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來越多的文化類節目,離「現象級」有多遠?

越來越多的文化類節目,離「現象級」有多遠?

如果閱讀不方便,不妨聽語音吧

1號播音員:張琪琦

2017年以來,以《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朗讀者》為起點,文化類節目異軍突起,成為綜藝領域一股強勢崛起的新勢力。層出不窮的文化類節目,為以戶外真人秀、音樂類節目等佔主導地位的綜藝界吹來了一股「文化轉向」的春風。一年多的時間內,《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經典詠流傳》等節目的出現讓這股「文化之風」愈來愈猛烈。

不過,雖然有眾多文化類節目粉墨登場,且無論是在主流媒體的話語體系中,還是以普通網民為主體的網路口碑里,許多文化類節目都有著「良心」、「清流」等極其正面的評價。然而,無論哪一檔文化類節目,它們離綜藝節目領域「現象級」節目的標準,還相距甚遠。

被濫用的「現象級」,能確定標準嗎?

如今,「現象級」這個形容節目熱度的辭彙已經遭到了濫用,許多節目都借用「現象級」來吹噓、誇耀自己事實上並不厲害的收視表現與口碑。

遭到濫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對於「現象級」的定義一直含混不清。常見的定義認為「現象級」節目必須具備三個條件:高收視、高討論度和高產出。一些專家學者甚至給出了更為量化的標準,如全國收視超過2%,創造的市場價值在億元以上等等。不過,隨著市場本身的變化,這些具體的量化標準也不得不發生改變,很難將其固定為幾個數值。

不過,我們大致可以梳理出近年來的「現象級節目」。從2005年《超級女聲》爆紅,選秀節目大火開始算起,2010年《非誠勿擾》掀起了電視綜藝領域的相親大潮,2012年《中國好聲音》的火熱不僅帶來了一大批音樂綜藝的追隨者,還成為國內節目製作領域制播分離模式的典範,2013年《爸爸去哪兒》之後出現了許多「爸爸類」節目的模仿者,2014年《奔跑吧兄弟》直接促動了戶外真人秀的霸屏,它們被稱為「現象級」應該是沒有多少爭議的。

可見,「現象級」節目,大致有四個標準:

(1)遠遠高於普通綜藝節目收視率以上的收視水平。雖然近年來文娛市場變幻莫測,熱度綜藝的收視水平呈現下滑趨勢。但從整體來看,一檔獲得市場認可的節目收視率往往能達到1%-2%。

「現象級」節目的收視表現,遠遠超過這個標準。《非誠勿擾》單期節目多次突破4%。《中國好聲音》單期節目收視曾多次破5%,總決賽最高達到6.5%。《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的單季收視率也曾取得超過4%的成績。

雖然近年來網綜網劇崛起對電視觀眾形成了極大的分流,但「現象級」的作品一定能夠對其他節目在收視率上形成「碾壓」的效果。譬如《人民的名義》的實時收視最高突破8%。

(2)極強的吸金能力。諸如《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節目冠名費曾經的單季冠名費均達到了5億的水平。如果算上眾多的品牌廣告植入以及版權分銷等收入,單一節目的市場價值甚至超過10億。

(3)節目產生後,有一大批追隨者、模仿者。以上所提及的節目爆紅後,中國電視界相繼出現了「相親節目潮」、「音樂節目潮」、「親子節目潮」以及「戶外節目潮」。至少在1到2年間,它們都成為引領節目研發與生產的路標。

(4)節目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例如《非誠勿擾》節目本身已經成為中國年輕人婚戀觀的 媒介「放大鏡」,《爸爸去哪兒》喚起了社會關於親子教育等問題的反思,《奔跑吧兄弟》中以「撕名牌」、「指壓板」為代表的遊戲已經成為團體戶外遊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化轉向後, 「現象級」節目的新基因

如果從以上四個標準來檢視近兩年風風火火的文化類節目,很少有節目能夠滿足這些條件。

從收視率看,文化類節目收視率達到1%的屈指可數,央視出品的文化類節目收視表現稍好。省級衛視層面,無論是財大氣粗的一線衛視還是稍顯弱勢的二三線衛視,大多數文化類節目的平均收視率只有0.5%左右。同時,由於市場對於文化類節目的吸金能力仍然透露出觀望、懷疑的情緒。除了已經形成良好口碑的IP,如《見字如面》等在招商上較為成功,但這些成績相比以往的現象級節目顯然不是一個量級。

至於社會影響力,除了央視的《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以及黑龍江衛視的《見字如面》,其他節目的社會影響力還有所欠缺。整個社會對文化類節目的評價,也僅限於「良心」、「清流」、「正能量」這些評價,目前暫未形成深入的社會討論和反思。

