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攝影人,為什麼要學點哲學?

攝影人,為什麼要學點哲學?

一提到哲學

很多人第一直覺認為是艱深晦澀、形而上

離我們生活很遠的學科

其實不然

這只是我們對於陌生事物的一種誤解罷了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該到哪裡去?

我該如何生活?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

當你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時

其實你的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哲學領域了

蘇格拉底說過

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作為攝影人

創作靈感很多時候來源於生活的啟迪

你對生活的審視、思考和態度決定了作品的思想性

而哲學則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處事邏輯

讓我們得以更加清晰的認識自己

認識生活和社會

在3000年的思想史中,每一位哲學大師的思想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是人類幾千年來智慧的精髓所在,深邃而又極具魅力。讓我們來看看哲學大牛們是如何在自我探尋、與他人的交往和世界的去向中發問與思考的。

畢達哥拉斯:萬事萬物,皆有定數

畢達哥拉斯(希臘語:Πυθαγ?ρα?,約前570年-前495年)是一名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和音樂理論家,畢達哥拉斯主義的創立者。維基百科

首先,畢達哥拉斯看透了自然物理世界,覺得在不停的生成,不停的消失的自然事件的背後,還有更為抽象的數學世界。

其次,這個數學世界,我們要用思想去把握,而不是用身體去感受。

最後,對於靈魂不朽,使得畢德哥拉斯學派帶有濃厚的宗教特質,他們在一起共同過著神聖的修行的生活。

這又引出了他學說中三個比價不同,但又重要的部分:

數是萬物的本源

和諧的概念

靈魂理論,這就涉及到我們究竟該如何生活這個問題。

蘇格拉底:哲學不是叫人死,而是叫人好好活

蘇格拉底(希臘文:Σωκρ?τη?,拉丁文: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和其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在70歲高齡的時候被雅典判處死刑的,為西方哲學的開端抹上了悲壯的色調。維基百科

關於蘇格拉底之死的觀點論述:

將哲學從天上回到人間

選擇死亡

選擇死亡的哲學前提:靈魂不朽的關鍵在於如何過好眼前的一生

哲學就是練習死亡

四個要點的內在聯繫:

首先,哲學從天上走入人間就必須要去關注此生此世的生活,而不是一天到晚去冥想自然奧秘背後的元素要素;

其次,正是因為回到了人間,因此必須要尊重法律的規定,哪怕這些規定並不那麼總是合理公正;

第三,遵守法律就必須要面對死亡,而死亡又帶給人靈魂是否不朽的困惑,這就關係到究竟是活著好,還是死去好的重大問題;

第四,正是因為靈魂不朽的問題如此難解,我們才需要將哲學看做是練習死亡,而只有在真正去面對死亡悲劇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得到生活的喜劇,因此我們說哲學不是叫人死,而是叫人好好活。

奧卡姆:若無必要,請勿思考

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Occam,約1285年-1349年),又譯為奧卡姆、奧康,出生於英格蘭的薩里郡奧卡姆(Ockham),在大學註冊為奧卡姆的威廉。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維基百科

奧卡姆剃刀原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勿增實體」被稱為奧卡姆剃刀的原則,奧卡姆剃刀是對未知事實中選出概率最大的一種思考方法。他是方法,不是真理,他並不保證100%正確;但是可以保證在現有已知事實下,不做無謂的思考。

在奧卡姆看來,我們所謂的共同本質,只不過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概念和活動而已。每一個個體都是互相獨立而存在的,他們之間並不存在那麼多共同的東西。奧卡姆想要去取消傳統形而上學強加給外在事物的各種各樣的假設和各種各樣的理論。

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因此所有的信徒,要想接近上帝,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我們只能通過教會這個中介的作用,才能與上帝發生關聯。奧卡姆的剃刀原理,讓人們相信每個人都是個體獨立的、都可以直接與上帝發生關聯,而不需要別人的代表,因此教會也就沒有必要存在的必要了。

洛克:法律的目的是對受法律支配的一切人公正的運用法律,藉以保護和救濟無辜者

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英國的哲學家。維基百科

進行戰爭或媾和的行為,僅能證明擁有使那些為他進行戰爭與姌和的人們,進行或停止敵對行為的權利,並不能證明其他任何權利。在很多情況下,任何人都能夠擁有此種權利,而不必處於政治上的最高地位,所以作戰或媾和不能證明這樣做的人便是政治上的統治者

在參加社會時,每個人都交給了社會一些權利,只要社會不消失,這些權利就不能重歸於個人手中,而是繼續留在社會中

想想看,人類愚蠢到會去小心地避免那些可能使他們造成傷害的臭鼬或是狐狸,卻不擔心獅子對他們的安全造成威脅。

邊沁:平衡各方利益

傑里米·邊沁(英語: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英國哲學家、法學家和社會改革家。他是最早支持效益主義和動物權利的人之一。維基百科

