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千零很多夜

一千零很多夜

1

我忘了在2018年正式到來的時候自己給自己立過什麼樣的目標,不過要看的書倒是列了一大堆,然而快過去四個月了,我一本也沒看。說來慚愧,應該說是羞恥。

不過話說回來,我為什麼要看書?我已經從學校畢業了,沒有老師要求我看書,我的家人也沒有要我看書,現在我身邊沒有人要我看書。所以我為什麼要看書?

我記得我最初看書的初衷不是因為我真的喜歡文學,而是因為我物質方面的貧窮,精神方面的貧瘠。那時候很流行一個詞,叫「成功人士」。經常可以在一些文摘和雜誌上面看到「成功人士的20條建議」,或者說「我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類似題目的很多文章。當然,因為太遙遠,我沒有過要成為那樣的人的幻想。我只是覺得這個世界很大很豐富,我好像在最底層,我貧窮的可憐,我想要富有,想要認同,想要存在。所以我會有一夜暴富的幻想,那時候靠在窗檯盯著樹影婆娑和昏黃的路燈,想的不是昨夜西風凋碧樹,而是有一天我去買彩票,然後中了五百萬會怎麼花。或者發生「金斧頭和銀斧頭的奇遇」。事實上我從來沒買過彩票,也認為之後也不會去買彩票。所以很多次的幻想之後我發現給我五百萬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花,因為我沒想過我會真的中五百萬。

那我怎麼變富有呢?我要怎麼變得出眾呢?我身邊擁有的資源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格局與眼界,乞丐不會想要豪車別墅,他的燃眉之急是食物。廚師最想要擁有自己的餐廳,水手想要擁有自己的汽船,醫生想要擁有自己的診所。對於一無所有的我來說,我當時的願望只是希望我擁有一筆花不完的錢,這就是我的格局,其實當我真的擁有這一切的時候我並不知道該做什麼,也許可以在親戚朋友面前當闊綽佬!成為暴發戶!事實上我聽過一夜暴富的故事,我的家鄉一些地方被國家征地之後,那些人家在得到一大筆國家征地賠款之後飄飄然豪賭起來,在輸光了一切之後投河自盡。所以我們想要「富有」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有錢不是富有嗎?這會不會人所處環境的格局以及自己的眼界有關?

如今流行鄙視文化,城市人鄙視農村人,傳統有錢人鄙視暴發戶,文青鄙視偽文青,女生鄙視社交花綠茶婊,小眾明星鄙視網紅,藝體生鄙視文科生,文科是鄙視理科生,理科生鄙視理科生。

這其中有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理由。

傳統有錢人之所以鄙視暴發戶,是因為他們覺得暴發戶沒有底蘊沒有傳統的過往,只是個走運的土鱉。然而他們忽略了他們的第一代也不過是個走運的土鱉,這之後他們所擁有的教養和素質也是後來慢慢積累起來的。

文青之所以鄙視偽文青,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文青,當然這一切只是我個人觀點,文青是指發自內心熱愛文學並且花時間與精力去了解和從事文學有關方面的人。那麼偽文青呢?現在人喜歡把把在地鐵上看書,背個帆布包,穿古風的麻衣,手上喜歡或戴或玩弄長短不一的念珠或佛祖,其實沒看過幾本書,知道一些網路上正紅的一些書名和作者以及用一些學者嚼過的名句用來做簽名的這類人(我這樣講會不會得罪很多人)稱作偽文青。

文青之所以鄙視偽文青,是因為覺得後者是刻意的,並非真誠的。而往往這種刻意的背後隱藏這一些功利性的原因,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如果情書寫的很優美,在同等條件下他肯定更討女孩子喜歡。古文有說,飽暖思淫慾,所以當人們溫飽之後開始享受娛樂,然後又希望自己顯得有教養有素質有文化和旁人不同,當然這種想法和方向是好的,滿足了物質需求當然會想追尋精神方面的,可精神文化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只能通過細微之處體現的,而且也是需要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積累的。然而有的人摸到一些門檻或者說膚淺的表層之後突然自以為是起來,居然會有一種一覽眾山小或者說曾經滄海的可笑的姿態。這就是文青鄙視偽文青的根本原因,鄙視那些一知半解喜歡賣弄口舌博人眼球的人。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偽文青,偽裝的最差的那一類。還有很大一部分表現的很小心,不失禮貌而有顯得很有教養。還有一部分或者說根本不曾表現出來,只是默默積累。所以說判別文青和偽文青界限是誰規定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中國歷史上各個王朝的皇帝和臣子難道一出生就是貴族嗎?多少貴族不是跟著農民起義享了從龍之功才稱為貴族的,朱元璋還為地主放牛,當過乞丐當過和尚,所以在如今更好的時代,我們更應該相信各種可能性。

