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必看!一個引發共鳴與思考的展覽

今年必看!一個引發共鳴與思考的展覽

本文字數:

5500字

閱讀時間:15分鐘

目 錄

楔子

展覽體系

展覽導賞

序、點燃興趣的「序篇」

一、「從四海到七海」:從無知到相識

二、「指南針指向東方」:直面雙方

三、「大都的日出」:真實的元代中國

四、「馬可·波羅的行囊」:在義大利尋找中國

五、「來而不往非禮也」:在中國尋找義大利尾、回到「序篇」的「結語」

觀後感

餘思

楔子

最初知道這個展覽的信息,是朋友圈中的一篇文章:《觀展 | 異鄉人——「在最遙遠的地方尋找故鄉:13至16世紀義大利與中國的跨文化交流」展覽背後的故事》。

文章採訪了這個展覽的策展人之一、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李軍教授。得知,展覽的學術思想原是李軍教授的研究生課程與讀書會的討論內容,後與湖南省博物館合作,將一系列學術想法,轉換為一場可視的展覽成果。策展歷時三年多。

展覽體系

13-16世紀,是展覽標題所限定的時間框架,然而,展覽並未局限於此,而是從更遙遠的年代徐徐展開。

中意兩個文明,從各自發展,到彼此觸碰,最後逐漸交匯,宏大的歷史敘事娓娓道來,最終落腳於13-16世紀:中國的元、明兩大帝國時代,同時也是西方的文藝復興與大航海時代。

展覽的內容體系

展廳平面布局示意圖

四皿君憑印象繪製,細節並不準確,與實際有出入;字丑,請見諒!

展覽導賞

點燃興趣的「序篇」

與只有基本信息的其他展覽的序廳不同,這個展覽的序廳,陳列著兩組展品:

序廳的兩組陳列

一組是中國元明兩代的3件青花瓷,與油畫《諸神的盛宴》(複製品),由義大利畫家喬凡尼·貝里尼與他的弟子提香於1514年繪製。

《諸神的盛宴》描繪了羅馬神話中的一個故事,畫中卻有兩件中國的青花瓷器、一件仿中國青花瓷的義大利陶器。若仔細一點,你會發現這3件青花瓷展品的纏枝蓮紋,與畫中的相似。

序廳的第一組陳列:元明青花瓷與《諸神的盛宴》

另一組是木板油畫,兩邊的2件是分別來自法國與義大利、創作於16世紀末的楓丹白露畫派油畫——《加百列和她的妹妹》(複製品)與《沐浴中的女人》,中間的那件是廣東新會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新會木美人」。

有趣的是「新會木美人」,女孩的臉龐是明顯的西方人,而胸部的服裝卻為漢式,「與16世紀末楓丹白露畫派筆下的歐洲女性尤為相像」,展覽如此解讀:「三張畫猶如同一對姐妹呈現的三種姿態。」

序廳的第二組陳列:《加百列和她的妹妹》、「新會木美人」、《沐浴中的女人》

此時,我恍然大悟:所謂「在最遙遠的地方尋找故鄉」,在這裡,就是中國人能在義大利找到中國,義大利人能在中國找到義大利。

文化交融是如此有趣又匪夷所思,參觀的興緻因此點燃。

「從四海到七海」:從無知到相識

第一單元講述了13世紀以前,中國與義大利的各自發展卻又彼此摸索。

【別樣的青銅】

雙方的青銅製品,沿著各自的脈絡發展,有著自己的風格。那個時期的中、意兩地,「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

有些許疑問的是,這裡兩地青銅製品的時代,只有數百年的交集。不同時期的文物進行對比,是否合適?

