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和地方成去槓桿重點 短期消費貸風險凸顯
國企和地方成去槓桿重點
居民部門槓桿率攀升,短期消費貸風險凸顯
2017年去槓桿取得初步成效,槓桿率增速大幅回落,特別是金融加速去槓桿。不過,國企債務佔比依舊保持在高位,地方違規擔保和變相舉債時有發生,以政府投資基金、專項建設基金、政府購買服務、PPP項目等形式存在的變種融資方式仍然存在。
為此,政府已經連續出台系列政策加以防範。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3月29日從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和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舉辦的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2017年度)發布會上獲悉的。與會專家認為,未來去槓桿的重點是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其中,國企去槓桿是重中之重;在應對地方隱性債務風險方面,要著力打破剛兌、破除隱性債務,形成長效機制。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金融去槓桿邁出實質性步伐
2017年中國去槓桿與防範化解風險初見成效。當天發布的《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2017年度)(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儘管2015年底中央提出去槓桿的目標,但真正取得成效的是2017年,即實現了總體穩槓桿、局部去槓桿。
數據顯示,相比2008年以來槓桿率的快速提升,當前的槓桿率增速大幅下降。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由2016年的158.2%回落到156.9%,下降了1.3個百分點。而金融部門加速去槓桿成為局部去槓桿的突出亮點。2017年,金融部門槓桿率分別回落8.4個百分點(資產方)和4.8個百分點(負債方)。
「從1993年到2016年,金融部門槓桿率一路攀升,但從2017年開始,金融去槓桿邁出實質性步伐,可以說是加速去槓桿。」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晶分析稱,金融部門去槓桿主要體現在銀行總資產增速大幅放緩和同業資產佔比逐漸下降上。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在張曉晶看來,「隨著金融監管的繼續推進,金融部門去槓桿率將有望進一步下降。」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下一步金融去槓桿的根本是解決不良資產問題。
張曉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解決不良資產有多種方式,包括通過資產管理公司進行資產重組以及資產證券化等。不過也要謹防在處理不良資產中出現「免費午餐」的情況,這就需要通過市場化、法治化的途徑,進行制度上的安排。此外還要允許一些金融機構破產。
在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磊看來,金融部門去槓桿的關鍵在於縮表,未來去槓桿的方向是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的佔比要下降。
國企和地方政府成去槓桿重點
國企去槓桿仍面臨挑戰。報告指出,非金融企業部門去槓桿主要是由非國有企業實現的,國企槓桿率顯著高於非金融企業的平均水平。
2017年,國企已經出現降槓桿苗頭。數據顯示,2017年國企資產負債率為65.7%,相比上一年下降了0.4個百分點。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5%,相比上一年下降0.3個百分點。
不過,張曉晶指出,「根據估算,國企債務佔全部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的62%,相比2016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去槓桿仍是重中之重。」
標普董事總經理、首席評級官李國宜指出,近年來企業降槓桿意識非常強,目前看整體風險可控,但個別企業在轉型中擴張較快,負債較多,要重視這種局部風險。
未來國企去槓桿主要發力點在哪裡?張曉晶告訴記者,主要路徑有三條,一是清理殭屍企業,加大兼并重組力度。二是通過市場化、法制化的方式,穩步推進債轉股。三是處理好政府和企業的關係。要減少隱性擔保、剛性兌付,促使國企運行更加市場化。
與此同時,地方隱性債務風險仍值得警惕。報告指出,近兩年融資平台債務增速已由20%以上的高增速回落至10%左右。但由於這些平台主要承擔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公益性建設,財務狀況並不理想,在平台與政府的現有關係框架下,可能還需要增加對平台企業的持續補貼。此外,融資擔保債務雖然在引入市場化機制,但實踐中違規擔保和變相舉債仍時有發生。
而以政府投資基金、專項建設基金、政府購買服務、PPP項目等形式存在的「新馬甲」成為地方隱性負債的主要形態。「這種變相融資模式的出現,導致地方政府籌資結構更趨複雜,方式也更加隱蔽,使得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進一步增加,可能成為政府債務新的風險點。」張曉晶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副代表張龍梅指出,相比微觀債務率來說,要警惕宏觀債務率的上升。
居民部門適度加槓桿仍有空間
專家表示,2018年去槓桿的總體取向是總體穩槓桿。「只有總槓桿率穩了、宏觀經濟穩了,才有條件去實現局部的去槓桿。」張曉晶說。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居民部門加槓桿呈現加速態勢。2017年,居民部門槓桿率為49%,同比去年提高了4.1個百分點。「2017年的總槓桿率上升主要是居民槓桿率攀升所致。」張曉晶說。
居民部門槓桿率快速攀升致風險凸顯。2017年,居民短期消費貸增長過快,全年上漲了38%。專家分析稱,這些貸款有相當大部分仍然是住房貸款的替代形式,短期消費貸成為變相抵押貸,加大了風險。「這部分貸款缺乏實物資產的抵押,銀行面臨的風險敞口更大,而一般尋求消費貸來降低首付比例的家庭,其金融資產規模也有限。一旦其收入流出現問題,就會出現違約風險。」張曉晶分析稱。
不過,不少專家也表示,居民部門槓桿率不宜被放大。根據估算,居民每年債務負擔(即年還本付息額)尚不到可支配收入的10%。由於居民債務的過快增長,居民每年的還本付息壓力顯著增大,但當前尚處於可控範圍,尚具有一定的加槓桿空間。
李揚認為,「去槓桿是配合整個中國經濟大轉型的戰略安排,不應就某一個方面進行過分解讀。隨著三大攻堅戰順利完成目標,中國經濟會迎來更健康、更有質量、更平穩的增長。」
記者 班娟娟 實習生 左翰嫡 北京報道
※黎巴嫩滑雪者遭遇雪崩 打開安全氣囊死裡逃生
※皮一下很開心!貓頭鷹和監控探頭「大眼瞪小眼」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