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長見到敵人就想打,輕敵大意犧牲400多戰士,劉伯承親自教他帶兵
劉鄧大將少見慘敗, 戰後處決一軍官, 一個團罕見被通報批評
1948年,晉冀魯豫野戰軍遭受重大損失,被胡璉部隊包圍夾攻,犧牲400多人,這是劉鄧大軍在挺進大別山過程中遭受的重大打擊。
而這次失敗的重大責任者就是1955年被授予少將的吳忠。
這位被毛主席稱之為「吳忠有忠」的戰將,深刻總結教訓後愈戰愈勇,終成解放軍一代名將。
二十旅是解放軍第一縱隊絕對主力,而屬下的五十九團更是劉鄧大軍的拳頭團,司令員楊勇向吳忠面授機宜,要以分散對集中,在運動中扯開敵人,尋找戰機殲敵。
二十旅對手是胡璉的整編二十一師,吳忠率領二十旅連續取得小勝後,對胡璉的二十一師實力有點麻痹大意。
縱隊司令員楊勇命令吳忠率二十旅主力南進至豫皖兩省的包信集、趙集一帶活動,繼續吸引國民黨整編二十一師。
其實楊勇的命令意思很明確,就是牽制敵人,而不是與之作戰。
吳忠準備率領二十旅進行戰術轉移,但是吳忠認為現在二十旅士氣正旺,應該在轉移之前搞掉一些土頑再轉移。
副旅長李覺認為:「胡璉的二十一整編師是王牌,機動能力強,作戰刁鑽,善於捕捉戰機,搞不好可能被二十一師纏住,應該與敵人拉開距離。」
吳忠求戰心切,最終決定再打一仗後轉移。
就在吳忠率領二十旅到達包信集一帶宿營時,胡璉的二十一整編師殺到,並向吳忠的二十旅發動了猛攻。
為了避敵鋒芒,吳忠命令五十九團一營掩護主力撤退。
結果,五十九團一營傷亡400餘人,在激烈戰鬥中,一營副教導員李應正居然臨陣脫逃,後被軍法處決。
這就是國民黨軍大肆宣揚的「包信集大捷」。
劉伯承始終對二十旅的失利十分關注,而是寫了一封親筆信給吳忠及二十旅指揮官,信中以:「鬥志和鬥法(戰術)是用兵的把柄,敵我雙發互為盈虛、消長……!」
大意是:要想勝利,必須做到士氣旺盛和戰術得當兼之,缺一則要慎重行事,不可莽撞。
TAG:站在牆外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