「別樣的青銅」展區|青銅容器的對比

「別樣的青銅」展區|青銅雕像的對比

【玻璃的流傳】

玻璃的傳入,讓戰國時代的中國文明,接觸到了亞歐大陸的另一端。

「玻璃的流傳」展區

含有蜻蜓眼玻璃珠的珠串

公元前7-前5世紀

義大利羅馬國家博物館藏

蜻蜓眼玻璃珠

戰國(前476-前221年)

湖南衡陽公行山出土

仿玉谷紋玻璃璜|戰國(公元前476-前221年)|湖南省博物館藏

【中國絲綢與羅馬時尚】

漢朝絲綢的傳入,讓古羅馬聞到了來自中國的時尚氣息。「絲綢之路」之名,由此而來。

「中國絲綢與羅馬時尚」展區

絹地「長壽綉」絲綿袍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

就算是古典神話中的眾神,如花神芙羅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在古羅馬藝術家的手中,也穿上了來自東方的絲綢。

《花神芙羅拉》壁畫

公元1世紀

義大利龐貝出土

雅典娜大理石雕像

公元前1-公元5世紀

義大利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藏

當時的羅馬,並不知道絲綢是如何製成的。蓋烏斯·普林尼·塞孔都斯(即老普利尼,23 or 24-79年),在他的《自然史》中是這樣描述的:

老普利尼的《自然史》1525年羅馬中央國家圖書館藏

「(賽里斯)林中產絲,馳名宇內。絲生於樹葉上,取出,濕之以水,理之成絲。後織成錦繡文綺,販運到羅馬。富豪貴族之婦女,裁成衣服,光輝奪目……」

賽里斯國(Seres)就是中國,意為「產絲之國」。

【逐漸清晰的世界】

東漢和帝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抵西海欲渡之時,因懼風浪而返;唐代,迎合了異域市場的長沙窯瓷器,成為了海上陶瓷之路的開拓者。

「逐漸清晰的世界」展區

《後漢書·西域傳》

1884年上海同文書局石印版

湖南省圖書館藏

本頁記載了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的內容。

長沙窯椰棗紋瓷壺

唐(618-907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椰棗是西亞地區常見的樹木。

探索的步伐從未停歇,他鄉的地貌漸漸在紙上勾勒出來。東海、南海、北海(貝加爾湖?)、西海(青海湖、裏海、波斯灣?),是中國人的「四海」觀;印度洋、地中海、裏海與紅海,是托勒密(約100-170年)《地理志》描繪的「四海」格局。

依據托勒密《地理志》繪製的世界地圖|1482年版本|義大利羅馬中央圖書館藏

1154年,阿拉伯地理學家阿爾-伊德里斯繪製的《世界地圖》,就已經囊括了地中海、黑海、裏海、鹹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七海」。

阿爾-伊德里斯《世界地圖》(複製品)|1325年版本|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

在東方,因管理龐大疆域的需要,元代皇帝忽必烈命人將「回回圖子」(阿拉伯地圖)與「漢兒」地圖合為一體,中國地圖也走向了「七海」格局。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線描圖)|1513-1549年|原件藏日本島原市本光寺|原本最初由朝鮮人於1402年拼合《聲教廣被圖》、《混一疆理圖》等地圖而成

東方與西方,對世界的認知逐漸清晰。

「指南針指向東方」:直面雙方

第二單元講述了亞歐大陸的兩端,終於在13世紀迎來了直接的接觸。

第二單元的展區布局

【指南針與海圖】

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入西方,指南針成為遠海航行的必備工具。隨著遠航的增加,在指南針的加持之下,繪製了航線的海圖,也用於指導航行。

針碗

元(1271-1368年)

大連市甘井子區出土

針碗,即航海用水羅盤。在碗內注水,放入一根穿在浮漂上的磁針,將碗底的豎線對準船身中心線。磁針與豎線若出現夾角,表明方向發生了變化。

航海圖 1311年

皮埃特羅·維斯孔特繪製

義大利佛羅倫薩國家檔案館藏

現存最早的中世紀航海圖之一,以義大利為中心,描繪了地中海和北歐地區的海岸線。航行中,水手可以對比羅盤指示的方位與圖中放射狀航線的指向,準確到達目的地。

【失落的一頁】

與陸上絲綢之路沿線留存的遺迹不同,海上絲綢之路的遺物則失落於浩渺的海洋之中。

如,唐代運送長沙窯瓷器的阿拉伯船隻「黑石」號,如南宋滿載景德鎮窯、龍泉窯、磁灶窯、閩清義窯、德化窯瓷器的中國福船「南海一號」。

「黑石」號沉船殘骸

唐(618-907年)

