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

「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

GIF

1.

最近很喜歡一首歌,叫做《父親寫的散文詩》,喜歡裡面的那句:「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鬧著要吃餅乾」。

後來也逐漸明白,其實那首散文詩,譜寫的就是我們的人生。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沒有我的家人,是不是我就從來沒有可能來到這個世界上看一看。那顯而易見的答案,彷彿也在提醒著自己家人的重要性。

我相信對於每個人而言,每次提起家人,相較之下更多的仍然是那份滿滿的愧疚之情。

道理都懂,偏偏有那麼一些時候,任性和衝動往往能打敗那個明白事理的自己。

尤其是在自己喜歡的事情面前,好像家人的位置永遠都是排在第二位。

得不到贊同和認可,就會一昧地把所有的罪狀都歸結於家人身上。埋怨他們的不理解,討厭他們的一再阻擾,甚至就連他們電話里的幾句詢問,都會覺得是對自己夢想的嚴重挑戰。

我們都曾這樣,「青春過」、「熱血過」、「輝煌過」。

之所以為這幾組詞加上雙引號,是因為後來總有一天,我們一定會懂得:

家人,永遠都是排在第一位置的!

2.

前天小陶子在《謙之友》公眾號上面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家人的。

我記得她裡面說有一句話,大概是說:跟最親近的家人說一句「我愛你」,真的很難!

不是不想說,而是礙於各種原因,根本說不出口。

你看,大概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一個模樣。能對喜歡的異性輕而易舉地說一聲我愛你,能對遙遠到觸不可及的明星偶像說一句我愛你,也能對自己憧憬的那個詩和遠方說一聲我愛你。

唯獨家人,我們對他們過於「苛刻」,要求太高,以至於連簡簡單單的三個字都不會說,都不敢說。

小時候是這樣,長大之後因為忙碌學習和工作,更是如此。

我們有大大大大大大的夢想要去實現,我們有高高高高高高的天空要去攀爬,我們還有遠遠遠遠遠遠的未來要去追求。

如果不是突然間看到「家人」兩個字,我都快要忘記了有多久沒有再去跟家人好好說上一句話了。

甚至長大之後,會覺得家人跟自己的關係好像越走越遠,越來越像兩條平行線,如果沒有什麼事情,似乎就沒有交集。

我們時常把夢想掛在嘴邊,讓人誇獎那是個積極向上,有理想抱負的青年。

一直被忽略的,往往都是家人。可最應該受到誇獎的,不應該先是那些愛家人的孝子嗎?

3.

撒貝南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父母看似任由我闖蕩,去按照自己的路走,其實他們的目光一直盯著我的背影」。

就好比那首從小念到大的古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誰家的父母不都是這樣,愛孩子勝過愛自己。明明知道孩子長大了,留不住了,不得不讓他任由自己的想法展翅高飛,但他們的目光永遠都會注視在孩子身上。

害怕路途太遠,孩子被風雨吹打;害怕道路坎坷,孩子一個不小心就摔倒跌傷,更害怕中途遇到幾個壞人,孩子被欺騙,被傷害。

我們永遠都無法了解家人為我們付出了多少,也正因為這樣的付出,才會有那個茁壯成長的我們。

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付出和回報最得不到均衡的一個群體。

甚至有些時候,換來的卻是孩子一遍遍地索求,一次次地埋怨討厭,或者是無休止地爭吵。

正因為他們的角色是父母,所以就要承受這些?

4.

我承認,以前對於我來說,家人和所謂的夢想,一直被我忽視的那個,是家人。

如果總把責任怪到是「年輕氣盛」上面,未免會覺得不太合理。要不是自己心甘情願,本就打算這樣,那年輕和不年輕又有何妨?

但還不至於說以前的種種是一些錯誤的行為和選擇,就目前的心態來說,借用薛之謙說過的一句話就是:我覺得那不是正確的選擇,換做現在,我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和決定。

要說是什麼時候覺得家人比自己所謂的夢想重要,我也說不出一個具體的時間。可能就是這樣,慢慢的,時間過去了,就懂了,就明白了。

有這樣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

明白這句話之後有兩種心情,一種是後悔,另外一種是慶幸。

具體是哪一種,完全取決於自己是不是真的願意去感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當然,除了自主去感受之外,最殘酷的就是某些事情突然發生讓你不得不去感受。

我相信,那份殘酷,是我們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現實。

5.

前不久看過一部電影,叫做《尋夢環遊記》。我很少看動畫片,但這一部,卻讓我真正地喜歡上。

電影的主人公米格十分熱愛音樂,但他的家人卻禁止他接觸音樂。原因是因為他的家人誤會了家族中的一位先輩,以為他曾經為了音樂拋棄家庭。

可即便在家人的一再阻擾下,米格還是偷偷地接觸關於音樂的東西,偷偷練琴,偷偷去參加比賽。

電影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個場景,就是米格再次被家人阻止去參加歌唱比賽,然後那把陪伴了他很久的吉他被她奶奶摔爛之後,一怒之下對家人說出了那句:「我不想要這樣的家。」

如果是你,當夢想和親情發生衝突的時候,會選擇怎麼做?

伊能靜看完那部電影之後,發微博感慨說:「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

而就在不久前,剛好看了一篇提到柳岩的文章,其中就說到一件事,是柳岩和他父親的故事。

柳岩說:

我爸上個月身體狀況不太好,然後是在醫院度過了70歲生日,但是我很高興自豪的是,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給他最好的醫療條件。

她還說:

如果親人健在的時候,有什麼都給他們吧!

此話,願我們共勉!

文字 | 龐先生

圖片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啊謝謝 的精彩文章:

TAG:啊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