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祥奇:青衿計劃就是要探究青年藝術創作中的直覺性經驗
GIF
青衿計劃2018第一期展覽座談會嘉賓合影,魏祥奇、闞琳琳、康學儒、於瀛、楊鑒、孫志中
「
3月24日下午15時,由正觀美術館主辦、韶頌藝術基金資助,由美術學博士、中國美術館副研究館員魏祥奇擔綱策展人的「青衿計劃2018」,在正觀美術館拉開帷幕。「青衿計劃2018」是此項目的第三屆,徵集始於2017年11月30日,通過在藝APP獨家徵集,收到1361位藝術家的資料,最終確定了67名參展藝術家的名單。
「青衿計劃」已經舉辦三屆,在業界積累的聲譽使之越來越多地受到青年藝術家群體、媒體,以及類似項目組和藝術機構的關注。對此,策展人魏祥奇比較樂觀地直言,青年藝術家的創造力很多時候並不依賴於藝術理論和藝術觀念的深入作用,而更多是依賴於藝術家個體的才情和敏銳感受力,以至於這些創作看起來更接近於一種「感性經驗」的激發。
」
青衿計劃2018第一期展覽座談會現場合影
「青衿計劃2018」第一期展覽的參展藝術家名單
蔡遠河、曾曦、陳作、鄧海輝、董鶴、葛雅靜、胡水樑、黃偉鴻、金文麗、勞家輝、李昊、李進健、李明昌、李文傑、孟陽陽、錢儒雅、時硯亮、蘇福成、孫盟、王波、王海波、王浩、王居延、吳昊、吳清潤、吳彥臻、謝凌峰、謝天卓、徐雅涵、顏秉倩、於林漢、張佳星、張懿、趙雲龍。展覽的作品在語言形式上主要以架上的油彩、丙烯、水墨、水彩、素描、版畫為主,還有攝影以及部分繪畫裝置。
○
○
策展人魏祥奇
青衿計劃就是要探究青年藝術創作中的直覺性經驗
Q
東方藝術·大家:從2015年到2018年,青衿計劃迎來了第三屆,此屆展覽相較於前兩屆展覽有怎樣的變化?
魏祥奇:青衿計劃是專註於研究出生於1980年以後藝術家群體創作狀態和思想形態的非營利性、持續性的藝術項目,堅持推選最有才情的藝術家和優秀的藝術創作的初衷沒有改變。總體而言,青衿計劃2018與前兩屆並沒有與什麼不同,都是以架上繪畫為主,只有一小部分攝影和裝置(小型)作品。但相較於前兩屆,今年入選的參展藝術家的年齡更趨於年輕化,且有赴國外留學背景的藝術家越來越多。當然,還有就是今年參加投稿徵集的藝術家人數相較往年有極為顯著的增加,所以最終入選的參展藝術家的人數也有一定增加,為了獲得更好的展覽效果,最終我們決定將展覽分為兩期,在正觀美術館連續舉辦,從3月24日一直持續到5月13日。
Q
東方藝術·大家:青衿計劃主要關注的是80以後的藝術家,為什麼?
魏祥奇:在青衿計劃推出之前,正觀美術館孫志中館長就已經推出了一個名為「院校派」的項目,主要是推選剛從各大藝術院校畢業的水墨專業的青年人。後來,孫志中館長就邀請我以策展人的身份負責這個項目,但是我們在討論的時候,還是越來越傾向於做一個更為開放性的青年藝術家推薦項目,在藝術語言上不局限於水墨。孫志中館長還命名了青衿計劃的名稱,根據正觀美術館的場館空間,我們確定了以架上繪畫為主要推選方向。在藝術家的年齡上,我們認為出生於1980年以後的藝術家群體在創作上剛剛有自己的面貌,也最需要得到像我們這樣的藝術項目的支持。青衿計劃之所以創設,還是想發現那些有才情的青年藝術家,這使我們的工作更有意義。同時,我也是80後,還有我們的項目經理闞琳琳也是80後,我們在具體的工作上,在與藝術家的溝通和對話上,也更有優勢。
Q
東方藝術·大家:此屆青衿計劃也多了90後藝術家的參與,80後與90後藝術家作品面貌有什麼區別嗎?