印尼勿里洞島海域出水

景德鎮窯青白釉瓷碗

南宋(1127-1276年)

廣東陽江」南海一號「沉船出水

【朝向東方的旅程】

傳聞中的東方,遍地黃金。《聖經》也記載:伊甸園在東方,那裡是流淌著奶與蜜的樂園;四大河流從伊甸園中流出,哺育了人類的幾大文明。追求財富的馬可·波羅(1254-1324年),啟程前往東方。

「伊甸園和東方世界」插圖

1493年

義大利羅馬中央國家圖書館藏

該圖選自《紐倫堡編年史》中上帝創世章節。

《馬可·波羅遊記》抄本

1401年

義大利威尼斯科雷爾博物館藏

該抄本是義大利威尼斯保存的一批《馬可·波羅遊記》文本的最早來源。

《加泰羅尼亞地圖集》(複製品)|1375年|原件藏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

此圖由法國國王查理五世定製,圖的下端是地中海、上端是中國與東方、右邊是非洲、左邊是歐洲。

受《馬可·波羅遊記》的影響,威尼斯的弗拉·毛拉修士於1460年繪製地圖呈獻給葡萄牙國王,圖中最繁華的地方,是最靠近伊甸園的中國與大都,還可見到盧溝橋。《馬可·波羅遊記》中曾描述過這座位於「百利桑乾河」(永定河)上的「美麗的石橋」。

弗拉·毛拉地圖|1460年|原件藏義大利威尼斯馬爾恰那國家圖書館

地圖東部世界(左邊)的海域,游弋著高大威猛的中國式帆船;西部世界(右邊)則是體型較小、單桅雙帆的西方帆船;雙方海域的邊緣處,各有一條空帆、停航的船,之間是一片未知的海域。

地圖似乎在告訴葡萄牙人:你們應該繞過非洲,與中國人的世界相融合。

30多年後,迪亞士完成了這一「葡萄牙人的使命」,大航海時代拉開序幕。

「大都的日出」:真實的元代中國

第三單元,用文物還原出13世紀的歐洲人見到的真實中國——元朝。

【大汗之都】

元代大都,世人嚮往的國際大都會,有著宏大瑰麗的宮殿建築。

「宮基高出地面十掌,四周環以大理石牆。」

——《馬可·波羅遊記》馮承鈞譯本

「大汗之都」展區

靈芝麒麟漢白玉飾板|元(1271-1368年)|北京市西城區樺皮廠元大都宮殿遺址出土

【王朝剪影】

華美的服飾、遼闊的疆域、發達的水路交通、便利的通信系統(如驛站)、神奇的紙幣、繁榮的商業,都是記載於《馬可·波羅遊記》中的王朝剪影。

煙色水草魚紋二經羅夾袍

元(1271-1368年)

湖南華容原城關鎮油廠內元墓出土

急遞驛陶俑

元(1271-1368年)

陝西西安王世英墓出土

元代帝後像

注意皇后頭戴的罟(gǔ)罟冠,這種物品後來見於馬可·波羅的遺產清單中。

商旅陶俑一組

元(1271-1368年)

內蒙古博物院藏

元代的紙幣與銅鈔版

元(1271-1368)

紙幣出土於湖南華容原城關鎮油廠內元墓;銅鈔版藏於廣東省博物館

【七色霓虹】

雜劇、瓷器、書畫、絲綢、銅器,都是這個時代如七色霓虹般的藝術成就。

青花三供:1香爐2花瓶 元(1271-1368年)

湖南常德澧縣余家牌坊出土

張渥 《竹西草堂圖》卷

元(1271-1368年)

