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都這麼多年了,怎麼還這麼多人想出去?」

「都這麼多年了,怎麼還這麼多人想出去?」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散落著許多璀燦的明珠,湯加、塞班、馬紹爾群島……貝勞就是其中一顆……」

1992年,葛優在主演的電影《大撒把》里講了一個關於小島「貝勞」的笑話。

謀劃著移民貝勞的葛優,需要先乘火車,穿越遼闊的西伯利亞,經過莫斯科,到達柏林,再轉到巴黎等待參加每年夏季的太平洋旅遊團,乘船到達貝勞,在那待夠兩年,就可以獲得移民到美國的機會。

儘管過程艱難又曲折,卻沒能阻止90年代初的移民熱潮。

如今,移民變得容易,選擇移民的人也越來越多。

據僑外《2018北美移民與投資趨勢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的移民數量大約有2.58億人,截止2013年,中國移民總數達到930萬人。

吸引移民的,不外乎可升值保值的房產投資、更優質的教育、更清潔的空氣。

可升值保值的房產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在海外購置房產。前不久,薛蠻子發微博,說自己在日本一口氣買下了一條街。

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學會的報告顯示,2016年,大中華區購房者在美國購房總交易額達317億美元,占所有國際買家成交總額的26.6%;

而在加拿大購買房產的海外買家,有70.6%來自中國。

買房,就好像中國人「天生」的技能。除了經濟方面的考慮,不能小看的是「傳統」與「安全感」的力量帶來的推動。

曾有外媒報道,中國人平均初次買房年齡在27歲,是全球年齡最小的,甚至比某些發達國家的早了一代還多。

美國心理學家Erich Fromm認為,人的生活態度有兩類:佔有、存在。

中國式「房奴」的日常就是,沒錢的,吃著10塊的盒飯攢錢買房;剛花了300萬買了房的,每天吃著10塊錢的盒飯,準備再買套房。

當戶口制度讓房子與教育、醫療、保險都掛上了鉤,一處房產關係到下一代人的未來之時,有了那一套房,就有了底氣。

人們還是執著地認為「有房就有家」。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在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多地買房,似乎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2009年09月06日, 北京秋季房展,海外房產展區,美國房地產項目 / 視覺中國

此外,教育也是不少人選擇移民的重要原因。

2013年,《福布斯》發布的《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稱,中國大眾富裕階層已經超過千萬人,其中有兩成有移民打算,四分之三的人希望子女將來能夠留學海外。

2010年6月26日,南京2008高校招生志願填報諮詢會上,留學中介機構吸引學生家長送高中畢業生出國留學。/ 視覺中國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里,湯唯飾演的文佳佳為了給孩子一個「美利堅公民」的身份,獨自跑到了美國。

在她看來,有了這個身份,孩子就可以享受美國公民權,能在美國讀書、參加工作、享受福利、拿到綠卡……

在許多中國家長心目中,子女的前途重於一切,因此,只要有能力、有機會,他們會送孩子去往他們認為的更優質的教育環境里。

普通人如何移民

在中國,知識精英和新富階層是移民的主力軍。

因為,一般情況下,要讓移民局對自己足夠信任,必須符合他們的要求:不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為他們做出貢獻。

前不久,有媒體對財務自由劃分了9個階層,最高層是國籍自由,即可以自由移民、自由投資。

符合這一點的人,要麼是某一學術、藝術領域的領頭人,要麼得擁有家財萬貫。前者可以成為促進文化建設的隱性力量,後者則可以實實在在地推動經濟發展。

中國移民最熱門的國家——美國,最容易的移民方法就是投資移民,要求投資者在美國以不少於100萬美元的資金新建企業,並招募不少於10名美國僱員;或者在人口低於2萬的農村地區投資50萬美元。

即便投資移民成本巨大,前赴後繼的人仍舊不在少數,2014年,美國85%的投資移民都來自中國,從提交申請到獲得批准,需要等待的時間很短。

美民調指亞裔移民超拉丁裔 華裔人數達400萬 / 視覺中國

另一種受歡迎的人群,是在科學、藝術、教育、商業、體育等領域具有影響力或知名度的人,他們的才能和影響力,到哪兒都可以為社會帶來財富。

最常被提起的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1957年憑藉諾貝爾獎得以在美國生活多年,最終在1964年加入美國籍。我們熟知的部分演藝界明星,也已移民獲得外國國籍。

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有知識精英和新富階層才有資格移民。對於普通人來說,技術移民也是一項好的選擇。

以美國為例,只要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內有一定專長,僱主又是美國人,就可以由僱主出面,為僱員提出移民申請。

此外,入職外企被調往本國、國外留學找到了當地的工作,或者投遞簡歷被國外僱主聘用,都可以申請技術移民。

技術移民雖然要經過特殊審核,拿到勞工部頒發的勞工證才能入境,但如果工作性質特殊,申請到了「國家利益豁免移民(NIW)」,就可免去勞工證,也不受僱主和固定工作的限制。

這些年,在一些影視劇的影響下,許多人對移民後的生活留下了惡劣印象,認為外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國勞工,一定會把底層職業專門留給移民。中國人到了國外,白領得去端盤洗碗、高知要去開計程車、高級工程師去當碼農、主治醫師可能失業……

但事實卻是,沒有底層工作專屬移民一說,各行各業,都有移民涉足。

數據證明,保姆傭人、計程車司機、養路工等被認為「移民專屬」的職業,但本國人就業更多。

移民承擔的工作並不低端。在美國,44%的醫務工作者是外來精英,在軟體工程師中移民有34%,27%的物理學家和25%的化學家都是移民。

無論學歷如何、經濟能力如何,移民之後,都能獲得一份比較符合能力的工作。

但區別在於,能力不同,工作層次就不同,所獲得的待遇自然也不一樣。這在任意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

2014年11月12日起,美國對中國實施新簽證措施,中國旅客在青島機場邊檢大廳等待辦理出境手續。/ 視覺中國

有人擔憂,自己外語差勁,是沒辦法移民的。但這一關也沒那麼可怕。

首先是辭彙量。大大小小的英語考試:四六級、專業等級考試、雅思、托福、GRE,不同的考試對辭彙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從4500到10000多不等。

但研究表明,辭彙在語言學中是分不同類型的。即每種語言都有最核心、最常用的辭彙,數量大約在2000-3000之間。有學者發現,只要掌握4000個基本辭彙,就可以達到86.8%的普通文本覆蓋率,同時掌握日常最基本的英語交流。

最令人恐懼的陌生語境,也完全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逐漸適應,順暢交流只是時間問題。

解決了資產問題、語言問題,普通人移民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什麼叫萬死不辭?
為什麼人結婚後會變胖?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