文化類節目唯一符合的僅有第三條標準。由於政策鼓勵文化類節目的創新,並且明確提齣節目以央視為標杆,多檔文化類節目在獲得不錯的口碑後,便很快有了同類型節目。例如《中國詩詞大會》這類文化益智節目的內容主要關注古典詩詞,隨之產生了許多細分題材,如《漢字風雲會》、《國學小名士》;《見字如面》、《朗讀者》之後,也有了朗誦優質網文的《閱讀·閱美》以及選擇中國共產黨員的書信的《信·中國》。

可見,被稱為「現象級」綜藝的文化類節目,與以往的「現象級綜藝」,存在不小的區別:

首先,近兩年掀起的文化類節目熱潮,改變了現象級節目的驅動形式。以往的現象級節目往往誕生於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爭奪收視率、獲得更多的收視人群進而挖掘更大的廣告潛力是曾經以「好聲音」、「跑男」為代表的「現象級綜藝」得以發揚光大的內在驅動力,可稱之為市場驅動。而當下文化類節目則是政策驅動,在「命題作文」的形式下,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節目創新的養分,進而改變綜藝節目領域過度娛樂化、低俗化的現狀。

其次,「現象級綜藝」不再以單個節目的形式出現,而是共同構成了一個「現象級節目集群」。雖然在這場潮流中也有諸如《朗讀者》《國家寶藏》這樣的領頭羊,但總得來說,沒有什麼節目能夠一枝獨秀或是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綜藝節目領域的文化轉向依賴眾多文化類節目的密集問世,而非單一節目的力量。

最後,現象級節目的創新者與引領者從地方省級衛視轉移到央視。當然這並不是說省級衛視並沒有多少創新。東方衛視的「中華」系列,湖南衛視的《兒行千里》、《讓世界聽見》,江蘇衛視的《閱讀·閱美》等都是有口皆碑的文化類節目,只不過無論是節目的表現還是社會影響力,距離央視的文化類節目仍有不小距離。

「偽現象級」的短板,能夠補強嗎?

相比之前的現象級綜藝,從2017年至今的文化綜藝潮,由於在收視、吸金能力以及社會影響力上均無法與曾經的現象級綜藝相匹敵,故而總是給人一種「偽現象級」的感覺。無論是從節目的形式、內容,還是以央視、省級衛視為代表的創新主體,都亟待解決文化類節目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是節目在模式上缺乏真正的突破。文化類綜藝節目引領了一波國內原創綜藝的潮流。不過令人感到弔詭的是,與國外綜藝不斷在模式上推陳出新不同,中國式原創則是回歸曾經更為傳統的節目形式。例如許多詩詞類節目,回歸的是傳統益智類節目答題PK的方式;讀信、朗誦類的節目有將傳統的訪談形式加入。事實上,除了使用情境再現形式的《國家寶藏》,少有文化類節目能夠在模式上有所突破,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其次,從創新主體來看,地方衛視缺乏足夠的動力,或者說過於被動地加入到次輪文化轉向中。一方面,在文化資源方面,相比央視,地方衛視與之存在無法彌合的差距;另一方面,以往地方衛視的綜藝更注重娛樂元素,根源在於節目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平台的廣告收益。而在文化類節目的商業價值還有待市場檢驗的情況下,地方衛視自然躊躇不前。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政策驅動下的文化類節目與地方衛視圍繞綜藝節目形成的商業模式存在著較大的不協調。因此,大力發展文化類節目,對地方衛視而言無異於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最後,在此輪綜藝節目「文化轉向」中,對文化本身的理解有狹隘化與泛化的雙重趨勢。狹隘化的表現,是將文化的表現形式過多地局限在傳統文化的範疇,詩詞、古文、國學等等成為最熱門的題材,這是對當代文化缺乏表現是一個明顯的不足。泛化則是許多節目為了迎合政策要求,即使自身節目所涉題材與「文化」相去甚遠,也依然宣稱自己是「文化類節目」。這種狹隘化與泛化的雙重趨勢如果不加以抑制,文化類節目只能變得越來越形式化、空殼化。

然而,文化類節目陷入的這種「偽現象級」怪圈目前暫時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藉以走出困境。除了依靠政策的手段向文化節目的創新生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外,缺乏其他有效的激勵手段。或許只有等到文化類節目找到更有生命力的商業模式,才能實現中央與地方在文化大旗下的共振與共舞。

歡迎加入「1號社群」,

每日獲取《1號新聞》;

每月獲取《1號月刊》;

每季獲取《1號藍皮書》

【入群方式】

1號小編——掃碼進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1號 的精彩文章:

財新傳媒王嘉鵬:好的內容,依然是新聞業的立足之本

TAG:傳媒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