魏祥奇:經過這三年的觀察,我的感覺是80後藝術家和90後藝術家的差異並不明顯,他們都處於新一時期的國際化的進程之中,他們都共同喜歡和研究很多國際上很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因此他們的作品並沒有表現出決然不同的特質。當然,藝術創作本身也與生活經驗相關,80後藝術家的職業生涯相對較長,他們的繪畫語言能力也相對會更成熟一些、更穩重一些。但整體而言,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藝術家,他們都更為關心藝術語言和形式的問題,就是更為關注藝術本體的問題,在他們的作品中很少能夠看到歷史化的、宏大敘事的傾向,而是更為圖像化、觀念化、個體化的特徵,都更為注重自己的感覺經驗。
Q
東方藝術·大家:80後的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大多是去歷史化、去宏大敘事,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魏祥奇:之所以如此,我想這與他們的創作是在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化的進程中是緊密相關的。1990年代以後,中國的經濟生活逐漸取代了過去的政治生活,實用主義、消費主義成為日常生活的基本形態。出生於1980年以後的藝術家群體都成長在這個環境里,他們相對缺乏一種清晰的歷史意識,在他們的知識經驗中,歷史已經成為模糊的、碎片化的記憶,他們甚至會認為所有的歷史都是虛無和被構建的,而不是真實。構建一個歷史才是最值得警惕的。所以,這些藝術家都在自己的創作中去歷史化,既是無意的,也是有意的,我感覺他們在思想深處,都有在主動消解、解構歷史的意識。我想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也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創作語言和思想樣式才變得更開放和多元。當然,還是有極小一部分藝術家在關注歷史的問題,只是有時候這樣的創作方法也很可疑,也不太可靠。我是比較尊重藝術家應該跟隨自己的本性的,就像所有的認知都是基於人的內在的認知一樣。畢竟,這個階段也只是他們創作生涯中的一個短暫的時期而已。
Q
東方藝術·大家:第三屆青衿計劃選擇從1361位藝術家中選擇了67位藝術家,與往屆相比選擇的標準有變化嗎?
魏祥奇:青衿計劃2016是通過媒體發送徵集函的形式,要求參選者發送資料到指定的郵箱,最後883位藝術家資源庫中確定了51人的參展藝術家名單;青衿計劃2017和2018是與在藝APP合作,通過在藝的平台徵集,參選者直接投送資料到個人的賬號,同時鏈接到青衿計劃的項目頁面就完成投稿,最後青衿計劃2017的779位藝術家資源庫中確定了49位參展藝術家名單。今年在1361位藝術家資源庫中確定了67位參展藝術家名單,按照比例來算的話其實想入選更難了。青衿計劃是策展人制,因此在遴選參展藝術家的過程中策展人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也有學術顧問和新的學術嘉賓給項目組推薦藝術家,但最終是否能入選,還是要由策展人來決定的。就像孫志中館長在之前的訪談中談到的,青衿計劃不追求機械的民主,而是更強調一種學術的判斷力。因此在每屆青衿計劃執行的過程中,孫志中館長都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同時,我們也逐漸形成了自己高效率的工作機制,在項目經理闞琳琳的輔助下,每屆青衿計劃都運行的很順利。青衿計劃的徵集原則是只從學術上考量,只從藝術作品的品質上考量,優中選優。在這一點上,青衿計劃2018的遴選標準沒有變化。
Q
東方藝術·大家:從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您更偏重於表現和繪畫性的作品,純抽象類的創作較少?
魏祥奇:青衿計劃對於藝術家的語言風格,並沒有過於明確的傾向,之所以比較偏重於表現性和繪畫性的作品,主要還是因為在這些作品中更能展現藝術家的直覺和繪畫意識。已經入選的較為抽象的作品也是偏向於表現性的,那種被稱之為「冷抽象」的作品的確很少,還是因為沒有遇見在這一類型的探索中非常好的藝術家吧。
Q
東方藝術·大家:如何看待當下備受關注的新媒體藝術,您認為藝術和科技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魏祥奇:新媒體藝術的確在當代藝術創作中,尤其是在歐美國家的當代藝術創作中,都是較為主流的語言媒介。不僅如此,今天中國很多青年項目的評獎中,尤其是強調自己「國際化」身份的項目,也是傾向於評選新媒體藝術的作品,傳統的架上繪畫一般很難入圍和獲獎。我想藝術創作還是非常個人化的感覺性的東西,同樣在使用語言上也要得心應手。國內美術學院在教育上還是劃分為傳統的中國畫專業、油畫專業、版畫專業、雕塑專業等,以至於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容易陷入語言表達單一化的困境之中。就像中國畫專業的學生,練習書法,學各種筆法、臨摹,再分人物、山水、花鳥,最終臨近畢業時也很難有創作的意識,更遑論學生有意識地去學習新媒體這樣一種新的語言。我想新媒體本身和繪畫並沒有太多的差異,就是一種語言,都需要聯繫好,掌握好語言本身的特質,才可能用這種語言表達出更豐富的含義。