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是誰?身處清末的他參加過哪些重要運動?
作者:郭小鳳 延安大學歷史系本科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陳三立,被劉納先生稱之為「最後一位古典詩人」,在中國近代詩歌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近代「同光體」詩派的領袖人物。然而他的成就不僅僅局限於此,國學大師吳宓曾說「義寧陳氏一門,實握世運之樞軸,含時代之消息,而為中國文化與學術德教所託命者也。」如此高的評價一方面說明他出身名門,另一方面可見他與父親陳寶箴、兒子陳寅恪在政治、學術方面所做的突出作為值得世人稱讚。
(陳三立畫像)
陳三立,(1853-1937),字伯嚴,號散原,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照理說,陳三立出生在封建士大夫家庭,自幼受中國正統思想熏陶成長,然而當時正值中國社會大變革之際,其父陳寶箴又是著名的維新人士,陳三立的思想在傳統儒家文化的基礎上深受新式思想的影響。光緒十五年(1886年),陳三立中進士進入清廷吏部擔任吏部主事,不久便辭官。直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其父陳寶箴受命於危難之際上任湖南巡撫,陳三立隨其父奔赴湖南,輔助陳寶箴在湖南廣泛推行新政。
(陳寶箴一家)
陳寶箴上任後,一方面整頓吏治辦洋務,不僅成立了湖南礦務總局,還積極籌建粵湘鐵路。另一方面是廣泛培養新式人才宣揚維新思想,1897年,譚嗣同、唐才常和歐陽中鵠等人在瀏陽成立算學館,被稱為湖湘新學第一家。湖南還成立時務學堂,梁啟超、李維格擔任中西總教習,成為湖南最新銳的新式學堂。除此之外湖南還成立了許多學會,其中以南學會規模、影響力最大。湖南官方還資助籌辦了《湘學報》(最初叫《湘學新報》)和《湘報》兩份報紙,廣泛宣傳維新變法思想。湖南新政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陳寶箴父子的把控協調和支持,也因此,陳三立和陳寶箴達到了個人政治的最高峰。
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熱火朝天的新政最終仍然面臨失敗,1898年八月初六,「戊戌政變」發生,陳寶箴和陳三立父子被革職免職,但他們對於新政所做的貢獻不容磨滅。經歷過戊戌變法之後,陳三立便對政壇心生厭惡,不再參與此間政治。
(1895年任湖南巡撫的陳寶箴)
參考文獻:
1.劉納編著,《陳三立 評傳》,1998
2.董俊珏,陳三立評傳,蘇州大學博士生論文(2008屆)
3.馬衛中,張修齡,中國古典詩歌的末路英雄(陳三立詩壇地位的重新評價),《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9年第7期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科舉制是如何廢除的?廢科舉的社會影響如何?
※榮祿為何能得慈禧賞識?本人善於逢迎,晚清亂局又給了他施展的舞台
TAG:青年歷史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