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品牌理論告訴你,如何不讓品牌死掉

經典品牌理論告訴你,如何不讓品牌死掉

綜合整理/MBA智庫百科(ID:mbalibwiki)

品牌一般被大家認為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圖案,或是它們的相互組合,用以識別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服務,並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相區別。培育和創造品牌的過程也是不斷創新的過程,自身有了創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以下,小編想介紹幾個品牌理論,供大家討論收藏。

1

BICC理論

BICC為「品牌形象分類組合」英文縮寫,其含義顧名思義是關於解決品牌形象的分類及其組合的技術性問題。

將品牌形象分類,明確所需的形象類型和各自的比重,以此確定創意的方向,這就是BICC(品牌形象分類組合)。

品牌形象分類就如將工具房中的工具進行分類。在人類生產工具非常單一和落後的年代,寥寥幾件生產工具沒有分類的必要,而人類發展到了今天,已開發出了種類繁多的更具針對性的生產工具,這樣就必須將生產工具按一定的功能屬性進行分類,放在各自的工具箱中,要做好一件工作前首先考慮好要用到何種類型的工具才最合適,然後到相應的工具箱中去找到最適合的工具,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勞動效率。因為,如此多的工具如果不進行分類的話,在需要完成一件勞動任務時面對如此多的工具就會遇到選擇的困難。也許你選擇了一件最鋒利的工具,但不是一件合適的工具,因此降低了工作效率。

2

.com式思考

互聯網以無處不在的觸角影響著我們的世界,也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在產業及資源相互整合的大視野中,在具體的品牌品牌營銷過程中,我們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重要問題:「像.com一樣地思考」!即用發展互聯網的一些經典智慧來指導企業的品牌營銷。

.com式思考的思想,就是要從IT業發展的歷史中汲取寶貴的智慧,作為發展經典品牌營銷思想的養料,以不斷提升各傳統產業發展的生命力、企業及品牌發展的競爭力,幫助企業在全球化的市場較量中增強勝算。

「像.com一樣地思考」,對於品牌的意義,主要表現為:

1、點擊率VS知名度:

點擊率是統計網站訪問量的一個重要參數,點擊率越大,說明訪問人數越多,知道某一網站的人就越多。同樣,在品牌營銷上,品牌的知名度的高低顯示了該品牌在市場上知道人數的多少,消費者關注的強弱程度。提高站點點擊率的方法與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方法基本相同,提高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點擊率」就是提高該品牌的知名度。

2、收藏VS美譽度:

如消費者已將某一品牌列入他消費需求的「收藏夾」中,表明該品牌已有一定的美譽度了。品牌營銷的目標之一,就是要通過企業的不斷努力,讓品牌的美譽度在市場上建立起來,也就是要讓顧客欣然接受我們的產品或服務,並自覺將我們的品牌納入其訂購某類產品或服務的「收藏夾」中。一旦其類似需求出現,客戶就將主動向我們發出需求信息。

3、首頁VS忠誠度:

就像僅將某站點列入收藏夾還不夠一樣,即使已經建立起美譽度的品牌也不能說以後就可以放心休息了一樣。對你有好感的客戶雖然第一次選擇了你,但第二次、第三次……他還會選擇你的品牌嗎?有效的策略是,象上網者將自己最喜愛的站點設為首頁一樣地讓客戶將我們的品牌列為其同類需求的首選品牌,也就是說,只有建立了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我們的市場才能發展做的更好一些。

3

36維品牌心智論

物體的視覺效果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最後到三維,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物體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深刻,尤其是三維空間的惟妙惟肖,其巨大的視覺效果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帶給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三維空間的優越性給廣大廣告公司帶來了新的手段,眾多的廣告公司紛紛推出內容紛呈的三維廣告,以打動和贏得消費者的心。

不過,一個優秀的品牌或一個成功的品牌,僅僅通過三維空間的表達還不夠的。對一個企業(產品)品牌的認識應該超越三維的制約,擴散到36維,我們稱之為「36維品牌心智論」。

如果一個企業(產品)能夠做到讓消費者熟悉,可以說是成功的了,然而對於一個企業(產品)品牌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消費者熟悉的產品實在太多,可選擇性也更大,品牌選擇性會減弱,品牌忠誠度也自然會大打折扣了。只有做到讓消費者感到親切、親密,最後佔領消費者的心智,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品牌。

具體哪36維,可以在後台消息回復處,回復「36維品牌心智論」。

4

4T理論

慣力營銷(Custom Marketing)即4Ts文化營銷系統。由於近年來以品牌文化、生活方式為口號的營銷方式已經普遍出現,但是一直缺乏清晰的明確的實際操作邊界和方法論指導。慣力營銷正是基於對文化經營與企業邊界的結合需要,全面提出東方思維下中式營銷4T觀點:

傳統(tradition)、特性(trait)、氣質(temperament)、類型(type);4T理論結合品牌文化打造的需求,把企業和消費者雙方的價值進行全面的整合重組,重新界定了關於品牌文化的主動傳遞和受眾的無形接納間的結合要素,使品牌文化的企業運營有了可靠的執行依據。

5

高山戰略

高山戰略(Mountain strategy)就是在競爭中成為第一的戰略方法。任何一個行業充分競爭後,都會形成高山、平地、窪地的市場格局。就像體育比賽的榮耀集中在冠軍身上,市場的榮耀也會集中在佔據高山位置的第一名身上。一個品牌要有所作為,就必須佔據市場的高山位置,做品牌的高山,不做品牌的窪地,這是成功的法則。

高山戰略的兩層含義。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市場,因為領域不同、目標對象不同、銷售途徑不同,取勝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儘管如此,但每個行業分布的層級關係,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在高山、平地、窪地層級分明的市場中,一個品牌要有所作為就必須佔據市場的高山位置。具體的說,佔據高山位置有兩層含義:

(1)第一層面的含義:

佔據高山位置的第一層含義就是佔據市場第一陣營的有利位置,這是品牌經營的基本綱領。在高山戰略營銷體系中,戰略安全線是必須跨越的警戒線,進入行業前三甲,對大多數行業來講是最基本的要求。

(2)第二層面的含義:

佔據高山位置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明確佔據市場第一的位置,這是品牌經營的終極目標。高山戰略的基本面是成為第一陣營的品牌,高山戰略的核心則是明確佔據本競爭單元的第一位置。

如果說定位戰略是在市場中為自己找一個位置,競爭戰略是在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那麼,高山戰略該怎麼概括呢?廣義的高山戰略是進入行業前三甲,狹義的高山戰略則是明確佔據第一的位置。

友情提示:底部是留言區,查詢關鍵詞請先返回公眾號界面!

綜合整理/MBA智庫百科

轉載請註明來源/MBA智庫百科(ID:mbalibwik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百科 的精彩文章:

團隊會不會「散架」,關鍵在於認清這9個誤區
除了「馬斯克」,這三位也是「離經叛道」的典型

TAG:微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