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文人是如何優雅地罵人的?

古代文人是如何優雅地罵人的?

問:真實的包拯是怎樣的一個人?

答:包拯是北宋仁宗朝的一位官員,當過權知開封府、諫官、權御史中丞、三司使、樞密副使等職務。真實的包拯首先是一位清官。我們看他的遺囑就知道他的為人了——包拯的遺囑只有一句話:「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包拯也是一名敢言的台諫官,跟皇帝爭執起來,不憚將口水噴了皇帝一臉。讓我舉一個宋人筆記朱弁《曲洧舊聞》記載的軼事來說明:

張堯佐除宣徽使,以廷論未諧,遂止。久之,上以溫成故。欲申前命。一日將御朝,溫成送至殿門,撫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既降旨,包拯乞對,大陳其不可,反覆數百言,音吐憤激,唾濺帝面。帝卒為罷之。溫成遣小黃門次第探伺,知拯犯顏切直,迎拜謝過。帝舉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說話,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不過包拯卻不是一名值得讚美的法官,因為他過於嚴酷,喜歡強調「於常法外重行處置」。舉個例子吧,曾敏行《獨醒雜誌》載:「包孝肅公尹京,人莫敢犯者。一日,閭巷火作。救焚方急,有無賴子,相約乘變調公。亟走,聲喏於前曰:『取水於甜水巷耶於苦水巷耶?』公勿省,亟命斬之。」一個無賴因為在救火時調侃了包拯一句話,便被包拯處死。可謂嚴酷。

諷刺的是,這麼一名不尊重法律、不體恤人命的酷吏,卻被後世坊間文人塑造成執法如山的代表法官代表。其實,中國傳統司法文明成就很高,不是包拯所能代表的。

問:文人是如何優雅的罵人的?

答:罵人也有高、中、低之分,低級的罵人,自然是污言穢語,如同潑婦罵街;中級的罵人一般不帶髒字;高級的罵人,不但不帶髒字,而且拐彎抹角,他罵你,你一開始是聽不出來的,細細回味後才發現自己挨罵了。我覺得文人優雅的罵人,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還是舉例子說明。北宋初有個名士式的文人,叫做安鴻漸,名氣挺大,但有一個臭毛病,瞧不起人。有一個市鎮的「所由官」(胥吏),一日帶了兒子凌策前來拜會安鴻漸,請安鴻漸給兒子取個好名字,安鴻漸想了一下,即為凌策取字「教之」。

凌策父親很高興,回家了。回家後仔細一想,才發現安鴻漸在罵自己和兒子。原來,《孝經》有一句話說:「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安鴻漸通過別解「教之所由生」之句,拐彎抹角地嘲諷凌策出身於胥吏之家。

後來,安鴻漸當了教坊伶官,而凌策當上宣徽院長官,教坊隸屬於宣徽院,換句話說,凌策成了安鴻漸的領導。凌策猶有點記恨,對安鴻漸說:「汝今世之一禰衡爾,才雖不逮,偶免一烹焉。」

不過,安鴻漸拐彎抹角罵人的毛病還是改不了。又有一回,安鴻漸在街上遇到贊寧與幾名僧人,當時贊寧當了「僧錄官」——朝廷主管佛教事務的官員,安鴻漸取笑他:「鄭都官不愛之徒,時時作隊。」這也是雅罵,有典故的。「鄭都官」指唐末詩人鄭谷,他曾為表達對武則天寵幸和尚薛懷義並賜其紫衣之舉的厭惡,寫過一首詩:「愛僧不愛紫衣僧。」安鴻漸借這個典故,調戲「僧錄官」。

贊寧呢,聽後反唇相譏:「秦始皇未坑之輩,往往成群。」也是雅罵。

問:宋代「狸貓換太子」事件到底是真是假?

答:當然是假的。「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定型於清代說書藝人石玉昆所編《三俠五義》,但類似的故事(講述宋仁宗身世)在明代小說中已出現,如包公案故事《桑林鎮》,只是尚未演繹出「狸貓換太子」的情節。

不過,「狸貓換太子」故事雖然是文人捏造,卻有所本,因為歷史上的宋仁宗,身世確實有些曲折。他的親生母親,是宋真宗章獻皇后劉娥的一名侍女李氏,偶然一次與皇帝有一夕之歡,便有了身孕,後來產下仁宗。但仁宗從小就過繼給章獻皇后為子,由楊妃撫養長大,所以仁宗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按《宋史》的記載,「初,仁宗在襁褓,章獻以為己子,使楊淑妃保視之。仁宗即位,妃默處先朝嬪御中,未嘗自異。人畏太后,亦無敢言者。終太后世,仁宗不自知為妃所出也。」。直到仁宗成人,才從皇叔那裡得知自己的身世。

不管怎麼說,真實的宋朝歷史中,並沒有出現「狸貓換太子」的事情,也沒有《狸貓換太子》講述的那般離奇。但由於仁宗皇帝的身世確實比較曲折,在民間便被戲曲文人演繹成傳奇故事,情節越來越富戲劇性。

「狸貓換太子」還有另一個故事原型,但這個原型跟宋仁宗沒有關係,而是明孝宗的身世。明孝宗是明憲宗的兒子,是一名偶爾被憲宗皇帝臨幸的宮女紀氏所生。明憲宗寵幸萬貴妃,而萬貴妃心腸歹毒,見不得別的嬪妃生育子嗣,見紀氏有身孕,便命一名宮婢帶了墮胎藥給紀氏。幸虧那宮婢心軟,下不了手,回去謊報紀氏只是有「病痞」,並未懷孕。數月後,紀氏偷偷生下兒子,萬貴妃聞知,又派太監張敏前去溺死新皇子。張敏又冒死將皇子藏起來,用「粉餌飴蜜」餵養大。到皇子六歲時,明憲宗才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兒子。

明朝文人編造「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借宋仁宗的殼來影射明孝宗的身世與明代的殘酷宮斗。你看戲文中的「狸貓換太子」主要情節跟明孝宗身世多麼相似:「狸貓換太子」故事裡的劉妃,與其說是宋代的劉娥,不如說更像明代的萬貴妃;故事裡的宮女寇珠和太監陳琳,宋代史上並無其人,反而跟救過明孝宗小命的宮婢與張敏高度相似。宋代後宮之內儘管也有宮斗,但還不至於像明朝宮斗那麼殘酷。(選自本人在「悟空問答」上的答問)

喜歡宋朝的朋友,歡迎關注本訂閱號。請長按下面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宋朝 的精彩文章:

女文青寫情書,坑苦了張老師,誰知是烏龍事故
戲說|聽說蹴鞠要禁文身,梁山好漢都哭了

TAG:我們都愛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