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紅防晒品該不該種草?手把手教你選好合適自己的防晒品

網紅防晒品該不該種草?手把手教你選好合適自己的防晒品

GIF

又到了春夏季節,紫外線低調了一冬,正準備大肆席捲地表。都說防晒是一年四季的必備,脫離防晒談護膚就是耍流氓,所以像我這種冬天偷懶的居居girl,也不得不趕緊把防晒大計列入研究議程。

在這之前,我看了挺多科(安)普(利)防晒的美博文或者知乎文或者公眾號文,老實說吧,好多都只是泛泛而談,不出錯的都算少的了,而且最後重點都是產品推薦,然後大部分讀者也沒有很願意花時間研究自己適合哪種,也希望別人幫忙做決定,比較省心。

年輕的健康皮膚倒也還好,像皮膚比較敏感、有各種問題的,就得多多注意選擇合適自己的防晒產品,而不是兩眼一閉下單就萬事安好。

本po分四章,字會比較多,非常不討喜,但我還是覺得有必要寫寫,不求嘩眾取寵,只求一起學習~圖片來自網路,數據來源於美國FDA官網、國內個別專業皮膚科醫生的文章以及知網上發表的相關期刊論文。

......我也是挺拼的=。=

GIF

——Chapter1——

? 為何要防晒??

——傻孩子,為了阻止UVA和UVB對你皮膚的傷害啊

好先例行看看這張著名的圖,權當開胃菜:

好進入正題。UVA和UVB真是老生常談了,這裡稍微提煉一下精華概念:

1.一般說防晒,基本防的這倆。

2.UVB指的是波長290nm~320nm的光,B指的是Burning(晒傷);而UVA指的是波長320nm~400nm的光,A指的是Aging(曬老)。

3.你們防晒品上標誌的SPF(Sun Protection Factor,防晒係數)主要針對的是對UVB的防護——防止引起皮膚紅斑、爆皮和脫皮。

4.你們防晒品上標誌的PA(日本防晒品特有,通常後面帶「+」,越多「+」指數越高,PA++++是最高)或者Broad Spectrum(歐美系防晒品特有,沒有具體指數),主要針對的是對UVA的防護——阻止皮膚衰老、黑色素沉積和接觸性皮炎(甚至是皮膚癌)的形成。

——Chapter2——

? 到底要用物理防晒還是化學防晒??

——此乃日系和歐美系陣營之爭

這裡說的其實是防晒產品採用物理防晒劑或者化學防晒劑的問題。

★物理防晒劑★

物理防晒劑的作用機理是依附於皮膚表面然後直接反射、散射和吸收紫外線,不需要被皮膚吸收就能發揮作用。一般各國批准的、常見的物理防晒劑有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和氧化鋅(zinc oxide),而氧化鋅可以同時阻止UVA和UVB。

物理防晒的好處:對皮膚刺激性較小,適合敏感、皮膚屏障受損或者做完醫美的皮膚,而且沒有出很多汗或者泡在水裡的話原則上無需頻繁補塗。

物理防晒的缺陷:大部分純物理防晒的使用感不太那麼好,由於較高光折射性以及品牌的工藝問題,容易導致視覺上泛白泛油光,後續跟妝也有可能產生不貼合的問題。

★化學防晒劑★

不同於物理防晒劑,化學防晒劑不反射紫外線,而是直接吸收紫外線,所以需要被皮膚吸收後發揮作用。化學防晒劑種類很多,而且國家之間有區別,許可加入防晒品的劑量濃度也有不同要求。

比如我國2015 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規定,作為化學防晒劑的二苯酮 - 3、二乙氨羥苯甲醯基苯甲酸己酯和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醯基甲烷最大允許添加的質量分數分別為 10%、10% 和 5%。

化學防晒劑的好處:膚感較好,不容易泛白泛油,而且廠商可以通過不斷完善技術來調整配方,減少後續跟妝中容易出現的搓泥、結塊等情況,而且產品選擇多,比較能滿足個體需求。

化學防晒劑的缺陷:防晒效果不太穩定,容易脫失,即使沒有出汗或者浸泡在水裡必須經常補塗,而且由於被皮膚吸收的關係具有一定刺激性和風險。

★兩者結合★

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的防晒產品都是結合了物理和化學防晒的,這樣可以相互彌補不足,達到廣譜防晒。在價格上,相較於化學防晒,純物理防晒會稍微貴一點,但安全係數更高。