ok,正能量已激發完畢,我們繼續談談文青,80年代可謂人人都是文青,文青遍地開花的時代,為什麼?因為那個時代「文革」剛剛結束,「文革」造成了段時期的「文化斷層」,那時候人們沒有太多的追求和選擇空間。人們想要了解外界,擺脫現狀的辦法就是讀書。而如今社會可謂百花齊放,人們可以選擇的方向和空間太寬廣了,千姿百態。學音樂、學畫畫、學跳舞,互聯網、金融、傳媒,電子、通信等等。

文青並非一個職業,而是一種身份,一種標籤。那麼偽文青為什麼要「偽」呢,《圓桌派》里蔣方舟有講到一個觀點說是,偽文青之所以要「偽」文青是因為他們想要獲得尊重,我認同這個說法,有教養有素質的人當人會得到人的尊重。所以這部分人會努力朝這個方向靠攏前進。人們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但富人鄙視窮人,有知識的人鄙視粗鄙的人。有的人會想,為什麼他們就能鄙視我們?所以自知的人會想辦法提升自己,缺物質的補物質,缺精神的補內涵。物質我們知道,因為看得見摸得著,可這種精神內涵指的是什麼?要怎麼補?這就比較多了,文化,素質,教養,見識見解。補充的方法其實也挺多,足不出戶的可以通過閱讀,增加自己的閱歷和社會經驗要通過多走多看多想。當然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思考,當然,這是最難的。我想起有句話講,一個人是否有教養,並不是吃飯的時候不掉米飯,而是當別人掉米飯的時候不要盯著別人看。你看,這是不是很有意思。

大家可以看不起偽文青,但即使是最低級「偽」,也是一種態度上的進取。比如說一個男人那本書在地鐵上看,只是為了吸引女孩子的目光,至少一本書他也能看幾行幾頁。我覺得文青和偽文青的界限其實是很模糊的,不是講偽文青是刻意的,勉強自己的行為嗎。我們生活中,很多事物又何嘗不是在勉強自己強迫自己呢。念書的孩子喜歡寫作業嗎?他們難道不想看動畫片看電視劇嗎?學畫畫的人難道喜歡天天重複畫線條嗎?學跳舞的人難道喜歡天天在練習室里苦練嗎?誰不想跳過這些步驟一夜爆紅名利雙收?人們很多時候都是在勉強自己。世人推崇循序漸進,反對急於求成,也不無道理的。一些東西講究一個積累,步行登高的人和坐纜車登頂的人所看所悟也肯定大不相同。黃庭堅有一首詩這樣寫:

薄薄酒二章

薄酒可與忘憂,醜婦可與白頭。

徐行不必駟馬,稱身不必狐裘。

無禍不必受福,甘餐不必食肉。

富貴於我如浮雲,小者譴訶大戮辱。

一身畏首復畏尾,門多賓客飽僮僕。

美物必甚惡,厚味生五兵。

匹夫懷璧死,百鬼瞰高明。

醜婦千秋萬歲同室,萬金良藥不如無疾。

薄酒一談一笑勝茶,萬里封侯不如還家。

我見識也淺薄,也不敢妄加評判,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我比較喜歡「無禍不必受福」這句,我覺得人站在一定的高度是需要一些過程的,所以我比較推崇生於憂患,很多時候大家應該勉強自己一下,很多時候你覺得無法忍受的事情,受不了的人,你當然可以選擇迴避,可是當這一切不可避免的時候呢?你會被擊倒嗎?

