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雲霧攝影的33種拍攝技巧

雲霧攝影的33種拍攝技巧

來源:photofans

根據云層預估曝光時間

雖然,當前使用的數碼單反相機都有相對準確的測光設置,能夠較準確地測算出曝光數值,但機器的靈活度畢竟比人差,因此掌握不同天氣下應該使用多長曝光時間的預估技巧,就能夠彌補機器在這方面的不足。

雖然當天空中的雲彩變化不定時,環境光線也會隨之變化錯綜複雜的變化,但根據云量仍然可以將天空的光照度歸納為以下四類。

藍天白雲、陽光普照的天氣,為最亮的天氣;

薄雲遮日、光線柔和的天氣,為次明亮的天氣;

陰天滿空的天氣,為較暗的天氣;

烏雲密布、陰暗欲雨的天氣,為最暗的天氣。

在上述4 類光照強度不同的天氣拍攝時,要估計曝光可以按各差一個檔級預估,例如,在晴朗的天氣下曝光,快門速度為1/125s;在薄雲遮日時則曝光時間應增加一倍,為1/60s;陰天又增加一倍,為1/30s;烏雲密布時再增加一倍,用1/15s。

技法1、利用恰當地曝光拍出有震撼氣勢的雲海

在拍攝這種較為厚重的雲彩時,適當地降低一些曝光補償,可以讓天空及雲彩亮度降低,獲得更佳的層次感,增加雲彩的體積感、厚重感,另外,也可以讓畫面中的景物色彩更加濃郁

焦距:34mm光圈:f/8快門速度:1/40s 感光度:200

02

拍攝雲海中日出日落的震撼效果

雲海日出或日落是自然風光攝影難遇、難拍的一景,天邊的太陽為拍攝雲海提供出理想的低角度逆光,逆射的陽光為雲海勾勒出了漂亮的金色邊緣,在萬頃金色雲波的烘托下,紅日冉冉升起或徐徐浸落,氣勢宏偉壯觀。

太陽和雲海共存的情況下拍攝雲海和日出,需要特別注意曝光值的設置。因為太陽的亮度很高,整個場景的光比較大,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中灰漸變濾鏡。

拍攝時要將濾鏡中較暗的部分安排在畫面上與天空的位置,以減少天空和雲海的曝光值差異。推薦使用ND4 或ND8 漸變濾鏡,ND4 能夠降低2 擋曝光,ND8 能夠降低3 擋曝光。

技法2、雲海震撼的氣勢

中灰漸變濾鏡的使用,讓雲海日落景象變得層次豐富、顏色飽滿、氣勢宏大

焦距:60mm光圈:f/14快門速度:1/320s 感光度:100

技法3、冷暖對比

地平線處太陽的光線將部分雲海渲染為暖色調,而其他位置的天空及雲海則呈冷色,冷暖色調的對比強烈,增加了畫面的空間感和透視感,突出了落日主體

焦距:40mm光圈:f/14 快門速度:1/10s 感光度:100

技法4、日落後拍攝

即使太陽完全落入了地平線,也不要急於離開拍攝場地,例如這幅作品中,天空被夕陽染成暖黃色,而地平線以上區域,由於未被太陽照射呈冷藍色,使畫面以天際線為分割, 形成了鮮明的色彩對比,畫面極具視覺衝擊效果

焦距:20mm光圈:f/8 快門速度:1/20s 感光度:100

03

表現烏雲壓頂的壓迫感

在烏雲漫布的天氣下拍攝,整個被攝景象呈現出較灰暗的低影調視覺效果,於此時進行拍攝經常會出現過於沉悶的畫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將天邊衝破烏雲遮掩的亮色納入鏡頭,以增加畫面的明度對比,在破除沉悶的同時,使其整體在視覺上更具有跳躍感,光影效果更具有奇幻感,從而引起觀者的注意。