個人利益是一切的出發點;

功利主義的目的:趨樂避苦;

最大幸福原則:效益至善。

邊沁最重要的是倫理學思想和法學思想是功利主義原則,來源是邊沁對英國政治法律制度改革的思考。

功利主義就是把個人利益看做一切人類行為的動因,最大多數人的幸福就是根本的道德原則。

趨利避害、求樂避苦是人性的基本原則,個人和政府都應當尊重、順從這樣的訴求。立法者應當計算苦樂的價值,在法律上實現最大多數人的幸福。

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會產生衝突,但邊沁認為,社會也是由個體組成的,每個人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整個社會也就相應地實現了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黑格爾:辯證看問題,凡事無絕對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德語: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縮寫為G. W. F.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是一名德國哲學家。其時代晚於康德,是德國19世紀觀念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維基百科

黑格爾提出了歷史終結論,並非意指世界末日,而是指歷史在哲學層面的消失,歷史背後的原理已經充分實現。

黑格爾和馬克思都把歷史發展看做特定規律的推動

歷史的終結,源於人性的特質:自然需要與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讓人渴望獲得承認,在歷史的發展中當不同的文明的人們的需求都能被滿足的時候,歷史走向終結。

尼采:像超人一樣全力以赴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語: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名德國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廣泛的批判和討論。維基百科

尼采看來,有且只有一個世界就是我們眼前這個生生不息的自然世界。

尼采繼承了啟蒙運動的精髓反映了現代意識的覺醒,對人生價值的積極肯定引發了人們對人生意義、人生價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尼采對工具理性和工業文明的否定性批判開啟了非理性主義思潮,故曰上帝死了!

無論柏拉圖還是奧古斯丁總是讓人們把眼睛朝向天空去信仰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造成了虛無主義的盛行,故他主張:超人哲學

尼采所說的超人中的「超」不是超級而是超越,這個超越其實就是超人哲學一個很重要的特徵,超人要超越人類要超越自己,超越是一種永遠不會停止的狀態,什麼時候超人自我滿足,停滯不前,覺得自己已經是萬能的,而且不可超越的時候,那麼超人就死了,上帝又復生了。

羅素:要懂邏輯

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第三代羅素伯爵(英語: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3rd Earl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OM,FRS,英國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致力於哲學的大眾化、普及化。維基百科

在倫理學和道德方面,羅素持的是開放態度,認為過多的道德束縛是人類不幸的根源,道德不應限制人類本能的快樂,因此提倡試婚、離婚從簡和節育等。

羅素認為宗教機構在歷史上一如既往的阻止人類社會的進步。

戰爭不決定誰對了,只決定誰留下了。

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我絕不會為我的信仰而獻身,因為我可能是錯的。

不要為自己持獨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為我們現在所接受的常識都曾是獨特看法。

沒有真正的權威,一個權威存在,必定有另一個與之相反的權威存在。

維特根斯坦:說不的時候要像一堵牆

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根斯坦(德語: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又譯維特根施泰因;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是一名奧地利哲學家。維基百科

哲學所能做的一切就是破除偶像

哲學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邏輯上清晰

凡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楚;凡不能談論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天才並不比任何一個誠實的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個特殊的透鏡,可以將光線聚焦至燃點。一個人可以不相信自己的感覺,但是不能不相信他自己的信念。

不停的問「為什麼」的人,就像站在一幢建築物前讀導遊手冊的遊客一樣,忙於閱讀這個房子的建造歷史,以至於妨礙了他們看見這幢建築物。

薩特:他人即地獄

讓-保羅·薩特(法語: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著名法國哲學家、作家、劇作家、小說家、政治活動家,存在主義哲學大師及二戰後存在主義思潮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巔峰作品。維基百科

薩特說,何必去用烤架,他人就是地獄,人與人在一起的這種互相折磨,互相的勾心鬥角,本身就是活著的地獄。

我們在世上生存首先都是需要他人,只有通過別人,我們才能進行自我感知,自我認識

要想客觀的去了解自己,我們就必須求助於他人從外部對自己的觀察。

如果我們從他人的眼光,他人的角度與他人的交往之中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我們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他人眼中的奴隸,別人就掌握著我們生存的鑰匙。

···

當然

除了以上的十位哲學大牛

還有叔本華、弗洛伊德、海德格爾、福柯、哈貝馬斯

36位哲學家的魅力思想

就留給中國人民大學雷思溫老師

在《哲學閃耀時——不一樣的西方哲學史》音頻課程里

一一講給你聽吧

《哲學閃耀時——不一樣的西方哲學史》

共79期,現已更新71期

每周三、五各更新兩期

一次訂閱、永久收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面 的精彩文章:

彩色,還是黑白?一個繞不開的攝影話題

TAG: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