所以前面講偽文青是在勉強自己,自然而然的喜歡是真文青,可是當你勉強自己夠多夠久,會不會發現一個新的世界從勉強變成自然呢?

如今很多人講,人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果因為興趣愛好而工作的工作一定會讓你快樂。這話很對,但我畢竟不是百分百認同。人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贊提不提自己是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塊料,我們先來說說,我們如何得知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說以後想要從事的方向。說起來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念書,如果順利讀了大學的話至少十二年的時間在學校讀書學習,難道整整十二年時間還不夠一個孩子找到他的興趣愛好所在嗎?我覺得很有可能,甚至絕大部分找不到。你說為什麼?不是音樂、美術、科學、數學、歷史、物理等等這麼多的學科,這麼廣的空間讓你認知讓你學習嗎?對呀,聽起開是很開放很寬廣,可是說真的,並沒有太多提供給學生選擇的機會,為了完成作業學業,學生必須在每一門科目都花時間與精力,在這些因素的擠壓下可供學生自由操控的時間已經少的可憐了,剩下一小點時間大部分學生選擇不同的方式派遣壓力,更有可憐的學生還要在這餘下的時間上補習班。人們工作久了都會覺得厭倦勞累,這樣的學習又何嘗不是一種工作。這也可能是一種反彈,不是有句話講博而不精,意思就是學的東西太多了反而沒有一樣是自己真正精通的。我們現在的教育也是這樣,希望孩子每一樣都知道一些,懂一些。這種做法當然是對的,比較很多東西都是基礎知識,基礎文化,如果每個人都接受這種教育的話,全民知識、素質、文化也能得到一個提高。但不可避免,這樣的教育同時也扼殺了很多孩子的靈性,所以你問孩子們你喜歡什麼?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將來想做什麼?除了一小部分的迷茫不知以外,也會得到很多的答覆。但我覺得到的答覆是否是孩子發自內心的熱愛還有待商榷。因為在學生時代的選擇性看似很廣,但又很局限,看似有很長時間,但其實寥寥無幾。這都是我的個人看法,並不推崇大家認同,只是一個人的見解而已,這就是我們的國情,應是教育是否得當這要在幾十年後才能體現。至少它是我們國家現在正在運行的一個很公平的教育體系,我們中國人從很早就開始推崇競爭,優勝劣汰。比如說明朝的科舉,這是很殘酷的,但這也是相對於照顧平民大眾的一個制度。事實上,任何一件事情,一些規矩,一種制度,都是無法照顧所有人的感受,它只能照顧大部分人,所以沒被照顧到的,或者說不適應的群體怎麼辦?要麼改變自己或者通過創新去適應,要麼只能被淘汰。我們人類也不正是因為努力適應大自然並且通過改變與創新才從地球上如此多的物種里脫引而出成為了高等動物嗎?

我們回到興趣愛好這一話題,找到喜歡做的工作其實跟婚姻和愛情的說法很相似,大部分婚姻是因為先有愛情再有婚姻,還有一小部分是先有婚姻,再慢慢培育出愛情。這是我爺爺那輩的媒妁之言的婚姻了,現在的人們不是喜歡說長情即陪伴嗎?如果一起生活五六十年的兩夫妻,有什麼理由說那不是愛情。

工作和興趣也是如此,如果你是因為感興趣而入一行,那麼你真是走運。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者說自己有喜歡的行業但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做另外的事情,怎麼辦呢?我最近看《圓桌派》裡面陳丹青老師有講:

你可以去做你愛做的事情,就是同時你要付出這個代價。

我們首先要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工作,如果是喜歡的工作,那你一定會想在從事這個行業或者說工作的時候找到自己的價值體現或做出點什麼價值貢獻,同時還賺取自己生活所需的物質,也就是錢。如果說從事著並非自己喜歡的工作,如果你是個富二代或者說經濟獨立有別的或取物質需求的途徑的話,你當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老子不幹了!可是99%並沒有這樣的條件或者能力,他們必須要先有一份能賺錢的工作養活自己,才能有空思考我到底想要做什麼,才能通過提升與學習去到更好的行業。可是還有一部分人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沒有不工作就能養活自己的經濟能力與條件怎麼辦,目前只能做固有的工作了。這就像上面所說的先有婚姻再有愛情一樣,很多事情是可以慢慢培養的,當然,這個過程你也是在勉強自己,因為你不適應,不了解。