技法5、烏雲密布的氣氛

以低水平線構圖拍攝烏雲密布的天空,大面積厚重的雲層給人以很壓抑的感覺,加入地面景物可以適當緩解過分沉悶的感覺,並突出了雲層氣勢

焦距:17mm光圈:f/6.3 快門速度:1/400s 感光度:100

焦距:16mm光圈:f/11 快門速度:1/160s 感光度:100

技法6、天邊一絲光亮打破沉悶

幾乎不保留地面景物的構圖,充滿整個畫面的烏雲顯得極具膨脹感,誇張的雲彩造型結合地平線處太陽的亮邊,使整幅畫面充滿了奇幻色彩

焦距:16mm光圈:f/5.6 快門速度:1/3s 感光度:100

焦距:18mm光圈:f/9 快門速度: 1s 感光度:200

04

拍出藍天白雲的明信片效果

雖然,藍天白雲綠草地類的照片,已經使許多人有審美疲勞的感覺,但即使面對這樣的場景,如果不認真拍攝,也很有可能拍攝不出來想要的效果。

要拍攝藍天白雲感覺的照片,首要條件是天氣必須晴朗。身處城市、工礦這樣的地方,還要注意可看

空氣的質量是否有明顯污染,否則拍攝出來的天空會有灰濛濛的感覺,因此在鄉村、草原等少污染地區能夠拍攝出更美的天空。

即使在晴朗的好天氣拍攝時,還要注意以下事項,否則可能也無法拍攝出漂亮的照片。為了避免拍攝時有雜光進入鏡頭,拍攝的時候要使用遮光罩,並背對著太陽進行拍攝。為了拍攝出更藍的天空,拍攝時要使用偏振鏡。

在曝光方面,應該做半擋左右的負向曝光補償,因為在稍顯曝光不足的時候才能拍攝到更藍的天空。

有時天空與地面的亮度相關很大,此時如果以地面的風景測光進行拍攝,天空會曝光過度甚至會變成白色,而如果針對藍天進行測光,地面又會由於曝光不足,而表現為陰暗面。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拍攝時應該使用中灰漸變濾鏡,並將漸變鏡上較暗的一側安排在畫面中天空的部分,以減少天空、地面的亮度差異。

焦距:18mm光圈:f/7.1 快門速度: 1/1000s 感光度:200

技法7、偏振鏡的使用與陪體的加入

拍攝藍天白雲時使用偏振鏡可以提高藍天的飽和度,減少白雲中的雜光,從而更好地突出白雲潔凈的感覺,拍攝時為了避免畫面單調,可適當加入陪體,使畫面更生動

焦距:18mm光圈:f/8 快門速度: 1/250s 感光度:200

焦距:24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 1/200s 感光度:400

技法8、使用中灰漸變鏡

拍攝天空白雲與地面反差強烈的照片時,使用中灰漸變景可以很容易地解決此問題,將過亮的天空壓暗,大大縮小了畫面明暗反差,使得天空與地面都獲得準確的曝光

焦距:25mm 光圈:f/9 快門速度: 1/800s 感光度:100

焦距:16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1/125s 感光度:100

技法9、以負向曝光補償獲得強烈的立體感

拍攝雲霧時適當使用負向曝光補償可以壓低地面的亮度,增加畫面飽和度,並使雲層看起來更具立體感

焦距:31mm 光圈:f/11 快門速度: 1/250s 感光度:160

技法10、使用遮光罩

地平線處太陽的光線將部分雲海渲染為暖色調,而其他位置的天空及雲海則呈冷色,冷暖色調的對比強烈,增加了畫面的空間感和透視感,突出了落日主體

焦距:24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 1/500s 感光度:100

05

拍攝水中的雲彩倒影

如果拍攝的環境周圍有水域,可以考慮選擇水面或具投射效果的物體作為前景以產生投影,而同時將天空中的景象連同水面投射出的模糊色影一同納入畫面,可以為畫面帶來新奇的視覺感受。

技法11、對稱構圖

天空中的雲霞與水中的倒影一虛一實,形成強烈的對比,以此來突顯出雲霞的美麗

焦距:18mm 光圈:f/9 快門速度: 1/600s 感光度:200

焦距:20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 1/20s 感光度:125

技法12、特寫積水中的雲彩倒影

俯視拍攝積水,水中的雲彩倒影與岸邊的樹影形成了一幅抽象畫,為畫面帶來極強的視覺感染力與極強的畫面意境

焦距:112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 1/640s 感光度:400

焦距:68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1/5s 感光度:400

技法13、加入陪體

只拍攝雲彩與水中倒影難免會顯得有些單調,因此拍攝時可以加入橋樑、礁石、草地等作為陪體,不僅可以豐富畫面,還可以使畫面更生動

焦距:18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1/1250s 感光度:100

焦距:17mm 光圈:f/9 快門速度: 1/20s 感光度:100

06

低速快門拍出雲彩的流動感

高空中的雲彩都是在高速移動中的,只是由於距離地面的觀察者太遠,因此流動感不明顯。

使用低速快門在保證不會曝光過度的前提下,經過長時間曝光拍攝,可以使畫面中的雲彩體現出流動的感覺。如果畫面中同時有天空與地面的景物,兩者的光比較大,則建議在快門優先模式下使用點測光模式針對雲彩進行測光,優先保證雲彩得到準確的曝光,地面的景物則可以處理成為黑色或暗調的剪影。