一般來說,日系防晒產品較多採用兩者結合的方式,我感覺大部分精緻girl還是更重視使用感的,後續跟妝各種完美,所以以「搖搖樂」著稱的日系防晒品普遍更受歡迎,輕薄無負擔。從開架的碧柔、SOFINA、Allie、日版妮維雅,到貴婦的CPB、黛珂、Pola,再到引發限購的資生堂各種霸權金瓶銀瓶藍瓶粉金瓶,家族龐大且術業有專攻,都是妹子的囤貨重點。

日系常見防晒

而歐美系防晒品比較傳統,雖有專註生產純物理防晒的品牌,但根據我的觀察,從常見的水寶寶、香蕉船到大牌子的倩碧、契爾氏、蘭蔻,再到專業一點的雅漾、嬌韻詩、理膚泉等,要不飽受詬病要不無人問津。

歐美常見防晒

其實也有相對把純物理防晒做得比較好的品牌,如Elta md(超多選擇),Topix(我的愛),Colorscience(潤色防晒粉末)等,都比較注重膚感,而且個別還添加抗氧化抗炎成分,所以不用只關心日系防晒啦,尤其是皮膚屏障受損或者易敏的你。

——Chapter3——

? 怎樣get防晒品的正確使用姿勢? ?

瀏覽知乎或者公眾號評論區有關防晒的問題,感覺還是有很多居居girl並沒有發揮出防晒品的功效,甚至根本沒用對。銀子白花還被晒黑什麼的,嚶嚶。

GIF

—— 關於使用多少倍數的防晒

一般來說,春季起紫外線開始增強,但此刻空氣中雜質較多,易引發敏感情況,所以不適用倍數過高的化學防晒品,可以選用SPF20-30、PA+~++的物化結合或純物理防晒。但坐標廣東的girl們可以適當提高倍數,畢竟貴省已經提前進入夏天。

到夏天后,如果只是一般通勤,根據情況可以選用SPF18-30、PA+~++的防晒,配合硬防晒(傘、防晒衣、帽子、口罩和墨鏡等)。若選用不是純物理防晒劑的日系防晒品,注意及時補塗。

如果是較長時間的室外活動,甚至有游泳的情況,請務必使用SPF40-50、PA++++的防晒,且選用標有「Waterproof」(防水)的產品,並注意補塗。

—— 關於室內要不要用防晒

如果你是坐在落地窗或者玻璃窗附近,而且沒有窗帘阻擋的話,可能需要適當用一下,SPF18-20就夠了。白熾燈、LED燈是沒有紫外線的,熒光燈有微量,但你總不至於時刻抱著它吧。BTW電腦屏幕沒有紫外線,不要被代購忽悠。

—— 關於跟妝

ummm...這個問題有4個小問題

1.化妝的話,在哪個步驟用防晒?

做好基礎護理後,提前15-20分鐘(根據你防晒的成膜速度決定,但一定要讓它成膜,否則白搭)用防晒。

如果你需要用到妝前(primer,不叫隔離,沒有隔離這一說法),帶潤色功能的妝前請在防晒後使用,這樣更好配合粉底;帶控油或修飾毛孔功能的妝前可以在防晒前使用,因為可以幫助防晒成膜,最後再用粉底。

如果本身防晒帶潤色功能,那皆大歡喜啦~

潤色防晒一般帶有Tint的字樣

2.防晒指數能不能疊加?

不會。在防晒和粉底都帶防晒指數的情況下,理論上應該是按指數較高的算。

3.後續跟妝出現搓泥現象怎麼辦?

首先,看看你的基礎護理是不是太多層了,比如水+精華+霜+各種有的沒的,上了防晒還要上粉底,肯定搓泥的機會就多了嘛;

其次,手法可以改變一下,不要硬抹,也不要粗暴地糊上,可以擠在手心揉一下,用手心的溫度慢慢輕輕地按進皮膚去,然後就不要動了,讓防晒自己成膜。這樣可以減少摩擦和阻力,不會拉扯到別的已經在你皮膚上安好家的小夥伴,而且注意上粉底的時候不要用刷子了;

最後,盡量避免基礎護理里用到比較黏膩和濃稠的產品,比如各種膠類、增稠劑、玻尿酸、硅類等等,容易和粉末類產品搓泥,至少你要用防晒的時候不要用它們。

GIF

4.化妝後如何補塗?

