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前幾天看到一條微博。
在杭州一家超市收銀台下,一個小男孩蜷縮在收銀台下面睡著了。孩子媽媽說,「放學了,孩子在家沒人管,就帶到超市了。到晚上,他說有點困,我說就在收銀台下面休息一下,別打擾其他人,他就在這裡睡著了。」
有很多網友評論說,每個職業都不容易,我們應該多理解和體諒他人。
也有很多網友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去上班所發生的各種美好回憶。
毫無例外的,不管工作的環境有多麼惡劣,爸爸媽媽工作多忙,可是只要呆在父母身邊,即使睡在機器轟鳴的水泥地上,感覺也是幸福的。
只要跟媽媽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很多七零後的孩子都有過去爸爸媽媽工作單位混著玩的經歷。我覺得七十年代的社會環境對於親子關係是特別有利的,很多職工宿舍就在工廠里、學校里、機關大院里。
孩子們放了學,就算父母還沒有下班,但是起碼都在一個院子里。只要孩子們有特別的需要,就可以去某個辦公室或者廠房裡找到自己的父母。即便偶爾找不到父母,父母的同事們也會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臨時父母的責任來。對於孩子們來說,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然而現在經濟發展了,交通工具發達了,孩子們和父母們之間的聯結卻更加困難了。
大家都搬進花園小區,看上去漂漂亮亮的,可是對於孩子們卻危機重重:高樓有墜落的危險,人員複雜有走失的危險……最主要的是,孩子們不能隨時找到自己的父母了。
當父母沒有下班的時候,父母只能在電話的另一頭,或者微信的另一頭。每當孩子們感到孤獨、覺得害怕的時候,只有拿起電話。
甚至,更多的孩子連電話也沒有辦法隨時撥打,他們被送進小飯桌、午托部、輔導班……甚至,被送回老家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邊。
無數的孩子們在這種依賴的掐斷之下,失去了對父母放鬆滿足的依賴感。他們逐漸變得焦慮、緊張、惴惴不安,他們的眼神變得飄忽不定、聲音變得怯懦猶豫、小手指在嘴巴裡面啃得變形……
可是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以前我也沒有意識到。
很多知識在成為體驗之前,都是紙上談兵。
在撫育老大的時候,我自己還年輕,公婆也年輕。他們樂於幫忙照顧小孩,我也就漸漸在懶惰中退出了育兒的主要舞台。
記得第一次出遠門是單位組織女職工三八節旅遊,那時候老大還不到一周歲,公婆很霸氣地說:快去吧快去吧!孩子跟我們好得很!
一出發我就後悔了,心裡不停地挂念兒子,坐在大巴上想他這會兒正在幹什麼。一個星期後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地進門後喊兒子。本以為他會雙手張開撲向我的懷抱,沒想到正坐在地墊上玩玩具的兒子回頭看了我一眼,然後轉過頭去繼續玩了!……
那一刻,我們之間的親子聯結已經受到了損傷,同時受傷的還有我這顆年輕媽媽的心。孩子在潛意識的作用下,用漠然修復了被遺棄的驚慌和恐懼,用表面的平靜鈍化了內心的敏感和脆弱。
之後雖然我也做過各種彌補,我們之間也仍舊有很多快樂溫情的時光,但是其實那個損傷一直都存在,它是不可逆的。時光並不能抹煞它,它就像白楊樹上面的一個疤痕,像眼睛一樣永遠審視著我。
後來,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
如果上天能夠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傾盡所有,不管走到哪裡去,都要跟孩子們在一起。只要他們還需要我。
生活所迫,我們總會有「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但有時候,我們可以咬咬牙,把兩難選擇題,變成雙趨多項選擇題。
誰說要工作就不能陪孩子?誰說要帶娃就必須放棄事業?為什麼我們不能兩者兼顧呢?
我小的時候,也經常在下午放學後,孤零零地蹲在門口牆腳下看螞蟻。
但我至今記得唯一的一次,爸爸把我帶到他的課堂上。他在講台上講課,我就搬了一張小桌子坐在門口不遠處的教室外面。
透過開著的教室門,我能隨時看到爸爸,他也能隨時看到我。我還能聽到他正在娓娓道來的一堆堆我聽都聽不懂的名詞,什麼辯證唯物主義、什麼歷史唯物主義……
教室裡面坐滿了跟爸爸歲數差不多大的叔叔伯伯,他們多數聽得跟我一樣心不在焉,所以我的存在也成為他們的一個觀察點。我悄悄做出某個孩子氣的舉動,他們中就會有人相視一笑。
那個時刻,作為一個幼不懂事的孩子,我的內心是非常自豪的,充滿了存在感。因為我的爸爸是他們的老師,所以他們才會注意到我,才會私下裡議論我是否可愛、是否調皮。
我想,每一個跟父母在一起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因為自己的父母,我們才會存在於此時此刻,所以就在此時此刻,我們與父母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父母不只是他們自己,還是我們的父母;我們不只是我們自己,還是父母的孩子。
這種緊密的聯繫,就是家。
父母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圖片來源: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
?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