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明上河圖中一個細節,展現古代一高深科技,五百年後還世界領先

清明上河圖中一個細節,展現古代一高深科技,五百年後還世界領先

清明上河圖無論是在歷史還是文學繪畫方面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它是我國古代文明的巔峰之一,值得每一個中國人了解。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清明上河圖上的一處很小的細節,如下。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緩緩的流水,橋樑還有穿行而過的船舶。請大家注意正在朝著橋洞行駛而去的那一艘船舶。

從這艘船舶上,大家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它的桅杆正在緩慢斜向下倒下來,而另一端的船舶的桅杆則呈現出筆直向上的圖景。為什麼說清明上河圖幾乎達到了藝術的巔峰?從這個小小的細節也能夠看得出來,哪怕是尋常人也能從中感受到動態的過程,然後在腦海里不自覺地還原當時的神態和動作。

按照常理,若是船舶的桅杆比橋洞還要高的話,幾乎是不可能通行的。但在宋朝,我國的先人便想出了這樣的妙招。這個桅杆之所以能夠被放倒,本質上還在於船的身上。我國的古人在桅杆的底部安裝了轉軸,使得桅杆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站起來或者趴下去。這個理念也曾出現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之中。

在沈括的記錄之中,還曾提到這項技術被傳承給了來自高麗的商船。這些船每每遇見大風便極有可能被掛斷桅杆,然後船翻人死。我國的古人很善良,對於這群商人沒有絲毫的隱瞞,將該教授的技術都教授給了他們。或許那個時候的他們,是不會想到千年後這群高麗人的後代會對我們干出很多噁心的事情吧。

這項技術在宋朝時候已經是領先世界了,或者說,在整個造船和海運的行業,宋朝都是唯我獨尊的。當時開封缺糧,需要用船將大量糧食從北方運到開封,因此國家大力發展。但在五百年前,隋朝時期,隋煬帝想要做出自己的功績,便下令開鑿運河,也正是這個時候,他下旨民間不允許私自造船。

宋朝的滅亡讓統治者害怕,他們很擔心若是由民間掌握造船技術,很有可能會重蹈覆轍。因此,在宋朝十分鼎盛的造船行業,宋朝以後便被荒廢了。不過,即便差點失傳。也就是說,只是花了500年,我國便從零到世界領先,而如今我國的造船技術同樣讓世界為之驚訝。

更有趣的是,因為不能在船舶身上下功夫,我們的先人開始在建造橋樑上下文章了。諸如如今天津存在的解放橋,是可以從中間向上打開的,只為了方便大型船隻穿過。這種技術,同樣讓人嘆為觀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文化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被「誅九族」的家屬,為什麼不跑呢?三大原因,現實很殘酷
諸葛亮吃了一斤米飯,司馬懿想了想說,他快死了!是被撐死的嗎?

TAG:野文化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