遼寧省博物館藏

宋元的金銀器皿與首飾,是中國金銀工藝的一個發展高峰。不知為何,本身就出土大量元代金銀首飾與器皿的湖南,展覽中卻未見一二,讓「遍地黃金的東方」有些名不符實。

湖南元代金銀器(非本次展覽的展品,圖片來自《湖南宋元窖藏金銀器發現與研究》與深圳博物館「稽古維新——湖南省宋元明銅器與金銀器展」)

「馬可·波羅的行囊」:在義大利尋找中國

無論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但來往於歐亞大陸兩端的商人、傳教士、使節是真實存在的。他們行囊內的中國物品,在歐洲激起了怎樣的水花和漣漪呢?這就是第四單元的內容 。

【馬可·波羅的時代】

傳說中,馬可·波羅與父親、叔叔——尼科洛與馬菲奧,都來過中國,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見。馬菲奧的遺囑中提到了三塊「韃靼汗王」賞賜的金牌,憑此牌可在驛站獲得馬匹與住宿等服務。

馬菲奧·波羅的遺囑(複製品)

1310年

原件藏義大利威尼斯國家檔案館

八思巴文銀牌、金牌

元(1271-1368年)

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索倫旗出土

馬可·波羅去世時的財產清單中包括4塊白色或黃色的絲綢、2件袍子、1件罟(gǔ)罟冠、1件金質通行牌。他在遺囑中賦予「韃靼僕人」彼得自由權利,給予了一筆遺產——100里拉威尼斯金幣。這位韃靼僕人在遺囑中署名為「Petrus Suliman」(彼得魯斯·蘇萊曼)。

馬可·波羅的遺囑

1323年

義大利威尼斯馬爾恰那國家圖書館藏

牽馬陶俑(牽馬者為蒙古人形象) 元(1271-1368年)

內蒙古博物院藏

展覽以這個陶俑來想像馬可·波羅的韃靼僕人的樣貌。

【絲綢】

絲綢仍然是海、陸兩條絲綢之路上的大宗商品,不僅流行於歐洲的上層社會,還是文藝復興大師筆下的母題。

展示中、意兩國絲綢的展櫃

可能產於14世紀的伊利汗國

義大利威尼斯莫契尼戈宮藏

圖案中羊和銜魚的鵜鶘以雙曲線的花枝藤蔓相互串聯,這類構圖在元代絲綢中較為常見。是教皇法衣一部分的動物紋織錦殘片

喬托·迪邦多內的《教皇批准規章》壁畫

1295-1300年

原畫藏義大利阿西西聖方濟各教堂 室內懸掛的帳幔,上面的紋飾是中國常見的毬路紋。

馬迪奧·喬萬內蒂的《聖埃瑪古拉和聖福圖納多》 木板蛋彩畫

義大利威尼斯科雷爾博物館藏

右邊聖福圖納多胸前,有一類似於中國明清官員朝服「補子」的金色方塊,上面飾有對稱的鳥。

【陶瓷】

精緻的中國瓷器,也是歐洲人推崇的中國商品之一,他們千方百計地想生產出同樣的產品。

「馬可·波羅罐」 |宋(960-1279年)|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教堂藏

舊傳由馬可·波羅帶到威尼斯,實際上更可能是威尼斯人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從君士坦丁堡帶回。此罐產自福建德化窯,南海一號沉船上出水大量的這種罐子。這種白瓷罐應該是南宋時期一種主要外銷商品。

