的球鞋設計,都會很用心的關注到後掌穩定,包括使用大範圍的TPU材料啊,包括用碳板包圍啊,等等,最不濟的也會放入一層硬度很高的硬紙板。






而這一點,無論是PG1還是PG2,我個人認為都做的不夠好,那就是這兩雙鞋的後跟處的強度是非常非常低的。當你穿著了一定次數之後,後跟處的包裹,即使用手都可以隨意的讓它形變。雖然,關於傳統意義上將後掌區域進行固定的設計,並不會在大多數使用場景下產生效果,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必要在這裡和大家提議下。


 


關於中底


先和大家詳細說說這個看上去相比於PG1上,最大的調整,換句話說,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地方。




首先,有個奇怪之處,在我差不多第一時間入手PS限量配色的時候,我就有所試穿。PS限量版的前掌氣墊感受明顯,而當我上腳雷霆配色的時候,前掌氣墊的感覺就不那麼明顯了,OK,我相信這兩雙球鞋的版型與氣墊的使用上面應該是一模一樣的,然而就初步上腳來說,腳感卻有一些偏差,那麼我估計,也算得上是不負責任的認為,外底材質的不同是會影響到球鞋的腳感。






當未來PG2的更多的配色出現之後,採用了水晶底的配色,在前掌Zoom區域的體驗可能會強於常規的橡膠外底。那麼這種思路,是不是也能解釋大家對於阿迪喜歡在Boost籃球鞋身上用不耐磨的水晶外底的原因。因為兼顧了柔軟與不耐磨的水晶外底,更能夠突出中底Boost的個性。這一個點,我認為是值得思考的。同時這一類的變化可能會影響球鞋的重量。






OK,這一次在PG2上,耐克加厚了前掌的Zoom氣墊,整個厚度貫穿了整個中底,而PG1上Zoom的使用是將厚度較小的Zoom氣墊放在靠近外底處,然而對於腳底感受來說,雖然中底的腳感更加完整,但是Zoom的體驗感有所下降。這一次將Zoom貫穿中底之後呢,Zoom的體驗感加強了,雖然也不是那麼強啊,而中底的一致性卻有所下降。當你大步邁出的時候,你的腳會有一種很明顯的感覺,那就是一部分踩在Zoom範圍以內,一部分踩在Zoom範圍以外。這種感覺非常的明顯。




 


終究還是聊一下整體球鞋的緩震。前掌的緩震還是比較充足,但是剛剛也提到,你的腳底是一個面,踩到Zoom的那片區域,還OK,不過它也會讓你踩到不怎麼OK的其他區域。而如果你習慣後掌著地的話,那麼PG2就不怎麼友好了,很硬,基本上不會有所形變,震感也比較強。所以,如果你對一雙球鞋的緩震表現抱有較高的需求的話,那PG2是不太適合你的。如果你有PG1,你能接受PG1的緩震,你覺得還夠用,那麼PG2對於你來說也沒有問題,因為腳感一模一樣。




 


03


PG1與PG2實戰區別




再次強調,兩雙鞋的腳感也好,性能也好,基本上差不多。我本以為PG1的鞋面魔術貼會有著性能上的提升,但是當我親自體驗過後,也看了那麼多NBA的球星穿PG1,都沒有強力的去拉伸那條綁帶。如果不拉伸那條綁帶的話,那片魔術貼基本上只起到視覺上的效果。






PG2的前掌雖然也有著兩塊包裹片,但是腳感上依舊不是特別的明顯。包裹感受差不多。前掌PG2的氣墊踩起來確實更加的帶感,這一點比PG1要明顯不少,但是和我們穿習慣了的前掌Zoom的球鞋比較起來,感覺卻差那麼點味道。


 


適合人群


04


適合的打法方面,其實我是很糾結的。首先啊,前掌重心高,前掌加厚氣墊,這一點毫無疑問對於靈活與啟動感要求很高的朋友來說不是那麼友好。那麼不是特別追求靈活的內線或者鋒線選手們來說,對於球鞋緩震的需求是很高的,那麼PG2一樣不是優點。所以,如果要說針對性很強的那種推薦的話,可能就僅僅限制在了投手與偏外線打法的鋒線選手來進行選擇了,誒,類似於喬治這種投強於突的打法,還是OK的。




 


05


性價比




再來聊一下性價比。原價849,喬治簽名鞋,是要不了什麼自行車的。




但是單純的從性能上來說,我不認為PG2在使節10面前有什麼優勢的。使節10採用了前後掌間隔式Zoom氣墊,同時在整個鞋幫處的設計和PG2是基本上一模一樣的。暫且不說使節10比PG2強在哪裡,但是我認為絕對不比PG2差。




現階段來說常規配色的PG2的市場價在700-800之間,而使節10的市場價在550-600之間。但是PG2有著比使節10更多使用空間,因為它看上去好看一些,再加上喬治的簽名鞋的名號,所以在壓馬路或者平時穿著的情況下都會有著更好的效果。






所以,這樣來看,PG2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但是我認為,現在3月底,還遠沒有到PG2性價比最高的時候,應該在7 8月份,新出的常規配色會到個600-650的樣子。


 


總結


06




綜合來說。關於PG2這雙球鞋的我們目前所能關注到了基本上就這麼多。最後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你很喜歡這雙球鞋的顏值或者是保羅喬治的粉絲,那麼在這雙球鞋價格落到一個瓶頸的時候,是值得入手的。同時,這雙球鞋的表現是一雙高於平均水準的球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Cin 的精彩文章:

XCin | 淺談2018全明星戰靴
XCin | 「一周問答」第九期

TAG:XC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