技法14、使用19s 拍攝

使用19s 拍攝到的流動的雲彩,可以看出流動的效果並不是十分明顯

焦距:23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19s 感光度:1600

技法15、使用29s 拍攝

使用29s 拍攝的流動的雲彩,時間較短還是沒有出現太大的流動效果

焦距:27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29s 感光度:1600

技法16、使用239s 拍攝

長時間的曝光,將雲彩流動的效果很好地表現出來,畫面富有動感

焦距:16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 239s 感光度:400

技法17、使用331s 拍攝

使用更長一些時間拍攝的雲彩流動效果,放射狀的線條使畫面更具動感與視覺張力

焦距:16mm 光圈:f/9 快門速度: 331s 感光度:200

技法18、仰視廣角拍攝出極具張力的放射雲彩

採用廣角鏡頭仰視拍攝雲彩,並利用低速快門將正在運動中的雲彩在畫面中以放射狀效果呈現,結合地面山景與水景的對稱構圖,給畫面帶來了極強的動感與視覺張力

焦距:16mm 光圈:f/22 快門速度: 30s 感光度:800

07

巧用曝光補償拍攝迷幻的霧景

霧是空氣中凝結在一起的小水滴形成的,在順光或頂光下,霧氣會產生強烈的反射光,容易導致整個畫面蒼白、色澤較差且沒有質感。

而藉助逆光、側逆光或前側光來拍攝,更能表現畫面的透視和層次感,畫面中光與影的效果能呈現出一種更飄逸的意境。逆光或側逆光還可以使畫面遠處的景物呈現剪影效果,使畫面有空間感。

在選擇正確的光線方向後,還需要適當調整曝光補償,因為霧是由許多細小水珠形成的,可以反射大量的光線,所以霧景的亮度較高,因此根據白加黑減的曝光補償規律,通常應該增加1/3 至1 擋左右的曝光補償。

調整曝光補償時,要考慮所拍攝的場景中霧氣的面積,面積越大意味著場景越亮,就越應該增加曝光補償,面積較少可以考慮不增加曝光補償。

如果對於曝光補償的增加程度把握不好,那麼建議還是以「寧可欠曝也不可過曝」的原則進行拍攝。因為欠曝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後期處理進行提亮(會產生一定雜點),但如果是過曝,就很難再顯示出其中的細節了。

