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望遠鏡合作捕捉金星不可思議細節
金星高解析度雷達圖像,是阿雷西博天文台與綠岸望遠鏡的合作結晶,揭示了山脈、隕坑和火山等金星地貌。當時,阿雷西博天文台發出的雷達信號穿過地球和火星大氣層,到達火星地表後反射而後被綠岸望遠鏡接收到。
這一方式被稱之為「收發分置雷達」。「先驅者」號金星探測器1979年拍攝的照片,展示了神秘的「Y」形。根據西班牙天文學家提出的理論,這一現象由強風吹動雲層所致。在金星上,頂部和底部的風移動速度更快,最終造就了神秘的Y形。
在地面光學望遠鏡眼裡,金星被厚重的主要由二氧化碳構成的雲層籠罩,很難看清地表。為了刺透這層「雲面紗」,「麥哲倫」號等探測器會利用雷達,在雷達的幫助下揭示山脈、隕坑和火山等金星地貌。現在,天文學家將綠岸射電望遠鏡與阿雷西博天文台的雷達發射機結合在一起,從地球捕捉細節驚人的金星地表景象。
阿雷西博天文台座落于波多黎各,所發出的雷達信號穿過地球和火星大氣層,到達火星地表後反射而後被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的綠岸望遠鏡接收到。這一方式被稱之為「收發分置雷達」。收發分置雷達觀測法不僅可幫助科學家研究金星地表,同時也可用於監測地表發生的變化。通過比對在不同時間捕捉的畫面,科學家希望能夠找到金星存在活躍火山活動的信號。他們認為這種圖像還能揭示出其他動力學地質活動,為了解金星的地質歷史和地下結構提供線索。
華盛頓史密森尼學會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科學家布魯斯-坎貝爾表示:「通過比較雷達圖像尋找地表發生變化的證據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之中。與此同時,我們還將這些圖像與早期觀測時獲取的圖像結合在一起,進而得到大量信息,加深了對改變金星表面的其他過程的了解。」
1988年,阿雷西博天文台首次獲得金星的高解析度雷達圖像。這一次的高解析度雷達圖像,是阿雷西博天文台與綠岸望遠鏡的合作結晶。最初拍攝金星照片時,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神秘的「Y」形覆蓋整個地表,這個Y的出現讓他們陷入困惑之中。研究人員上周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強風吹動雲層形成了這個神秘的Y。這一發現有助於揭示類似過程在太陽系內其他緩慢旋轉的天體上如何發生。
這一最新理論由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學研究所,巴斯克大學以及葡萄牙天體物理學與空間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提出。在金星上,強風驅動上層大氣層,速度可達到每小時225英里(約合每小時360公里),每4到5個地球日環繞金星一周。金星本身需要243個地球日才能環繞軌道運行一周。也就是說,風速遠遠超過金星的旋轉速度。在不同緯度,金星上的風速大體相同,但在靠近極地的地區,它們環繞金星移動的速度更快,因為這些地區的周長更小。由於頂部和底部的風移動速度更快,最終造就了神秘的Y形。
※火星隕石Nakhla內發現類似生物細胞結構
※14年45公里,設計壽命3個月的「機遇號」再刷記錄!
TAG:探秘宇宙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