我們再說回偽文青,我記得知乎上面有一個問答很有意思

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

答:「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閱讀對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

所以偽文青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目的,泡妹子也好,尋求尊重也好,增加自己的知識閱歷也好。他至少是在勉強自己去獲取他本身所不具有的一些東西。他都是在學習,閱讀也一定會悄悄改變你的思想與認知,當然有的人說了,哎呀!我天生不喜歡看書,我一看書就想睡覺,當然你可以通過別的閱讀來提升自己,看拓展知識的影視資料也很不錯。當然也有除了閱讀以外別的方式。可如果你總是這樣不行那也不行,其實是你不能吃苦,不願意勉強自己,你拒絕了不適應,拒絕了辛苦,也就拒絕了成長與進步,拒絕了上升。當然也有人說,我就喜歡這樣,不思進取,維持現狀,混吃等死,我不想要進步。這種想法我也理解,不過這種人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其實這類人不用了解科學,不用了解時事政治,也不用了解這個時代正在發生的一切,或者說不應該接受教育,簡直就是浪費和侮辱。他們在退化,他們不想付出,也努力尋找著和自己有相同感受以及不願改變的人群來獲取那可憐的認同與存在感。他們害怕未知的,害怕挑戰,害怕不能理解的,不能掌控的,總是希望別人來為自己解惑,吃別人咀嚼完精華後剩下的糟粕,這算什麼?為什麼可以這麼想?

我們再回來說偽文青,其實偽文青只是一個標籤,關於文學方面的,大一點來講,我們可以稱之為蹩腳的學習者,虛偽的學習者,滑稽的學習者。當然我沒有貶義的意思,事實上我很認同,我也非常想要以及正在這麼做,以一個中立的立場不帶自我感情色彩的觀察和評論。一個人如果想朝一個優秀的群體靠近,或者說融入其中,他必定會通過很多方式增加自己的籌碼和底蘊來實現這一目標,但由於沒有平坦的正確的道路在此途中難免會出現很多可笑的,滑稽的行為。這當然很好笑,人們喜歡嘲笑愚笨的努力,中國人更是如此,喜歡抖小機靈。 河豚用肚子和魚鰭連續一個星期工作24小時用海沙畫出一幅城堡來吸引雌性,為什麼人們不會嘲笑河豚而會讚美於此。而同樣笨拙地努力的人會被笑話?河豚之所以這樣是為了繁衍後代,為了生存,其實蹩腳的、虛偽的、滑稽的學習者也同樣是因為如此,為了不被社會淘汰。

現在有的人講,打工?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然而很多這種人並沒有什麼真材實料,又不願學習,眼界還挺高。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活該你單身一輩子。

其實大部分有心的偽文青在勉強自己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自己突然變得真心喜歡閱讀了,可以從中感到愉悅。閱讀帶給我們的修養和智慧也會在不經意間體現出來。所以其實工作也可以,你勉強自己足夠久了之後,你會發現,即使這不是自己最初所熱衷的,但我為此付出了很多時間與精力,也能體現出我自己的作用和價值,這個世界並非缺了我不可,可我也是這個世界一小部分的存在。這也許也是一種活著的意義,渺小而又卑微,可是我是真實存在的一部分,我是我的家庭的一部分,我是我的朋友圈裡的一部分,我是我們班級的一部分,我是我們公司的一部分,我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不見了,這些社會關係當然會繼續運轉,或許隨著時間會抹去關於「我」的這一部分記憶,但無法抹去我真實存在過的事實。當然其實對於廣義來講,這也是無意義的,但如果要追究「我」的意義,我認為這是一種。當然,這是一種存在主義的哲學,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路邊的野桃花開了,這沉寂了幾個月的枯容,終於又燃起了一點色彩。有一天夜裡,房間里突然出現了一隻蚊子,我浪漫的想,它是春天遣派來的信使。事實上我超級討厭蚊子,我恨不得立刻殺掉它,就算春天因此拋棄我也無妨。

