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說「長安四老」

說說「長安四老」

昨天提到了「長安四老」,有點意猶未盡,索性今日專門說說這四位老人。

顧名思義,「長安四老」是生活在陝西西安的四位書法界老人。他們分別是劉自櫝、陳澤秦(字少默,因此也常被世人稱為陳少默)、衛俊秀和邱星。我手裡有本1987年出版的《現代書家書唐人詠長安詩》,裡面正好有四老的作品和簡介。

四位老人均誕生於上世紀一十年代,均於八九十歲的高齡在本世紀初相繼離世。他們的書道之深自不必多說,他們的經歷和為人倒很值得大說特說。

劉自櫝是陝西三原人,出身三原名門望族,可謂學富五車、家學淵源。他的五伯父是民國時期知名學者,曾在陝西靖國軍司令部任職。他的二舅父是著名辛亥人物,曾任南京國民政府審計部部長。他的老師是著名學者賀伯箴,從中學起,他就跟著老師學習詩文書畫,後來更是成長為關中學派的一脈相承者。

劉自櫝一生清貧,曾經在彌留之際對學生說,這次病好了,要把西安的小吃一樣一樣地吃遍!然而他一生卻視金錢如糞土。一個甘肅的學生向他求字,劉自櫝就寫了四尺對聯送給對方,沒想到這個學生轉手就以6000元將字賣掉。劉老卻表示理解,說:娃窮么,舊社會窮人活不下去連自家孩子都賣,何況一幅字?

據說,1987年從日本來了一個20多人的友好考察代表團,因久仰劉自櫝先生的書法,日本代表團成員總共出價約近10萬餘元人民幣要購買劉老作品,被劉老一口回絕:「你讓日本人把八年血債還完後我再給他們寫!」

陳澤秦更是出身顯赫,他是民國初年陝西督軍陳紹藩之子,曾求學燕京大學,畢業於西北大學。陳少默的這種少爺身份,文革中當然經常陷入各種批鬥。他自己就說自己是」兩頭粗,中間細」——年輕和年老時比較幸福,中年階段比較辛苦。但也正在那些「中間細」的年代,他每天被紅衛兵逼著寫大字報(與啟功有點類似),書法水平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提升。

陳澤秦的少爺出身,也造就了他豁達好玩的性格。他喜歡武俠片、京劇以及各類球賽,70歲高齡還獨自騎車去看球賽,病逝前一日已無法言語,還用鋼筆寫字問家人:「NBA今天誰贏?」

「長安四老」中,我僅收藏有衛俊秀的一幅真跡。衛俊秀是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是享有盛名的學者型書法家,是國內公認的魯迅、莊子研究專家。他5歲喪母,12喪父,14歲大姐二姐相繼病故。建國後,更是因涉及胡風案而被拘留、抄家,勞教之後遣返回鄉。回鄉勞動期間,他集中研究傅山、王鐸、黃山谷的書法,堅持每晚習字,僅1963年至1965年,臨帖就不下二三百種;1971年至1978年,還寫下了近20萬字日記。1979年後,他才回到闊別20多年的陝西師範大學,這一年他已是70古稀老人了。回到陝師大之後,他的作品已經成為市場的搶手貨,但他卻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以明心志:

「男兒欲上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

邱星1949年入秦並定居西安,有資料說他曾是抗日軍人,可惜我並未找到更詳細的相關史料。他寫字落款喜歡寫」馬廠酒徒「,所以我估計他也是一位愛酒的性情中人。他給書房起名「碧禪軒」,據說「碧」取意「碧血黃花」,「禪」取意「空」,大概就是為了紀念那段抗日歲月吧。

這四位老人身上,都有常人不太理解的矛盾之處。比如,都歷經坎坷,但都長壽而善終;都飽受衝擊,但都豁達而善良;很多人在艱苦的歲月倒下了,但這四位老人不光生存了下來,而且還潛心書道、樂在其中。

其實,這些矛盾之處,正是他們人書俱老、書道深厚的秘訣所在。我們這些後人,即便我們只有極為平凡的理想,即便我們只想做一個安安靜靜欣賞風景的路人,也應該學學他們的豁達、開朗、善良和堅韌。

當然,如果我們希望能夠在某一方面取得自己滿意的成就,那就更應該學一學他們對讀書的熱愛、對名利的淡泊和對苦難的淡然了。

最後,奉上李敖在北大的題詞:物我兩忘,人書俱老。這句話用來概括「長安四老」,或許還是比較貼切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峰學藝錄 的精彩文章:

書法 為同事寫春聯

TAG:魏峰學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