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君子君子五品之二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君子君子五品之二

君子五品之二,是良。

良,可以理解為良善的意思。《三字經》里第一句就說:「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國的文化裡邊,是相信人性本善的。這個和西方完全不同。因為相信人性的善良,美好,所以這種相信,就會轉化為外在的行為。人與人之間就會充滿一種溫情脈脈,人與人之間是和的關係而不是爭的關係。中國文化裡面只有競的概念,沒有爭的概念,競,在《莊子》裡面說,向著同一個方向一起前進叫做競。而爭是互相相反而行,是非此即彼。這就不如競高明了。我們相信善,所以我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基礎,有著同一個方向,就是去實踐善,去發揚善。如果只有內心相信,或者說只是把善掛在口頭上,而沒有付諸實際的行動,那麼這樣的善就不是真正的善,甚至可以說是偽善。真正的善一定是要通過行動來展示,是可以看到、感受到的。善與惡就好像光明與黑暗,如果光明的力量削弱了,黑暗的力量就會壯大;光明後退一分,黑暗就會前進一分。反之,如果光明前進一分,那麼黑暗就會後退一分。光明與黑暗,只有保持相對的平衡,這個世界才會是有秩序的,和諧的。善與惡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去把善加以弘揚,那麼惡就會佔上風,這個世界就會看上去渾濁不堪,讓人覺得絕望。反之,如果善佔了上風,這世界就會看起來充滿光明,人們就會覺得有了希望。所以一個君子,一定是相信善的,而且通過自己切實的行動,去實踐和弘揚善的。

良的第二層意思,是良知。良知是什麼,就是人生下來攜帶在我們生命當中的本能的東西。舉一個例子,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對一個小孩子來說也許頭腦中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可是當我們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如果一個壞的人走過來,小孩本能地就會感覺到,而且立即做出判斷。他根本不需要去了解這個人做了哪些壞事,他的本能就已經告訴他這個人是壞人;而另外一個人是好人,小孩子也會馬上感覺到,加以親近。這就是良知。良知是人的本能,也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良知,還可以有一個解釋,就是良好的知識。我們有先天的善,但是還需要有後天的學習,通過良好的知識去發掘出內心的善,並加以在外的實踐。為什麼說一個君子應當承擔責任,他的責任就是要把前人所創造和傳承下來的知識,好好加以學習和繼承,轉化和豐富,最後將薪火傳給下一代。

良的第三種解釋是優秀的技能。不管是善的弘揚,還是知識的創造、傳承和發揚光大,都離不開優良的技能。這種優良的技能從哪裡來?一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二是通過老師、父母長輩的傳授,三是通過向朋友和周圍人的學習。只有不斷地勤奮學習才能獲得豐富的技能。我們都知道孔子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他從小就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向所有的人學習。即使後來他成為了聖人,博學多聞,走到哪裡都受到人們的尊敬,他還是要不停的學習,向賢人學習,向隱士學習,向朝中的官員學習,向普通的農民學習,可以說無時不刻不在學習中。他傳授給弟子的六種本領,禮、樂、射、御、書、數,無不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因此對一個人來說,要獲得良知良能,要做到良善,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還有一個問題,這麼終身不懈地堅持學習,學習的動力或者說根本的驅動力又來自哪裡呢?這就是良的第四個解釋:良心。

良心,是我們作為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我們與萬物的最根本區別。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良心,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利用好這個良心。我們常常說一個詞「天良」,這是上天賦予我們的,我們形容一個人壞事做絕「喪盡天良」,就是指他丟失了最寶貴的東西。僅僅以天良作為判斷,只能區分人與動物;而是否能將上天賦予的天良,轉化為我們在社會活動當中,對他人的關心、愛護、幫助,對人類文明的創造和發展做出貢獻,則是人與人、君子與小人的分野之所在。

良心賦能,良心就是我們巨大的潛能,良心是一把尺子,是我們做所有事情的規則;良心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所有的認識;良心是我們任何事情所以這麼做、而不是那麼做的最高高在上的指揮官。一個人只要時刻聽從良心的召喚,按照良心的指導去做事情,就一定會成為一個不負蒼天、有益他人的君子。

林鋒,作家,商業文化、企業文化學者。《企業文化》雜誌社副主編。2017年7月由紅旗出版社推出其歷時三年精心創作的《孔母顏征在》,受到廣大女性讀者尤其是媽媽們的好評和熱捧,堪稱為「中華教子第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