中國唐、元兩代,以及蒙古「四大汗國」之一、位於西亞的伊利汗國生產的有鳳鳥圖案的瓷器

歐洲生產的有中國青花風格的陶器、瓷器。

若對義大利陶瓷感興趣,可以去深圳博物館參觀「千年馬約里卡」展,其中就有受中國影響的陶器。

【蒙古人形象】

馬可·波羅帶回了自己的蒙古僕人;西征的蒙古鐵騎,引起了歐洲社會的恐慌。蒙古人的形象,逐漸被歐洲人所認知。在畫家筆下,他們一般頭戴尖帽、鬍鬚分叉。

1404年《三王來拜》木板油畫中,身著圓領藍袍、頭戴紅尖帽的蒙古人形象。

15世紀上半葉《聖瑪格麗塔的殉道》壁畫中,頭戴尖帽、蓄有鬍鬚的蒙古人形象。

1935年《中國,義大利與13-14世紀文藝復興的開端》

本頁論述了托斯卡納地區繪畫所表現出的東方特徵。

1925年《托斯卡納繪畫中的東方影響》

本頁通過對繪畫中人物眼睛的比較分析,探討了這一時期西方宗教繪畫中的東方影響。

1336年《聖方濟各修士的殉道》壁畫中,頭戴折沿尖帽、留分叉鬍鬚的蒙古人形象。

《哺乳聖母》(複製品)

約1320年

原件藏義大利錫耶納國立美術館

懷中的聖子是西方樣貌,而聖母卻擁有細長的東方式眼睛。

【風景畫】

被帶回歐洲的,可能還有中國的風景畫。藏在義大利錫耶納市政廳、由安布羅喬·洛倫采蒂於1338至1339年繪製的《好政府的功效》,與《清明上河圖》一樣,都是以城門為界的兩段構圖。

上:《清明上河圖》|下:《好政府的功效》

令人驚訝的是,《好政府的功效》中郊外農民打穀脫粒的圖像,與現藏美國大都會藝術館的元代《耕稼圖》的「持穗」,如出一轍。

左:《耕稼圖》「持穗」|右:《好政府的功效》「打穀」

「來而不往非禮也」:在中國尋找義大利

當這些馬可·波羅們來到中國時,給我們又帶來了什麼、留下了什麼?第五單元講述的就是西方對我們的影響。

【西來異馬】

自漢代以來,中原就渴求著來自西域、體型高大的馬。到了元代,也有外來使臣進貢異馬的記載。

「西來異馬」展櫃

【十字遺痕】

除了商人外,來華的歐洲人中還有傳教士。早在唐代,基督教的東方教派——景教,便傳入中國。這些宗教符號,逐漸融入中國,變成了裝飾母題。

「十字遺痕」展櫃

葉氏墓誌碑 元(1271-1368年) 福建泉州北門城牆出土 十字、蓮花是中國景教的藝術符號,蓮花本身具有濃郁的佛教象徵,它成為中國景教的元素,反映了外來文化的中國化過程;碑的雙重尖拱形為伊斯蘭建築的形式特徵,在此被基督教藝術借用。

十字形銅杖頭

元(1271-1368年)

內蒙古博物院藏

中央圓形內刻有一條S形陰線,使之形成一個類似於道教陰陽魚太極圖的圖形。

【母與子】

正如《好政府的功效》與《耕稼圖》中「打穀」場景驚人相似一樣,歐洲的「聖母與聖子」和中國的「送子觀音」也有著極大的相似性。

左:《羅馬人民的保護者聖母瑪利亞像》摹本|16-17世紀|義大利羅馬聖安德烈教堂藏|右:《唐寅款中國聖母圖》軸|1470-1524年|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藏

《唐寅款中國聖母圖》軸,起初被當做15世紀中國畫家唐伯虎的作品,後才被認出是《羅馬人民的保護者聖母瑪利亞像》的一件中國摹本。畫中觀音眼睛細長、小嘴;童子著右衽漢服。它與原圖在構圖、人物姿態上具有極大的相似性,但在後世可能被當做一件送子觀音像。

【西學東漸】

16世紀末,義大利的利瑪竇來到中國,最後葬在北京。作為一名天主教的傳教士,他帶給中國最深刻的影響,恰恰是與宗教相對立的科學與技術。

「西學東漸」展區:1574年的地球儀、1603年的《兩儀玄覽圖》(複製品)