就像繪畫要有「繪畫性」,新媒體語言也有新媒體語言的特性,如果掌握不好語言,就根本不可能說清楚你想要表達的東西。我想,這都需要專註,都需要藝術家清楚地知道自己更擅於使用哪一種語言說話。在這一點來說,每一位藝術家都應該找到更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但同時,就像有中文、英文、法語和德語等各種語言一樣,很多藝術家會表現出熟悉使用多種語言的能力,這並不容易,但我想這些知識經驗應該會為其帶來更多的創造力。我是很鼓勵藝術家使用新的語言方式去表達的,因為這種轉換之間帶來的新啟發是我們不能預知的,就像我們經常使用一種語言描述事物時很難更豐富一樣,這就需要多種語言環境的參照,甚至最後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
藝術的語言形式是越來越多樣的,這與我們的技術進步是分不開的。我們做藝術創作需要想像力和創造力,能夠直接而準確的表達,使用新的技術和材料無可厚非。事實上很多藝術家都在使用新技術和新材料,讓我們體驗到傳統繪畫等形式所不能體驗的感覺。傑出的藝術家總能夠給人很多欣喜的體驗,就像我看過的安內什·卡普爾、奧拉維爾·埃利亞松、比爾·奧維拉、詹姆斯·特瑞爾等等,他們的作品中都有很強的技術性要素,但的確在面對他們的作品中,我們真得可以感覺到一種不同尋常的思想體驗。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這些藝術家內在之中是感知到生命的靈光的,如果他們的內心不足夠的敏感和細膩,他們怎麼可能創造出這些作品?所以,關鍵不在於技術,還是在於人,是人的問題。我們也不用擔心傳統的藝術語言會式微。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異,還是因為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的差異,就像一個歐美國家的青年藝術家會更多熟悉卡普爾和埃利亞松的語言,而中國的青年藝術家則更熟悉繪畫的語言一樣,他們會在不同的空間中進行創作,但如果其個人的造詣和修養很高,觀眾都是可以感知到他們的創造力和思想表現力的。
Q
東方藝術·大家:今天的繪畫作為一個媒介,它的行動力何在?
魏祥奇:繪畫是極為個人化的行為過程,不像很多做影像、裝置藝術的藝術家只需要提供方案,具體實施由很多工人來完成,繪畫就是要藝術家一筆一筆完成。在這一筆一筆創作的過程中,藝術家會體驗到處理每一個細節時內心情緒的變化,這是很有趣的過程。但是否繪畫還有像1930年代左翼美術思潮時期的行動力,我覺得是很難的。就像電視機被發明出來之後,美國的總統大選都直接受到電視機的影響,諸如大家更注重總統候選人的長相,總統候選人在演說時就像在表演,大家是不是喜歡他的聲音等等。在今天互聯網信息化的時代,在影像、裝置藝術廣受推重的時代,繪畫事實上很難深入介入到現實生活,成為影響社會生活和歷史的力量。儘管如此,很多人質疑繪畫的行動力,但是今天仍然有安塞姆·基弗等人的繪畫中展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我想,繪畫是很難的,但是永遠會有天才的畫家出現,他們的作品總是能發人深思的。
作品欣賞
蔡遠河 生命等式-1 紙本木刻 120×80cm 2017
曾曦 視網膜9 鏡面不鏽鋼、菲涅爾鏡片 75×60cm 2016
陳作 四腳飛樓 布面油畫 85×110cm
鄧海輝 能看到的季節3 紙本煤灰 56×76cm 2017
董鶴 人人都愛雷蒙德 布面油畫 140×220cm 2018
葛雅靜 娃 布面綜合材料 220×150cm 2017
胡水樑 熊抱5 布面油畫玻璃片 200×120cm 2017
黃偉鴻 臨時演員1 布面油畫 50×60cm 2016
金文麗 小丑 布面油畫 60×40cm
勞家輝 窺視 紙本彩色鉛筆、石墨 180×100cm 2016
李昊 殉道 綜合材料 200×240cm 2017
李進健 營養餐2 紙本水彩 33×40cm 2016
李明昌 假寐的,一切都是 布面油畫 90×70cm 2017
李文傑 水果 布面丙烯 100×100cm 2017
孟陽陽 Birds on tree 布面油畫 80×100cm 2014
錢儒雅 我們13 數碼微噴亞克力裝裱 33×24cm 2013
時硯亮作品
蘇福成 計劃 紙上丙烯 30×40cm 2017
孫盟 砸碎這孤島 紙本水墨 147×147cm 2017
王波 午時三刻帖 紙本設色 68.5×22.5cm 2018
王海波 說謊的世界 布面油畫 150×150cm 2017
王浩 等待一隻兔子2 布面油畫 60×50cm 2017
王居延 現觀7 微噴 125×100cm 2015
吳昊 無題1944之6 紙本水墨 155×168cm 2017
吳清潤 無題系列 布面油畫 170×210cm 2016-2017
吳彥臻 夜空中最亮的星 人造革面綜合材料 220×160cm 2017
謝凌峰 時間留痕——紅 木板油畫 70×60cm 2017
謝天卓 山盒 紙本設色 120×60cm 2018
徐雅涵 舞 布面丙烯 150×120cm 2018
顏秉倩 豹頭 布面油畫 50×40cm 2017
於林漢作品
張佳興 FREE 綜合材料 118×72cm 2016
張懿 為你好 布面油畫 80×60cm 2018
趙雲龍 170906 紙本水性顏料 108×78cm 2017
TAG:東方藝術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