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印良品八次大降價 親民還是妥協?

無印良品八次大降價 親民還是妥協?

一向「高冷」的無印良品(MUJI),似乎正越來越親民。近日,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進行了第八次大降價,而這距離上一次2017年的秋冬降價,只隔了四五個月。

就無印良品官方公布的2018春夏新定價的海報中可以看到,原價450元的棉蜂窩紋毛巾被單人款調價至350元,原價72元的鋁製筆盒降到了62元,降價幅度可以說十分「有誠意」了。

話說回來,應該沒有哪個國外品牌的定價,像無印良品這樣引發眾議、飽受詬病。在知乎上,「無印良品為什麼這麼貴?」「如何看待無印良品(MUJI)把長板凳賣到1000元?」等關於其定價的討論,一度成為熱門提問。在不少人看來,無印良品的產品雖然在設計、功能上確有可圈可點之處,但從技術含量來看似乎並撐不起其在中國區那麼高的定價,實在有點「過分膨脹」。

而實際上,「貴价」、「輕奢」是最不應該成為無印良品的「標籤」。這個創立於1980年的品牌,一開始創辦的理由就是要為消費者提供「造型簡潔、樸素且價格適中的商品群」,強調產品本身價值、弱化品牌logo甚至「反品牌」。而這也可以從它的命名中看出——「無印」是指沒有品牌,「良品」就是好的產品。

在渡邊米英的《無印良品的改革》一書中提到:通過減少從生產到流通過程中的各種浪費,包括改良工序、採取簡約包裝等,無印良品得以做到「提供質量不低於民族品牌,價格上卻便宜三成的商品」。高性價比,是無印良品從誕生到壯大的最重要因素。

但這個初衷和定位進入國內後似乎開始失效。藉助設計的強大魔力塑造出的略帶玄妙質感的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收割了大批「死忠粉」。儘管上文提到很多國人認為無印良品的定價「名不副實」,但總有品牌擁躉跳出來大聲辯解:「設計無價」,也仍有不少人,明明覺得「有點貴」但「因為是無印良品,所以心甘情願買單」。

為此,在知乎另一條「如何看待無印良品(MUJI)在深圳開業的全球第一家酒店?」的提問下,網友「法國培根inJapan」發出詰問:「我一直奇怪MUJI想把自己在中國的『被偏愛的有恃無恐』經營戰略做到何時?」

公開市場上沒有永恆的勝者,即使是無印良品也無法永遠「任性」。雖然對於頻頻降價,品牌的官方解釋是由於降低進口關稅、優化庫存管理、擴大生產規模和減少物流成本等方面的原因。不過業內人士分析則認為,隨著國內同類風格的品牌興起和網易嚴選、小米有品等精選平台對市場份額的強勢瓜分,生活日常用品行業內競爭加劇,降價應該是無印良品在市場壓力下的應對之策。

不管是主動親近還是被迫「妥協」,無印良品降價或許可以看做是一種對初衷的「回歸」。而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在繼續享用其設計帶來的體驗感同時,也終於開始能夠真切地觸摸到品牌核心的「性價比」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網 的精彩文章:

專訪《經典詠流傳》導演:錄製現場也常……

TAG:杭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