《幾何原本》

清道光至咸豐(1821-1861年)

歐幾里德著,利瑪竇、徐光啟譯

湖南省圖書館藏

1605-1607年,利瑪竇和徐光啟把《幾何原本》的前六卷翻譯出版。

書籍插圖《利瑪竇與徐光啟像》

1670年

義大利羅馬中央圖書館藏

刊於基歇爾的《中國圖說》一書。畫面左側為身著儒服的利瑪竇;右側為衣著官服的徐光啟,但面孔被表現成一個外國人;畫中的「漢字」是繪畫者照著漢字畫的,因而筆畫不分明並且多有錯誤。

布面油畫《利瑪竇像》|游文輝1610年繪製|義大利羅馬耶穌教堂藏|該肖像於利瑪竇死後不久在北京繪製,1614年由金尼閣帶回羅馬。

回到「序篇」的「結語」

「結語」與「序篇」,在空間上是相通的。

「序篇」點明了展覽名稱來自德國詩人赫爾曼·黑塞(1877-1962)在《我最心愛的讀物》中的吟詠,「結語」中也引用了陸九淵(1139-1193)的感慨。

「在這世間有一種使我們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遙遠、最陌生的地方發現一個故鄉,並對那些極隱秘和難以接近的東西,產生熱愛和喜歡。」

——赫爾曼·黑塞

「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陸九淵

展覽序篇與結語

展線首尾相接、內容前後呼應,對照著讀,感覺很好。從序篇的「發現故鄉」,到結語的「此心同也」,展覽的深度逐漸展開,最終引起觀眾的共鳴與思考。這一西一中的哲思,不禁讓我想起了費孝通先生的一句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觀後感

展品精美、展覽敘事流暢自然,直擊觀眾的心房。雖有些小瑕疵,倒也無傷大雅,總體而言是一個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的展覽。

【邏輯敘事】

展覽的敘事有著明確的線性邏輯。

第一單元:青銅時代的中、意兩地各自發展;戰國時期西方玻璃的傳入中國;漢代的時候絲綢傳入羅馬;間接的交流促使雙方逐漸認識到大陸另一端的文明世界。

第二單元:中、歐之間的陸路交流是通過中亞民族間接實現的,兩地的直接交流基本是通過海路。

正因有了指南針與海圖,才具備了遠洋航行的可能;有了早在唐宋時中國人、歐洲人、甚至阿拉伯人的航路實踐,才有了歐洲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第三單元:當歐洲人來到中國,會看到什麼?這裡的展品基本上是《馬可·波羅遊記》中提到的見聞,也為第四單元歐洲人帶回什麼物品,埋下了伏筆。

第四、第五單元:這是本展覽中的點題部分,展覽敘事進行到此,基本上水到渠成了:雙方的交流互相帶來的影響。

從中、意兩國文明各自發展,到間接觸碰,再到互相直面雙方,最後到雙方的互相影響,各單元之間的敘事,層層遞進、一氣呵成。

【內容框架】

展覽的五個單元之間,第一、二單元的每個單元的二級標題之間,均是一種前後承接、線性發展的敘事邏輯;後三個單元的二級標題之間,則是相互獨立的版塊式敘事體系。

相較於板塊式敘事,線性敘事更能將展覽思路潛移默化進觀眾腦海中,觀眾思緒不會跳離展覽主軸,更好把握展覽的主旨內容。

展覽的一、二級標題的展板,有很高的設計辨識度,便於觀眾清楚身處的部分,跟上展覽主線。

一級(左)、二級(右)標題的展板

【展品與主題】

這個展覽的展品,種類豐富、時代跨度較大,包括青銅、陶瓷、繪畫、雕塑、圖書、文件、絲綢等考古學、文獻學、圖像學資料。尤其是,展品中有很多當時的圖書與繪畫,將這些文物放在展櫃中展示,比噴印在展板上作輔助說明,更能引起觀眾的重視、加深認識、激發代入感。