每一年春天來訪的時候,我都有一種我又要初戀的錯覺,你先不要急著笑話,當這個世界重新煥發出青春的色彩,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的時候,此情此景,你會覺得自己好像變年輕了,神清氣爽,一切都好像變得有希望起來。

當然,一切都是我主觀意識的臆想。好了,抒情的話到此為止。我發現我討論事情的時候不喜歡寫景,寫景的時候不喜歡討論事情。所以寫的東西不是枯燥就是空虛,我並不能很好的將兩者結合,這是一個我要學習事情。

當今社會有越來越多的大齡剩女,為什麼沒有剩男這一說法,因為有調查,70後、80後、90後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共2315萬,所以說男性本來就該被剩,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傷人,但還有一個更傷人的事情,當今社會還產生了一種特別的男性,他們被稱為「大叔」,哎喲這個「大叔」可不得了啊!人送外號少女殺手。其實可以理解為70後,80後的剩男鹹魚大翻身,迷倒了一大群小姑娘。問題是,這些個小姑娘,是我們90後的同齡,是我們的資源呀,是我們匹配的對象呀!真慘。或許可以樂觀點想,假如我們不得已匹配,那就是說,到最後我們也可以成為大叔,嗯,有道理。可是大叔有煙槍桑,有打理得很好的鬍鬚,頹廢迷人的深邃眼神,一種體貼而又遙遠的神秘特質,你真的可以嗎?

當今社會的人們越來越挑剔,越來越注重自我感受和價值,使這種匹配越來越苛刻,所以離婚的概率越來越大,事實上這是社會進步應有的一個產物,或者說情況。

我聽說人與人匹配有三要素。

第一,看外形。最簡單最直觀的就是外貌,如果你長得好看,不能說你早比別人站在了起跑線上,事實上對於某些人來說,你已經站到了他的終點。人和人最開始的接觸,就是看,看五官,看身材,看穿著打扮,或者說氣質。這是一種美。

第二,是聊。有的人會說你看他這個人接觸久了,雖然看起來其貌不揚,但其實很有趣,很會聊天,很有知識,很有想法,很會照顧人,相處之下讓人感覺很舒服。前面說外在,那這就是內在了吧,也就是說智慧,這個智慧不單只聰明,應該說是很多優點,比方說為人處事,知識見解。在這些閃光點面前,人們會有意識地忽略掉他的外在形象。那麼有點人可能會說,我沒有第一點,我那努力做好第二點就行了吧。我們先不談第二點好不好培養形成。不是有句話講,條件好的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條件比你好的人還比你努力,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第三點,兩者皆有的人,哇,這真是要了命了,感覺沒有活路了。其實也不用妄自菲薄,首先這第三類人肯定是要匹配同類,他們大部分時候只是吸引你的資源,並沒有完全佔有你的資源。當然那種說「除了劉德華我不嫁,或者說除了何穗我不娶」的這一類望梅止渴的人排除掉,要臉么!其實你還是有很大範圍內的匹配資源,當今信息資源這麼豐富,什麼搖一搖,跳一跳,劃一划,哐!異性就跳到你的屏幕上了。這種便捷的系統也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缺乏更多的耐心,有人會講我通過看這個人社交平台上面的主頁就能知道這個是不是我的菜了,我對這個人不感興趣,幹嘛花時間了解他。這樣說也對。所以大家努力的讓自己可以被接收的、被發現的「界面」顯得有趣,顯得生活豐富。這裡面時常會有很多誇大或者說虛假的地方,因為產生了太高的期望值,真正撥雲見日的時候與期望相駁,所以產生失望,覺得自己被騙了。當一切變得便捷、豐富的時候,大家應該更注意辨別。其實我反而有時候覺得丑,帶來的美,更讓人震撼和著迷,孔明不也是醜婦千秋萬歲同室!也是因為反差,前者是因為期待的落空而失望,後者是意料之外的驚心動魄,哇!簡直浪漫死我。

