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運動好、睡好,才能最終長得好
文/張鴻雁 北京按摩醫院 副主任醫師
孩子長不高、個子矮成為繼近視眼、肥胖症之後家長又十分關注的問題。臨床中,常有家長帶著孩子來求助中醫。那麼,中醫究竟能否針對身材矮小的孩子提供有效的措施呢?先天因素影響身高,尤應重視後天培育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矮小症。
中華醫學會定義:矮身材或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環境下,兒童或成人的身高較正常的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的人群身高均值低2個標準差以上或處於第3百分位數以下。
矮小症是西醫概念,中醫沒有相應的命名,在中醫五遲、五軟、胎弱、疳積等病症中可伴有身材矮小的癥狀。
中醫認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方人瘦小、北方人高大,這是因為不同而出現的差異,也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基因因素,即是已經確定的先天因素。
除此之外,還有營養、運動、睡眠等影響後天生長發育的因素,這是我們可以積極改變矮小身材的重要部分。改善脾胃:推拿配合針灸、中藥
營養物質來源於飲食,西醫會加強補鈣,注重維生素等微量元素的補充,來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中醫認為,營養吸收與脾胃相關。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小兒飲食失調,因病致虛,脾胃虛弱,則氣血不充,五臟失養,可致小兒生長發育緩慢。
小兒推拿採用捏脊、摩腹、掐四橫紋等按摩手法,可配合針灸、中藥調理。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物質吸收是治療本病的根本。
小貼士
1.中醫提倡未病先防,一旦發現孩子身材較同齡兒童矮小,應及早干預,首推綠色治療——小兒推拿。
2.如果確診缺鈣等需要西藥和中醫共同治療,如果沒有缺具體某種物質就不需西醫藥物配合 。
3.每日不同時間段小兒身高可能有1~2厘米的差距,故測量身高需要相對固定時間段。
4.生長激素缺乏的矮小症,建議採取激素治療。
5. 保證兒童營養、運動、睡眠充足。
中醫推拿在捏脊、摩腹的基礎上增加按揉湧泉穴、足三里穴,同時屈伸下肢並給與一定阻力,以激發人體陽氣。從西醫角度來說,也就是對下肢長骨幹骺端的生長板給予刺激,促進骨成長。對於陽虛的患兒也可選擇配合艾灸命門、關元等穴位,還可配合中藥調理。
如果查出來體內缺乏某種物質,這時補充此物質,會有一定效果,但如果沒有這些問題就不需要盲目補充,以選中醫手法為佳。媽媽給孩子手法撫觸治療還可以增進母子感情。愛運動的孩子更容易長高
運動是第二個促進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現代兒童長時間看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使得他們的戶外活動減少,不僅影響到雙眼視力及學習成績,還對整體的生長發育不利。
中醫特別提倡在春天萬物生髮之際多運動,特別是生機蓬勃的小兒更要抓住這個時機增加戶外活動。
睡得香,才能長得好
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的兒童和少年在睡眠時才有生長激素的分泌。另外,測定孩子在睡眠階段與覺醒時的生長速度,兩者相差3倍之多。
處在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在睡眠和覺醒時都有幾次生長激素的分泌,而睡眠較覺醒時分泌要多,且青春期分泌的總量要比青春期前高7.5倍。
影響小兒睡眠的因素有:睡前飽食。中醫講胃不和則卧不安,因此睡前兩小時禁食,小兒添加輔食後,儘可能不食夜奶,可使脾胃得以休養;驚嚇或興奮。心主血脈,主神志,若心血不足,致腦髓失充,神不守舍,則夜寐不安,影響生長發育。可以點按印堂穴、按揉百會穴、搗小天心穴、分陰陽,同時按揉板門穴、神門穴,達到「板門加神門,消食又安神」的目的。
編輯 I 小志
來源:《中醫健康養生》雜誌3月刊
如需轉載 I 須獲授權 I 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