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且站在這裡,我去給你拔棵橘子樹來!」

「你且站在這裡,我去給你拔棵橘子樹來!」

時代拋棄你,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風聲就是這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一個現象:

那些謳歌父母之愛的藝術越來越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對父母與子女關係的思考。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性地思考這兩個問題:如何做父母?如何做子女?

有一種殺,叫「捧殺」!

世上只有媽媽好、父愛如山、母愛似水……

那些年,我們生活在血緣關係的瘋狂崇拜里。

我們把父母捧上神壇,立了牌坊,也裹上了小腳。

於是,為子女而活成了做父母最天然的屬性。

掏心掏錢是都是本分。

老家曾發生過這麼的一件駭人的事:

父子和人鬥毆,失手把人打死了。

按照一般邏輯的發展,這個時候做父親應該把打死人的罪責一己攬下。

可是,這父親他不一般啊,他不按套路出牌啊,一口咬定致命一擊是兒子出的手。

於是,一場父子互咬互啐的大戲就此上演……

結局怎麼樣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大家的意見都是出奇的一致:

這個做父親的不!要!臉!

可見,在普世的價值觀里做父母的為子女犧牲性命也是分內。

有一種殺,叫「棒殺」!

陳安之說,「要想獲得什麼,就看你付出什麼。」

連命都不要了,你說要什麼?

於是,捨得一身剮的父母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和權力: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顫抖吧,刑法!憲法!訴訟法!)

獲得免死金牌的父母自然而然揮舞起了家長之棒。

知乎上有一個錐心的提問:

有那個瞬間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

網友的回復,讓人心疼。

有人說是意識到父母自私的時候:

「到了被催婚的年齡了,父母就開始逼婚,有一天我媽跟我說,要不你就找個醫生吧,這樣以後我們老了看病比較方便,當時我就蒙了,因為他們當時知道我是有女朋友的。我一開始以為這只是他們說著玩的,沒想到還真的開始給我安排相親了,而且全是醫生。當時我就很傷心,作為兒女孝順的角度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但是從我的角度看來,父母真的好自私……瞬間就很失望了。「」

有人說是當自己墜入谷底的時候:

「高考完之後,我估分比平時模擬成績低了大概四十分,我媽一聽直接奔潰了,像天塌了一樣,之後的兩天一直在床上哭,我爸在旁邊安慰,順便罵我,兩天時間,我媽被我爸強迫著吃了一點粥,我什麼都沒吃,第二天晚上的時候我被我爸逼著跪在我媽床前道歉,沒人管我有沒有吃飯,沒人管我心情怎麼樣,沒人在乎其實我才是最需要安慰的人,從我媽的哭得斷斷續續的哀嚎中我大概聽出了幾個她這麼傷心的原因:「她這麼辛辛苦苦陪了一年我就考了這麼個破成績怎麼對得起她」,「這成績怎麼說的出口,多丟人」,「這能上什麼好大學,我這輩子算完了」……那天晚上我在窗台上坐了一晚上,那是第一次想到死,因為感覺他們愛的不是我,而且我長期以來的優秀帶給他們的榮耀。」

……

我能想像那些把知乎當樹洞的子女們內心承受著怎樣的煎熬。那個留言「支持著我活著的理由好像已經斷掉了,而新的理由我還沒找到……」的女孩,我很想抱抱她。

只能說,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男孩女孩長大了,他們開始質疑這份愛的純潔性。

越長越悲傷,越長大越迷茫,也包括和父母的關係……

經常會想,那些揮舞著神棒的父母如果看到這些,會不會意識到自己錯了。我猜多半是不會。經歷告訴我:承認自己的錯誤有多難。具體可以參考北大王猛事件。

多少父母打著以愛之名,將自己的人生與子女的人生死死捆綁。舌頭和牙齒都會打架,更何況是深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響的兩輩人。

幸運的是,這把難解的孔明鎖正在慢慢被解開。

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初為人父人母的年輕人開始贊同這個觀點: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他們開始明白,生下孩子就要對他負責,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不生。而生二胎一定是熱愛另一個生命,不是為了大寶,更不是為了押寶。

他們開始懂得,「自己不飛,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是恬不知恥。要讓別人做到,自己先做到。

他們開始學會,學會尊重孩子,尊重這個世界,尊重所有的好與不好。畢竟,基因突變讓豬孩子成為龍的幾率,不比中5億彩票大獎高。別人家優秀的孩子,是別人家優秀的父母生的。

他們開始自省,從上一輩留給自己的陰影中汲取教訓,發誓不讓這樣的悲劇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重演。因為,健康不止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

他們愛孩子,真正以孩子的快樂幸福為目的;他們也愛自己,以自我的人格獨立和完整為提前。

他們把自己的人生和子女的人生活成了平行線,互相守望,但絕不干涉。

……

雖然從來沒有什麼好的原生家庭,也從來沒有不曾讓孩子受一點傷的父母,但至少做父母的已經開始關注孩子的感受,學著努力不傷害他們。這樣的進步真的很好!

一百年前,朱自清的《背景》「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感動了無數人。

一百年後,網友的一句玩笑話「你且站在這裡,我去給你拔棵橘子樹來!」同樣也令我感觸。

對於父母子女這麼莊重的關係,如果大家都能撕掉高榜的標籤,彼此都放輕鬆些,是不是會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哪到哪 的精彩文章:

TAG:說哪到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