中國的家庭,學校總是反對早戀,當然對此我不作任何意見。我只是想剝析一件事情,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算是愛情,那麼單相思呢,算是愛情嗎?我覺得是,那種洶湧澎湃而又寂靜無聲的複雜情感,有時候單相思的愛情更勝於前者,所以我覺得早戀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家長和老師能做的只能是避免成雙成對,做的是拆散牛郎織女的王母娘娘的活兒。我並不是在鼓勵早戀,我只是闡述一個我認為的事實。

接下來想談論戀愛這個話題,呃…其實我覺得我不大有資格講這些,可是話都已經說出口了,不講又心裡癢,哎呀,大不了被嘲笑無知嘛,真的是。

我並不是想討論什麼是戀愛,我是想說大部分人的戀愛,大部分!人們喜歡講懷念讀書時候的戀愛,或者說初戀之類的,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我最近在書里有看到一句話:

他還太年輕,尚不知回憶總是會抹去壞的,誇大好的,而也正是由於這種玄妙,我們才得以承擔過去的重任。

人們總是有一種懷舊的情節,應該說是遺憾之美。總之無論是過去的還是未來的,想著想著,總覺得比當下好,當然,我也偶爾這樣,不過我是比較嫌棄我的這種狀態,這是一種讓人陶醉,沉迷於虛幻構建的美感當中,如果你也經歷過醒來被現實當頭一棒的時候,你也會對這種狀態保持警惕。

啊!我們回來談戀愛,不對!是談論戀愛,戀愛是一種讓人觸電、身體發麻、臉紅耳熱、小鹿亂撞的感覺,有一大堆辭彙來描述戀愛的感覺。別問我經歷過沒,開玩笑!我們家天花板現在都還有幾個窟窿!

戀愛是一種純真時候常有的體驗,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喜歡掛在嘴邊說,感覺不會再愛了!這句話或許有一種自我調侃的部分。但真實情況下,有很多人喪失了戀愛,甚至說不會相信愛情。有人在感情上遭遇了失敗,遇到了挫折,心都碎了,從此一蹶不振。事實上並不在當今的人變了,所以失敗了戀愛更多,其實是我們更多的開始關心這樣的的受傷者,避免他們生病或者對生活失去信心。事實上這很難,可是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獨善其身,總有人會雖萬人吾往矣。照往例,我會批判這樣的行為,你這個玻璃心!膽小鬼!懦夫!但這次我不敢。

電影《推拿》裡面有一句台詞:

對面走過來一個人,撞上了叫做愛情,對面開過來一輛車,撞上了叫做車禍,可惜車與車總是撞,人與人卻總是讓。

我身邊有些朋友有一點恐戀愛,事實上他們並沒有經歷很大的愛情創傷,有過戀愛也是和平分手,但他們跟我講說我很怕。說起來很矛盾,我一邊不明白,一邊又很理解,他們的理由是:我還沒有玩夠,你看吶!一個人多自在,不用經營一段感情,也沒人管你。

聽起來真是很安逸的生活方式,事實上戀愛普遍是結婚之前的一種稱為,當然戀愛和婚姻是兩件事,我的這些朋友基本上都是大學剛畢業或者快要畢業的人,他們在學生時代體驗過戀愛,因為各種原因現在處於單身,之所以現在說不想談戀愛,是因為他們把這之後的戀愛和以前談過的戀愛區分開了,其實我也經常會想,或許下一次,就是要談婚論嫁的時候了,家裡面也開始有意無意的提起這種事情,你開始變得有壓力,以前是為了談戀愛而談戀愛,現在是為了結婚而談戀愛,你還不是能很自然的進入到一個要成家立業的角色里,所有一方面覺得自己長大了,一方面又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希望自由的時候覺得自己長大了,需要擔當責任的時候又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他們並不是怕擔當責任,他們知道自己早晚會承擔,也並不是想推卸,只是希望這一天來的慢一點,晚一點,只是有點耍小脾氣,我讀書那麼辛苦,好不容易畢業了,應該有一點自由,可以像個孩子無憂無慮的時間的時候,我又要背負另一種責任了。這聽起來很殘酷,事實上更殘酷的是你還的找工作,如果沒有個體面的工作人家姑娘都不願意搭理你。