技法19、拍出高調效果

霧靄正濃時進行拍攝,由於積雪、樹掛的淺色與大面積的濃霧都為淺色,拍攝時還增加了1 擋曝光補償,因此組成了一幅高雅、朦朧的高調畫面

焦距:17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 1/100s 感光度:100

技法20、利用大面雲霧表現意境

飄渺的雲霧縈繞在疊嶂交錯的山巒之間,將其納入畫面以獲得虛實相生、虛實對比的畫面意境,同時通過增加1 擋曝光補償使得雲霧更加亮白、飄逸

焦距:70mm 光圈:f/14 快門速度: 1/6s 感光度:100

08

遠景拍攝霧氣使畫面更有層次

由於霧氣對光的強烈散射效果,使霧氣中的景物具有明顯的空間透視效果,越遠處的景物看上去越模糊,如果在構圖中充分考慮這一點,就能夠使畫面具有更明顯的層次。

因為霧氣屬於亮度較高的景物,因此當畫面中存在暗調景物並與霧氣相互交融時,就能夠使畫面具有明顯的層次和對比。

拍攝時首先應該選擇逆光時進行拍攝,其次應該在構圖時選用遠景景別構圖,利用光線造成的前景、中景、遠景間不同的色調對比,營造畫面的層次感。

技法21、小光圈突出景深

小光圈使畫面獲得較大的景深,清晰的遠景與近處的霧氣形成對比,從而將霧氣的虛幻與飄渺很好地表現出來

焦距:30mm 光圈:f/13 快門速度: 1/20s 感光度:100

焦距:20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 1/100s 感光度:100

技法22、逆光營造氣氛

清晨利用逆光拍攝霧氣,陽光將霧氣染成了黃色,烘托出夢幻般的畫面氛圍,使畫面更具感染力

焦距:35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1/10s 感光度:100

技法23、水平線構圖

一排排水平分布的樹木,在霧氣中呈現出層層疊疊的狀態,從而增強了畫面層次感與形式感

焦距:50mm 光圈:f/4 快門速度: 1/125s 感光度:100

09

用近景增加畫面反差

拍攝霧景時,由於霧的作用,使景物的清晰度大大降低。如果景物都處於一片朦朧,處理不好的話會減少畫面的層次感,從而影響到畫面的效果。

此時,如果在前景中適當安排一些看得清的景物,形成虛實、明暗的對比,則可以有效地延伸畫面的縱深感,也使畫面重點突出,而且更富於變化。

技法24、用動物作前景 技法25、建築、船

利用前景的羚羊作為陪體,既可以豐富畫面,增加畫面的生機,使霧氣顯得更加飄渺,虛實、明暗對比使畫面更耐看

焦距:200mm 光圈:f/20 快門速度: 1/100s 感光度:400

技法25、建築、船

畫面中由淺至深、由濃轉淡的雲霧將景象遮擋得若隱若現,十分飄渺,透露出十足的意境,同時通過增加一擋曝光補償,使得雲霧更為亮白,層次更為豐富

焦距:90mm 光圈:f/9 快門速度: 1/250s 感光度:400

技法26、植物

樹木、山景與霧氣充分結合,樹木的深色與霧氣的淺色很好地表現了畫面的層次感,大景深的使用還使畫面更具空間感

焦距:35mm 光圈:f/9 快門速度: 1/20s 感光度:100

10

留白讓雲霧畫面更有意境

留白是拍攝霧景畫面的常用構圖方式,即通過構圖使畫面的大部分為雲霧或天空,而畫面的主體,如樹、石、人、建築、山等,僅在畫面中佔據相對較小的面積。

構圖中注意所選擇的畫面主體,應該是深色或有其他相對亮麗一點色彩的景物,此時霧氣中的景物虛實相間,拍攝出來的照片很有水墨畫的感覺。

技法27、左側留白、明暗對比

拍攝時將房屋與樹木放置在畫面右側,左側留白用以表現霧氣,一明一暗構成了強烈的對比,使畫面得到均衡的同時將霧氣的繚繞與朦朧感表現出來

焦距:38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1/500s 感光度:100

技法28、加入動物使畫面更具生機感

拍攝霧氣的作品時攝影師經常會選擇大面積的留白來渲染畫面氣氛,大面積的白色帶給人無盡的想像。前景動物的加入,給死寂的氣氛增加了生機,畫面頓時鮮活起來

焦距:5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1/100s 感光度:200

技法29、上下留白

前景的水面與天空在畫面中都屬於留白,地平線處的景物與霧氣很好地結合,表現出霧氣升騰、飄渺的質感

焦距:50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 1/125s 感光度:100

焦距:175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1/500s 感光度:200

技法30、上部留白

畫面上半部分留白,下半部分暗色的景物起穩定畫面作用的同時將白色霧氣的輕盈感很好地突顯出來

焦距:35mm 光圈:f/9 快門速度: 1/20s 感光度:200

焦距:18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 1/30s 感光度:100

技法31、以霧氣遮擋表現若隱若現氣氛

大面積繚繞的霧氣將其他景物遮擋住,由於霧氣的濃密程度不同,所以被遮擋的景物呈現出若隱若現的狀態,烘托出夢幻迷離的畫面意境

焦距:400mm 光圈:f/9 快門速度: 1/800s 感光度:100

11

改變雲霧色調錶現迷離意境

在清晨或傍晚拍攝雲霧時,畫面的色調較容易得到統一,此時可以通過設置白平衡,得到更顯著的冷調或暖調效果。例如,在夕陽時分,使用「陰影」白平衡可以讓畫面變得更暖。

技法32、使用白平衡

拍攝清晨與傍晚的雲霧時,適當調整白平衡得到橙黃色或者藍紫色的畫面效果,濃郁的色彩更好地渲染出畫面氣氛

焦距:135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 1/20s 感光度:200

焦距:85mm 光圈:f/13 快門速度: 1/10s 感光度:200

技法33、使用彩色濾鏡

拍攝霧氣時,使用藍色或黃色濾鏡改變畫面顏色,更好地渲染出畫面的神秘意境

焦距:24mm 光圈:f/22 快門速度: 1/6s 感光度:200

焦距:125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 1/250s 感光度:200

- END -

以上圖文均來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遇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費!

如需轉載,請回復 「轉載」 你懂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蜂鳥攝影 的精彩文章:

華裔混血妹強行整成歐美人,後果……
探秘美國冷戰時的原子彈庇護所

TAG:蜂鳥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