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典型」與「非典型」中探索,嘉行傳媒的差異化路徑如何構建?

在「典型」與「非典型」中探索,嘉行傳媒的差異化路徑如何構建?

現實主義的逐漸回歸,是近年來電視劇創作的一大亮點。嘉行傳媒的劇集在內容和題材的嘗試也呈現出這樣的變化,並在年輕化傳播的路徑下走出了自身的差異化之路。

關於影視改編,行業審視它的態度正變得越來越理性,「很多文字上氣氛和狀態的描述是很難通過影像去體現的,也有很多文字的表現形式沒辦法支撐戲劇發展的框架等,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做了很多功課和設計。」嘉行傳媒最近出品的劇集《烈火如歌》也是一部脫胎於小說文本的改編劇,製片人高琛說,從一開始改編的過程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如何在關照當下火熱創作之姿的同時,把握年輕社群的傳播心理?嘉行傳媒的差異化探索是一種思路。

「成長」是永恆的主題

對於創作者來說,要想讓一部劇集作品為大多數年輕人所喜愛,關鍵不在於IP改編,也不在題材的熱度,而在於其貫穿始終的「成長」主題如何呈現,讓人共情需要投入更多工夫。

「不僅有純潔美好的愛情、友情和親情,還有關鍵時刻以青春的力量拯救民眾於危難的大情大義,它有落實到每個人物個體上的勵志成長故事,也有少年們在面對危機時,可以不顧個人性命情感利益,拯救民眾於危難的俠義精神。」在高琛看來,《烈火如歌》想要傳達的就是這樣一種「共情」。

縱觀嘉行傳媒近年出品的電視劇也有不少著墨這種關乎「成長」的線索。《漂亮的李慧珍》講述了一個普通平凡女孩認真努力的成長故事,這個故事裡有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你我他」;《親愛的翻譯官》和《談判官》雖然以冷門職業作為切入點,但關注的是都市人之間真實的情感表達和對夢想的追求;正在後期製作中的電視劇《趁我們還年輕》聚焦的是年輕人在離開校園進入社會之後的「後青春期」,這樣的表達也是一以貫之的。

成長的主題,似乎更能從年輕觀眾的審美心理出發強化現實性,從而構建被認同的影像真實。雖然這些劇集中所關涉的生活與生存很新鮮,但其關照的每個人的困境和破解困境所需的動力卻總是相似。大多數觀眾能夠產生共鳴的原因在於,這樣的創作視角回應著當下都市生存中某種焦慮和困頓的心理需求,觀看即是一種撫慰。

藉助成長的內核,這也是並不屬於當代題材的《烈火如歌》帶著些現實主義底色的原因。「我們在選擇項目製作的時候,不論是哪一種題材的故事,都很在乎一個關於成長的主題,因為成長中的收穫和喜悅也是和當下的每一個年輕人都息息相關的。」高琛說。

年輕的心態比年輕人重要

從《翻譯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談判官》《烈火如歌》,無論從演員選擇,還是敘事語態,嘉行傳媒的劇集在觀感上似乎都對準年輕人。即將陸續推出的《曾少年》《趁我們還年輕》等作品,也有很強的年輕感。

雖然注重年輕化傳播,但嘉行傳媒對於「年輕」的洞悉卻有自己的思考,「我們在選擇和籌備項目的時候都會做相應的市場調研,也會在公司內部聽取各個年齡層同事的意見,我們有完整的從市場調研到宣傳的一個體系,會在項目的各個階段都隨時進行溝通、反饋、總結」。

精準定位之下有更臻成熟的「操作」,使得這家年輕的公司迅速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然而電視劇的創作需要隨著時代語境的變遷有更多升級,嘉行傳媒對受眾的認知和把握也在不斷的探索中有調適,「青春是一種精神,與年齡無關」如果說是電視劇《趁我們還年輕》核心思想的傳遞,也不妨說是嘉行傳媒對於「年輕化」的認知。

「雖然嘉行傳媒推出的內容更傾向於給年輕觀眾,但我們並不會在受眾群體上給一個非常狹義的年輕人群體的年齡限制,更多的還在一種年輕的心態和傳達美好價值觀的方向。」高琛說。

這樣的認知恰恰是當下的大眾對現實主義作品的期待,只要是符合當代人對於理想、信仰的內在精神需求都能概之為「現實主義」。

市場多元更要「內容為先」

近年來,整個中國電視劇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很多新的故事題材湧現出來,拍攝形式和風格也更趨多種多樣,受眾的觀劇模式和觀劇習慣也在改變。「我覺得對於行業走勢的判斷就是要不斷地去調研和關注,創作既不能脫離市場更不要脫離生活。」在高琛看來,電視劇的創作要想走的長遠不能憑藉「跟風」。

前兩年,「小鮮肉+大IP」的配置似乎很受市場推崇,然而,這種配置的作品在市場上經歷過風潮之後,也進入到從蜂擁而至到批判反思的階段。對於正在變得多元的創作環境,傳統的流行策略也必須更加註重品質。「先天的優勢是一方面,但想要得到市場認可,始終還是要靠好的內容來支撐。」

嘉行傳媒在劇集內容方面的謀劃布局,多少有些一邊冒險、一邊堅守的意思。無論是在年輕化上做的努力,還是對現實主義的理解,最終都指向了「實實在在把內容做好」。

創作者很清楚電視劇創作應該有哪些美學追求,如何把紛繁複雜的生活現實抽絲剝繭,成為熒屏上可理解可共鳴的藝術符號。嘉行傳媒這兩年的作品下的工夫也在於此,一方面要警惕角色扁平化、內容同質化等問題,另一方面也要立足現實創作,反映時代訴求和受眾呼喚。

對「成長」在主題層面的堅持算一個,在服化道等設計層面的苛求也算一個。

電視劇作為一種大眾流行文化的具體形態,其傳播力和影響力不可小覷。如果有傳播力的表達方式加上對現實的關照,電視劇的終究能夠實現對觀眾記憶的召喚。「現實題材更能體現現代人的生活狀態,更能觸及觀眾的精神共鳴,也能給大家更多創作靈感。」高琛說。

在嘉行傳媒出品的大多數劇集中,成長是每個主角必經的考驗。同樣,成長的磨礪與積累也都伴隨著這家公司。「我們的公司和藝人在成長,我們面對的市場和觀眾也在成長,這也就督促著我們要不停的求新、求好、去提升自己。」

作者:張榆澤

編輯:王海婷 江勇

【版權聲明】本文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電時評 的精彩文章:

翟天臨:最飽滿的麥穗,永遠耷拉著頭
從互聯網數據看年輕人喜歡怎樣的紀錄片

TAG:廣電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