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西邊的土小子
我們村坐落在祖國母親河----黃河下游的西岸,對岸便是山東省會城市濟南。那裡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無論走到哪裡,我都因為喝過黃河甜水、吃過黃河鯉魚、睡過黃河泥沙而驕傲自豪。
01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在國家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下,我作為家中的老四,在一個金雞報曉即將天亮的時刻,在折騰了母親筋疲力盡後,轉世來到這個世界。一看是個帶把的,一家人自然高興得合不攏嘴。
然而,在那個剛剛經歷了自然災害,實行集體勞動的人民公社年代,人們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我的降生在給家人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帶來了無盡的煩惱憂愁。
別人家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是滿頭黑髮,可我卻生著焦黃稀疏的頭髮,後腦骨軟的像緩透的軟柿子,一按一個坑。這是典型的先天性營養不良。這個孩子將來好不好養活,在家人心中是個疑團。
02
沒想到,我還是堅強地活了下來。我們老家一直有個習慣,就是用黃河細沙給剛生下來的孩子墊屁股,俗稱穿土布袋子。
選這種細沙也是有講究的,有經驗的大人總是推著小推車,沿著黃河岸邊尋找被大風吹起的土堆,在土堆的陽面取土裝車。有用面口袋裝的,也有把小推車用舊布鋪的嚴嚴實實裝的,不然細沙推回家就會漏掉不少的。你想,能被大風吹起的細沙得有多細吧!
細沙運回來之後,再經過太陽翻曬,拿細籮籮上兩遍,再用鐵鍬架到火上翻炒,最後裝到一個用細布做成的口袋裡。口袋底部事先放一些涼土,等熱土放進去以後,涼熱一摻就行了。
這口袋從顏色上來說一般是選深色的,因為深色的不怕臟。口袋頂部前後都有繫繩,用於把小孩裝進去以後固定用的。
這樣炒制的沙土不僅具有尿不濕的功能,防潮防臟,而且還有醫療功能,對小孩的關節有祛濕保健作用。睡在這樣的口袋裡,小孩在冬天還有取暖的作用。
小時候,我就是在這樣的口袋裡生活過來的,我們家鄉這一帶的小孩都是這樣過來的。現在雖然出現了尿不濕了,卻沒有炒沙土這樣實惠方便,這是黃河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資源。
除此之外,我們家鄉人還利用細沙土來炒花生、炒黃豆,這樣炒制的花生、黃豆能夠保證炒熟而不糊,顏色好看,吃起來又脆又香。每年的二月二龍抬頭,我們家鄉就有吃豬頭肉、炒黃豆的習俗。
03
我們家鄉的男孩子天生愛玩水,天生不怕水,這與緊鄰黃河是分不開的。
等我上小學以後,就和其他同學一樣離開了大人的監護視線。大人們天天上生產隊參加集體勞動,哪有空管我們。放學以後,我們的第一項任務不是回家寫作業,而是去挖野菜、摟柴禾,完不成任務,回家不許吃飯。
夏秋季節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挖野菜,大部分是用來餵豬,好的野菜,如薺菜、灰灰菜、馬齒菜等,也可以用來做玉米粥或蒸著吃。
每當出了村來到引水河邊上,我們便不顧一切地脫光了衣服,跳到水裡玩個痛快。黃河水就是肥,河裡的魚也比較老實,在河裡鳧水的時候,只要你在長有野草或蘆葦的地方用雙手摸一摸,沒準就能摸上魚來。說了我的故事,也許你不會相信,我曾經用腳丫子就能把魚夾上來。
玩痛快之後,小夥伴們就趕緊去完成自己挖野菜的任務。回到家裡一不小心,還要因為下河挨頓揍。黃河水因為泥沙多,上來之後必須再用清水沖洗才能把泥沙洗掉。周圍到處都是黃河水,根本沒法洗,越洗越臟。這時候你肯定明白什麼叫跳到黃河洗不清的道理了吧!不洗就穿著衣服回家,衣服是髒的身上也是髒的,能不挨揍嗎!
04
黃河在我們家鄉這段已經變成了地上河。初中學地理時就學過,由於長期沉澱淤積,黃河河床已經高出地平面十多米。
這樣的地理優勢,也使我們飲用水質量得到了較大提升。過去幾米深的旱井打出的水,也比較清澈甘甜。後來用上了自來水,不僅清澈甘甜,而且也不用殺菌消毒,不像城市裡的水有股漂白粉味。
小時候上學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拎著一個玻璃瓶子,在口上拴上細繩。課間休息的時候,每個人都爭著到旱井裡用玻璃瓶子提水喝。按說喝生水不好,可不管怎麼喝也沒人鬧肚子。有條件的小夥伴,還要在水裡加上一兩粒糖精,喝起來更美。那時候不知道,現在才清楚喝糖精水對身體不好。
如今,省里正在規劃把我們家鄉這一帶集體搬遷。據說,在原址上準備修建礦泉水場,看中的就是水質甘甜的原因。到底水裡還有其他什麼營養成份,那只有科技人員才能知道了。
著名的南水北調工程,引黃河水北上,也是從我們縣境路過的,黃河水真的很重要,全國人民都需要。離開家鄉多年,還真有點想家鄉的甘甜之水了。
在這樣的環境里生長起來的我,水裡來泥里去,混身帶著黃土味,我從來不怕人們說我是泥腿子,這是我的驕傲和自豪!
TAG:河西河東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