從展品的選擇,我們可以看出策展方對展品了解的熟稔程度與紮實的研究功底。正因如此,策展方才能凝練出不同性質展品的共同內涵,將相同內涵的展品組合在一起。

因此,在觀展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每一件、每一組展品在展覽中的用意。他們就像是一個角色清晰的演員,其一言一行都符合著整個劇情的需要、推動著劇情的發展。

【展陳設計】

展線設計單線前進,從實際效果來看,基本沒有走重複路的狀況。

展覽的燈光,明暗有度,突出了想要展示的重點。前面兩個單元,空間疏朗,展品陳列、牆面與空間的使用,均有適當留白,相當於設置了視覺的緩衝區、休息區;後面三個單元,尤其是第四單元,展品就有些擁擠了。

【文字說明】

展覽的文字解讀,是最考驗研究功力的地方。

本展覽的說明牌,文字精鍊簡潔,捨棄了其他的無關信息,直指與主題相關的內容。

第二單元中「朝向東方的旅程」展區 弗拉·毛拉地圖的文字解讀

第四單元中「絲綢」展區 考卡雷利抄本的文字解讀

各個單元展板的文字,抒情而不矯揉、感性又不失理性,簡約而不簡單,易於閱讀,帶給人無盡暢想的空間。

第四單元的展板

第二單元中「朝向東方的旅程」的展板

清晰的敘事邏輯、有明確內涵的展品組合、只與主題有關的文字解讀,加上像繪畫、壁畫等圖像學資料的展示,無需任何解釋,展覽信息能被觀眾迅速捕捉,好似文物與觀眾對話一般。

【微瑕】

是《馬可·波羅游紀》、還是《馬可·波羅遊記》?

「游紀」 or 「遊記」?

第一單元中,男青年青銅雕像遠離「別樣的青銅」展區,更靠近「玻璃的流傳」展區;第四單元中,「陶瓷」展區被分開在兩個空間,其中一個與「絲綢」展櫃相連。上述有共同內涵的文物,是因為怎樣的考量,沒有組合在一起?

第四單元中的「絲綢「與」陶瓷「展區

第三單元中的陳列內容,大多與《馬可·波羅遊記》等歐洲旅行者的見聞有關聯,然而展覽中似乎沒有明確說明。如果在展品旁,配上歐洲人見聞中一二句記載,這種效果會不會更好?

或許因為沒見到明確的導覽指引,有一家四口直接從「結語」處開始參觀。有趣的是,即便沒有循序而來,當他們看到「母與子」展區中的《羅馬人民的保護者聖母瑪利亞像》摹本和《唐寅款中國聖母圖》軸時,馬上明白了其中的涵義。

餘思

這個展覽,是我們今年極力向大家推薦的一個展覽。不是因為精美的展品,而是因為這個展覽本身。

任何一個對這段歷史不了解的小白,看完之後不僅能獲得系統而又具體的知識,更能收穫到靈感啟發:文化交融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以致我們習以為常忘卻了具體的存在,但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對於展覽人來說,這個展覽有很多值得借鑒、學習與思考的地方。

一個展覽的成型,短則半年,長則數年。這個展覽,對得起他們付出的三年。

看完這個展覽後,對那些僅僅花費數周、甚至幾天做出來還沾沾自喜的展覽,對那些憑個人喜好、不尊重基礎研究的展覽,對那些空有宏大命題、展品與主題卻不見關聯的標題黨展覽,我們還能有興趣嗎?

展覽名稱:在最遙遠的地方尋找故鄉——13-16世紀義大利與中國的跨文化交流

展覽日期:2018年1月27日~4月30日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

展覽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中國·長沙

展覽票價:30元/人(成人票)、15元/人(優惠票);進博物館免費

借展單位:湖南省博物館等國內22家博物館、圖書館,義大利威尼斯科雷爾博物館等23家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

識別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博圈 的精彩文章:

大英博物館的自助導覽,全世界的典範!
泡博物館是我的宿命

TAG:文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