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學義:勞模醫生給患者最好的服務

王學義:勞模醫生給患者最好的服務

患者李明(化名)和家人專程來醫院感謝王學義教授,「要沒有王大夫的精心醫治,就沒有我今天的健康身體和幸福生活,是他給了我新的人生……」

十幾年前,李明總感覺胃口不好,油膩、堅硬的食物吃不了,一吃就感覺胃痛、噯氣、燒心,種種不適接踵而至。他四處求醫,胃鏡、腸鏡等檢查都做了,顯示一切正常。他常年吃藥卻收效甚微。親朋覺得他是心理疾病,建議他看精神科大夫。李明初始強烈抵觸,後來病症總不見輕,他才慕名找到王學義教授。王學義和他深聊近一個小時,詳細了解了李明平時的工作、生活情況,疾病發病前後的身體、心理狀態,進行了各種分析測試後,最終確診其患有心理疾病。按照病症,他給李明開藥,不定時打電話了解其用藥情況,電話里對他進行心理疏導,經過一年多的治療,以前身體的不適消失無蹤,吃各類食物也未見不良反應,李明康復了。

王學義是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科主任,「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他從事精神心理疾病研究和臨床工作的40年里,碰到像李明這樣的患者數不勝數。他出診的每一天,除了接診各地患者外,還有眾多康復的患者專程來診室向他致謝。面對患者的謝意,他總是說:「治病救人是醫者職責,看到患者能重回社會、家庭,我發自內心的高興。」

王學義不僅僅是說說而已,他真正把這份「初心」帶到了工作上。記者在其診室採訪時,看到他與很多患者都是「老朋友」,接診時,他和藹可親、不擺專家架子,耐心和患者「話療」。遇到第一次就診的患者,他更是不厭其煩與其「聊天」,常常接診時長半個多小時。他告訴記者,「我們精神科的大夫,接診時讀懂病人很重要,這樣才能精準確診、精準治療。」也因其對待患者不敷衍、細緻認真,他的出診時間總是一延再延。面對從外地來掛不上號的患者,他堅持加號也要給他們看病。所以,醫院給他的出診挂號數量是20個,他通常加號8到10人。上午的門診,一般下午兩三點下班;下午的門診則要延長至晚上八九點鐘方可。他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看完最後一名病人不下班。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長期用藥,很多患者家庭都不富裕,所以,每次王學義給患者開具處方時,都從患者實際需要出發,能用便宜葯絕不用貴葯,能少用一種葯絕不讓患者多吃一種葯,他告訴記者:「『先做人,再行醫,正人先正己』,不給患者亂開藥,才對得起醫生的良心。」這個從醫之道他既要求科室大夫堅守,自己也一以貫之。患者老呂說:「找王教授看了這麼久的病,他從沒讓我多花一分冤枉錢。」

多年來,王學義教授除了出診為患者看病,還堅持開展義診、健康教育講座等公益醫療活動。他說,精神疾病患者比較特殊, 在為他們治病同時,要讓他們恢復社會功能,讓他們有尊嚴、有地位地健康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每月都會定期舉辦一次「精神疾病患者家屬健康教育講座」,義務宣傳精神衛生常識,幫助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及家屬答疑解惑。他患有嚴重的腰疾,有時腰疼發作,他依然忍痛堅持講課。至今講座已堅持開展15年。

2017年,王學義教授獲得了當年度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份榮譽他看得很重,他說:「醫生也是廣大勞動者中的一員,這份給勞動者的至高榮譽,讓我感到自豪,同時也壓力倍增。我只有更加盡心儘力為患者服務,才能對得起勞模稱號,對得起患者的信任,對得起醫生這份神聖職業。」

來源:河北工人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北工人報 的精彩文章:

臘八習俗充滿愛

TAG:河北工人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