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父母教養孩子的3大誤區-熊貓天天育兒百事通

中國父母教養孩子的3大誤區-熊貓天天育兒百事通

中國父母教養孩子的3大誤區

分享嘉賓 / 青春河邊巢

育兒專家 / 李宜萌

育兒專家有話說

李宜萌

親子溝通導師

美國認證正面管教講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管理心理學博士

北京大學管理學學士

國際認證鼓勵諮詢師

父母能效訓練PET實踐者

NLP執行師

專家指導: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存在三個比較嚴重的誤區

誤區一:養育風格容易走到兩個極端

有的時候我們會過度的強調自由,而沒有給孩子設立合適的界限,使得孩子過分嬌縱,不懂得尊重他人,也不懂得尊重當時的環境,就成了我們所謂的熊孩子。

長此以往呢我們就會受不了孩子,而此時我們又會走到另外的一個極端,就覺得這個時候特別的有必要收拾孩子,給孩子一個教訓,因為帶著之前對孩子驕縱所產生的那些懊惱情緒,就變得對孩子過分的嚴苛,使用了一些非常強硬的方法,那長期下來我們又會後悔又會受不了自己,所以我們就會帶著內疚和補償的心理又回到了嬌縱孩子老路上,一直在過度和善和過度強硬之間遊走,而做不到和善和堅定並行。

而與此同時呢我們又往往的過度使用獎勵或者懲罰這樣的外部動機的手段去管教孩子,使得孩子做出某個行為只是為了得到獎勵或者避免被懲罰,這樣反而削弱了孩子發自內心的那些向好的向上的內部動機。事實上我們可以採用肯定孩子的努力過程而非行為結果的方法,以及鼓勵孩子的小進步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看到努力的方向。

誤區二:該陪伴的時候分開,

而該分開的時候卻又守著不放

有些時候孩子需要親密的陪伴來建立很好的安全感;而有些時候我們大人需要得體的退出,來放手去讓孩子去鍛煉、去探索、去適應環境以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而很多父母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不見蹤影,或者是人在心不在,導致孩子的很多的不良行為其實都是在呼喚愛,呼喚歸屬感。而孩子需要探索或者自己思考的時候,我們家長往往卻過多的干涉孩子、說教孩子、包辦或者過多的解救孩子,越這樣越做不到放手。其實無論是深愛還是退場,是連接還是設置界限,都是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場必修課。

誤區三:做什麼事情都讓步

很多家庭過度的在意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情感發展和培養,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家長可以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可以讓步,而結果往往是孩子覺得父母只在意自己的成績,卻剝奪了孩子在其他事情上做出貢獻的機會,而父母卻責怪孩子不懂得感恩。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其實有三個方面:貢獻、合作、對他人感興趣。其實邀請孩子做家務就是很好的培養孩子社會情感機會,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對家裡有貢獻,也可以和家庭成員進行合作,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對他人的關注和興趣。

家長朋友可以回想一下你有沒有給孩子充分的嘗試做家務的機會呢?在邀請孩子做家務而不是要求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有沒有充分的體現出來貢獻、合作、對他人感興趣這三個方面呢?

青春河邊巢的育兒經

青春河邊巢

親子環遊旅行家、作家

出版親子自助旅行指南

出版中國親子游

刊發中國新聞周刊

刊發中國青年報

帶著5歲的寶寶走遍30多個國家

熊貓天天:我們都知道,您的孩子雖然只有五歲,卻已經跟著媽媽走遍了很多國家,可以和我們的聽眾朋友們介紹一下您的寶寶嗎?

青春河邊巢:我的寶寶小名叫做小坤,英文名叫做Jerry,性格比較活潑,興趣愛好是比較喜歡在海邊和沙灘玩,小坤4個月的時候我們就帶著他去旅行,小坤現在5歲了,國內的景點已經都去過了,國外也去過30多個國家了。

旅行可以打開孩子的格局

熊貓天天:作為一個職業旅行家,有了寶寶以後,您的生活有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您覺得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青春河邊巢:我算是一個半職業旅行家,因為還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旅行不能代替孩子幼兒園的生活,因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兩個是缺一不可的,格局打開了對於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非常有幫助,並且對於我來說自己的格局也更大了。

旅行可以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

熊貓天天:您的孩子行萬里路之後有什麼變化呢?