用純物理防晒的話不下水不出汗基本可以不用補塗,如果是物化結合,可以考慮用防晒粉輕輕掃一層。現在很流行的防晒噴霧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不建議直接噴上臉,因為考慮到對粘膜有滲透性和刺激性,用在身體會好點。

一款口碑很好的元祖級防晒粉

——關於防晒品的用量和塗抹部位

有時候你覺得明明塗了防晒但還是被晒黑,那可能是因為沒用夠量噢。而且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沒用夠量,那你用SPF50說不定都沒有足量的SPF30效果來得好噢,尤其是化學防晒。如果用在臉上,我查了一下相關資料,大部分建議是1-2克左右,大概就是一元硬幣的面積,然後2枚疊加起來的體積,不過要注意鼻子啊、眼周、唇部甚至有必要的話,頭髮也要做好防晒工作,這些部位一般容易被忽略。如果用在身體,那....使勁糊吧嗯。

——關於防晒品是否要專門卸掉

這可是引起廣泛關注的問題呢。個人覺得,如果你本來就帶妝,那就按正常卸妝潔面程序來就OK;如果你不化妝,一般的潔面產品基本也足夠把防晒卸掉,別小看清潔表活啊~所以沒有必要特意再用卸妝產品啦。

——關於孕婦能不能用防晒

老實港,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關於孕婦不能護膚不能化妝甚至不能防晒的言論......回到能不能的問題,答案是能,但盡量用純物理防晒,而且不用再附加什麼抗衰老之類的功能,越簡單越好,或者直接諮詢醫生後再使用。孕期激素變化,容易導致各種皮膚問題,不要因為這個賴防晒啊,人家還保護你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呢。再說了,用在皮膚上的其實很難會直接作用到身體內部,而且至少目前沒有什麼實錘防晒是對孕婦有害的。

——Chapter4——

? emmm.....如果一定要推薦產品 ?

嗯???結果還是繞不開這個環節???

老實港我個人其實比較推薦硬防晒和防晒產品相結合的方式,簡稱出門打傘啊!非常精緻的girl們還可以戴上帽子墨鏡口罩防晒袖子等等,理論上越嚴實效果越好的啦,只要不在意周圍人的眼光!

是時候放出這張圖了

蘭後,我個人也比較推薦純物理防晒劑的防晒產品,一來溫和二來省事,而且現在還真有一些砸了錢提高使用感的產品在的,比如我上面提到的Elta md的一款SPF41的防晒霜,純物理無油無刺激配方,不泛白帶潤色還能防水40分鐘,採用的是一個不能被皮膚吸收的微粒包裹技術(產品的報告單足足11頁,特別細緻和嚴謹),保證了安全性和使用感的良好,而且日常絕對夠用了。價格在85g/RMB180+左右,性價比很高,不過請小心某寶這個牌子好多假貨噢。

再蘭後,比較喜歡日系觸感的純化學防晒品也有好推薦,有個相對小眾的日本品牌叫Ampleur,它有一款使用感碾壓級別的防晒乳,指數是SPF40,PA++++,亮點也是採取了一個微膠囊包裹的技術包住兩種化學防晒劑,一方面保障了紫外線和皮膚不會直接接觸,

↓官網示意圖↓

...一方面卻又比一般化學防晒霜溫和穩定,還附帶優良使用感,可謂三重禁忌の開掛存在了。然鵝,東西好是好,價格很貴婦,30g/RMB380+左右,香港萬寧有賣,已經開始火了,有意向的請趕緊。

最後,現在貌似還有口服防晒丸這種騷操作,據說能從體內作用防止紫外線的損害。老實說,比起這些,我還是覺得硬防晒或者防晒霜比較靠譜,這種可以作為輔助手段減少晒傷幾率,但作為主要手段還是弱了點。或許哪天真開發出強力的口服防晒品,再說唄!

終於寫完這篇了,你能看到現在也是真愛。我寫這篇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不用在別人推薦的產品里選,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做一個機智的消費者。不止是防晒產品上,而是方方面面,都能做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要求。讓別人來干涉、決定你的選擇,還不如自己做決定是不。

感覺自己像寫了個小型論文,然而閱讀量也不會到50,心累...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或者問問題也行,我儘力回答。話說本來想搞個贈品活動,轉發點贊數最高的人獲得Elta md純物理防晒一支,後來想想關注的人都不到100,遂作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防晒 的精彩文章:

防晒不到位,一年老10歲!盤點2018最值得買的防晒!
防晒、防敏、防蚊蟲 春遊需要掌握的三件事

TAG:防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