他們把這之後的戀愛都當作更嚴肅更謹慎的事情了,戀愛對於此時的他們,已經被偷偷換了概念。隨即而來的是更害怕失敗,更害怕無果的付出,我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和應對這樣的問題,因為我也是其中之一。雖然我總說自己是鋼鐵直男,其實很多時候我是能周全的考慮問題和細心的做事情,只是不想在太多無謂的事情上花費太多精力,於是學會了裝傻充愣,我前面說了的,勉強久了就會變自然,所以我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二愣子,大家都忘了我以前的名字,其實我以前的名字很讓人有安全感,叫二營長。

當然這只是一種階段性的人群,並不代表所有,有的人就是喜歡男歡女愛,且有自成一體的一種標準或認知。歐陽修有句詩這樣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有的人經歷了很多浮浮沉沉的感情,到後來上了年紀,依然對充滿溫柔而又誠懇的熱情,永遠相信,永遠真摯。這樣的歷史上有,如今也有,以後也永遠會有。這是一種特例,事實上人人都想成為特例,一種出類拔萃的特立獨行,然而大部分這樣想的人其實並沒有很好的這樣做,所以成為普遍。其實普遍也沒什麼不好的,當今社會不是大數據時代嘛,人人都想知道普遍的是怎樣的,然後向集團,向大家庭靠攏,從一開始的想出眾變成怕落伍。

那就比如說星座,現在的年輕人好像喜歡談論星座,我其實不怎麼相信星座呀,上帝呀,命數呀這種信則有,不信擇無的東西,我只相信那種有一套系統,有理有據的科學,當然我也是站在中立的立場講,我尊重所有人,無論他們相信什麼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和理由。其實相信星座或者說了解星座也沒什不好,我討厭的是盲信,任何東西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審視去盲目崇拜相信的東西我都討厭,我討厭坐享其成的一種狀態,而這種「成」事實上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產物,只知道別人喜歡我也就喜歡了。普遍人們喜歡和相信的所謂星座事實上是一種大數據的產物,當然星座其實也是有很複雜的一套需要學習的學術在裡面,我現在說的是最表面,那種性格分析的星座。為什麼大家或多或少的都開始喜歡或者說了解這種最表層的「星座」呢?因為人們害怕無知的,害怕不能掌控的,星座它提供了一種便捷,它把人分成十二個群體,每個群體都通過數據畫出大範圍的輪廓,裡面有很多性格特點的一些描述,人們進入各自的範圍發現講的很對,很符合自己。它提供了一種自我分析自我了解的能力,也提供了了解別人的便利。很多時候人們通過了解一個人的星座就能了解一個人的大概樣子,它使人能提早的分辨與選擇,使人和人之間變得有聊,因為大數據就是普遍,因為我們當今這個社會本身就比較急功近利,所以這種便捷很受年輕人青睞,從這方面來講,它應該會是日漸趨勢於主流的一件產物,我知道很多人喜歡星座並不是真的對那部分玄的東西感興趣,而是因為性格分析這種實用性很受用。其實對我個人而言,我是對此有點抵抗性,我是不大願意被歸納總結的,被順藤摸瓜。我覺得人最迷人的特質就是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也可以說是「變」,新鮮感。而且人若是太依賴這種性格分析,看人的話很容易帶上自己的主觀色彩,其實也算是被既有的束縛,反而會有局限性。人們在社交的時候喜歡佔有主動權,佔有主動權的方式要麼是自己很有智慧,風趣幽默,要麼是自己很了解他人,親和友善。怎麼說呢,這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東西吧,要看每個人自己如何定義,如何接收,如何選擇。

事實上恐戀愛的根本原因是恐婚,我或許可以試著談論下這個恐婚,但突然又不想談了,事實上我也是有一點,但沒有那麼誇張,我覺得那一刻真正到來的時候我是可以坦然接受的,事實上對於很多事情我都有一點忐忑不安,有一點遙遠又不切實際地的憂慮,可是當一切到來的時候我又顯得坦然自若,甚至有一種釋放的感覺,這很矛盾。

想說的東西還有很多,可是一下子講太多反而會使自己進入一種使命感的狀態里。

對此我應該是喜歡做而不是應該做,這對我很重要。

這次就這樣。

2018年3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給大家推薦兩首歌
淺談 新生乳豬的護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