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正變網路攻擊入口
第369期
APP正變網路攻擊入口
文 |鄭偉 責任編輯 | 徐鵬
審核 | 趙珏 策劃 | 劉克麗
現在我們智能手機里安裝的APP越來越多,然而被大家所忽視的是,其中一些APP卻正成為網路攻擊的入口。安全報告顯示,2017年共有20個國家地區的9.78億個消費者曾遭受網路攻擊,導致黑客牟利高達1720億美元。在中國,共有3.53億人在去年受到網路犯罪的影響,受害者財產損失超過660億美元其中一部分黑客就是隨APP入侵的。因此為避免APP威脅以下防護措施不容忽視:
不要隨意下載來歷不明的APP
由於缺乏安全常識,不少用戶通常看到感興趣的APP便會點擊下載安裝,看到新鮮的APP就想去試用,無形中為各類惡意軟體的侵入大開方便之門。更讓人憂慮的是,儘管有些人曾遭受網路攻擊,但39%的受害者仍然自認為有能力保護個人信息和數據免遭攻擊,33%的人則認為他們再次遭受攻擊的風險很低。現實則是上述安全意識與行為脫節,不僅會將個人信息置於危險境地,還將企業網路安全陷於極大的風險中。
調查中發現,上述人群多為普通消費者,往往缺乏基本網路安全常識,但卻是IT設備的重度用戶,每天會在不同場景、不同設備間任意切換,隨時下載不明來源的APP而導致安全威脅升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大約20%的消費者甚至從未對自己的IT設備採取任何防護措施。
將弱密碼升級
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在攻擊者面前都變成了弱者,所幸部分消費者已經開始逐漸意識到網路保護的重要性,開始採用指紋識別、圖案匹配與面部識別等設備保護技術,但卻仍然保留了採用弱密碼的習慣。這類用戶通常還會在多個帳戶上使用相同的密碼,並會隨意將密碼共享給他人。
數據顯示,儘管81%的受訪者擔心其財務信息被盜,但16%的用戶仍與他人共享自己的網上銀行賬戶密碼。事實上,20%的中國受訪者為所有賬號都設置了相同的密碼,而53%的受訪者表示會與他人共享密碼。其中,流媒體帳戶(佔比32%)、互聯家庭設備(佔比32%)、台式機(佔比30%)和筆記本電腦(佔比28%)的密碼最常被分享。
而上述這種共享密碼的行為,無形中抵消了消費者的安全保護措施,變成助推網路攻擊的另一大跳板。
對網路安全認知往往自相矛盾
在調查中,儘管77%的中國消費者認為,網路犯罪應等同於實際犯罪,但實際上這些人的行動往往又會對此觀點表現出非常矛盾的態度——如18%的受訪者會表示,竊取網上信息並不像宣傳中盜竊財產那樣糟糕和嚴重。
涉及網路犯罪的具體案例時,有51%的消費者認為有些涉及道德問題的網路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被接受的,例如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閱讀他人的電子郵件(33%)、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身並不確定的事情(32%)、未經許可在社交媒體上擅自篡改他人身份(26%),甚至是竊取他人身份信息(23%)等等。但顯而易見的是,這種自相矛盾的認知無疑會為遭受網路攻擊提供了必然的客觀條件。
結語
那麼,面對愈加惡化的網路環境,企業和個人究竟如何對APP是否帶入木馬、黑客加以防範和甄別?首先要確立網路安全防護的常規意識,重要的事再說一遍,不要隨便試用APP,回歸基本防線。然後從個人入手,逐步落實設置高強度密碼,謹慎使用公共Wi-Fi網路,謹防網路釣魚,安裝網路殺毒軟體等防護措施。
微信名:意見英雄
微信ID:yijianyingxiong
TAG:意見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