青春河邊巢:小坤從4歲開始就非常的獨立,並且跟同齡孩子對比他會比較成熟,如果我跟孩子爸爸不在家,小坤一個人在家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他的安全意識很強,知道哪些東西是危險的,所以我們從來不用擔心他會從樓上掉下去或者被開水燙到。這些都是我們在旅行中給他灌輸的,所以帶孩子旅行根本不是瞎玩。

孩子3歲之前多旅行對各方面發展幫助很大

青春河邊巢老師:中國父母在教養孩子方面有一些誤區,比如從旅行來講,他們會認為孩子3歲以前帶出去旅行也是白去,並且覺得孩子生病了怎麼辦?孩子有其他方面的問題怎麼辦?覺得孩子去了也記不住。

其實我們中國的文獻比較少,像美國和英國,他們的學者在育兒方面研究,三歲之內的孩子帶出去多接觸不同的畫面,不同風格的建築,對孩子大腦的發育非常有幫助,並且對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三歲之後也會有用,但會在千分之幾的速度在減慢。孩子生病了怎麼辦只是很多父母預想的一個話題,因為是不一定要發生的事情,那麼把幻想當成絆腳石只能是借口。

旅行可以提升孩子的獨立能力

熊貓天天:您平時是怎麼注意提升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的?

青春河邊巢:在生活當中,培養他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洗腳、寫作業等事情全部都要自己獨立完成。在旅行當中會遇到一些學習環境很差的國家,我會告訴孩子你可以在寬敞明亮的環境當中學習,這些跟你同齡的小朋友學習環境卻那麼差。不管孩子能不能聽懂,都要給他講,要做一個勤快的媽媽,因為這些對以後培養他獨立都有很大的幫助。

青春河邊巢老師正在初步學習心理學,但是也有個疑問想跟育兒專家李宜萌博士了解下,父母學習心理學知識應該學到什麼程度好呢,對教育孩子的幫助有多少?

專家解答

家長明確學習心理學的目的

大多數家長學習心理學的目的可能都是為了增加一些心靈的自由度,也就是說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可以幫助我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會被別人碎片化的育兒經給唬住。從而我們自己在教養孩子的時候心理上可以更加自由,更加有判斷力,更加輕鬆不那麼容易焦慮,也不會把太多的焦慮傳遞給我們的孩子,這可能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目的。

如果從這個目的出發,我覺得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都有可能會有怎麼樣的一些特點,這樣我們就不用那麼急於求成,不用擔心某種行為會成為很難改變的長期行為。了解了孩子每一個發展階段的重點是什麼,就不會拔苗助長。

對自己的情緒有正確覺知

家庭往往是我們最容易產生情緒的一個環境,而情緒其實是一個人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信號。如果我們對情緒沒有正確的認識,而是採用長期否認情緒、忽視情緒或者是亂髮泄的一種方式,那麼我們沒有得到滿足的那些需求,終將成為一塊傷疤,在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中隱隱作痛。

了解人的局限性

我們學了心理學,再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不可能不犯任何錯誤,或者現任何問題,有可能會犯的更多。但是不一樣的是,如果我們了解到自己的局限性,可能就能夠對這些問題採用更加接納的一種態度,往往不太容易陷入到懊惱和無力感中無法自拔,而能夠很快的有所覺察,會及時的和孩子修復關係,並且從中讓雙方都得到成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這種成長型的思維方式會對孩子帶來很多好的影響。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陷入對知識的一種焦慮中,學的越多越容易陷入到一種應該如何如何和應該如何如何的一種狀態。如果自己做不到書上說的那樣或者孩子做不到書上說的那樣,家長就會更加焦慮就會學習的更多,然後更加做不到就更加焦慮。如果出現了這種惡性循環的情況,那麼家長有必要停下來回到你學習心理學的初衷,帶著愛去看見你真正的孩子,而不是書本上說的理想中的孩子。

青春河邊巢育兒小妙招:

善用ipad+多帶孩子旅行

熊貓天天:青春河邊巢老師寫過一本書叫《親子自助旅行指南》,給很多想帶寶寶外出旅行的寶媽寶爸們提供了很多指導,除了您在書中提到的這些,您還有沒有其他育兒方面的小妙招和大家分享?

青春河邊巢:給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對眼睛不好,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現在小坤已經會千以內的加減法,幼兒園只會教到十,其他都是他自己學的。比如每天給他一個小時玩iPad的時間,他會一半時間用來學習,一半的時間用來玩一些小遊戲。我並不覺得玩iPad就是不好的,因為孩子也是需要娛樂的,只要利用好仍然是有積極作用的。

最後,希望大家有機會每年可以帶著孩子出去玩一兩次,可以提前查好旅遊攻略,怕孩子在旅行中生病可以帶一些必備的葯,並且一定要查好當地的兒童醫院信息避免到時候抓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近百幅漫畫記錄娃成長故事,好有愛!上海媽媽手繪「育兒日記」
喪偶式育兒中的爸爸們,你們沒有借口!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